关于妈妈的一次日常2019.2.28
今天第一次扔掉妈妈稍来的东西,有苹果,山药,红薯还有鸡蛋。我内心虽有可惜,虽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完成感,虽然给妈妈说过很多次不要稍东西过来,一是收集东西和托人的过程很费劲,二是捎过来的东西也并未稀缺的难以购买到的,其实最主要是妈妈长久以来不经过我同意擅自强加于我的意愿和行动让我很愤怒,本来这次计划是只稍一个车钥匙的,结果稍来三箱估计有50斤的东西,不小心又伤到腰,没有经过计划的稍东西会让人不知所措。今天扔掉东西,意在宣示,警告妈妈不要擅自运用自己的个人的观念强加于他人之上。生活在小县城从未读书进取的妈妈最会从众,从众是其生活进取和自我成长的唯一路径,在陕北地区多数人构建的小型人际互助利用网络,送礼请客喝酒打麻将这些本土化的社交方式是生活必备技能,妈妈最擅长送礼,给比自己厉害的人送用于积攒自我感觉的出路和一种安全感,给比自己弱的送礼,用于利用其职能,劳动力,和获取信息。虽然妈妈自己最擅长送礼,可并非送礼的高手,也不懂送礼的要义,也不懂送礼要送到别人心里喜欢,妈妈只会堆砌,给厉害的人送贵的,给不厉害的人送不是很贵的。礼品的形貌和价钱是选取礼的标准且是唯一标准。妈妈这样简单粗暴的送礼,并未对她的人生带来高水准的益处,但她依然热爱此行为。妈妈属于有很小智慧却完全没有大智慧的那种人,心理素质极差,对事情的预判和对未知的恐惧迫使她不会做出任何改变,或者改变极慢。
所以我又何必去警告呢,警告是没有用的,就像我天天给爸爸说不要抽烟,他依然还在抽一样。那警告没有用,反而会加重她自我否定后带来的不安全感,更进一步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全感反而会做出更出离的事情。
那其实首先应该调低自己对待妈妈的不好的这一方面预期指数,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其难度和复杂程度并不小于从小教育好一个孩子,今天愤怒中情绪又有些失控,幸好情绪失控并未直接表现在妈妈面前,这种希望传达情绪和又不想让这种情绪额外损害到妈妈的矛盾导致本来应该是传送这种情绪的手机被我摔碎,细数一下人生中情绪失控九成还都是妈妈给惹出来的,而我的上一部手机也是同样的命运。我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缓释的警告胶囊”比如妈妈会问起捎来东西的下落,我不会告诉她,我把这些东西扔掉了,我会说吃了,送人了,反正是模糊的解释,妈妈会有疑问,而我则希望这些疑问会给妈妈带来一些警醒:她这样做儿子不喜欢。这非常难,我会运用比对待恶劣同事多10倍的耐心对待这件事情,因为就是有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会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