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闲说观点摘录
1.中国从近代开始,新的意思等于好
2.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
3.凡属观念,一线之差,易为荒谬。
4.扫除自为的世俗空间而建立现代国家,清汤寡水,不是鱼的日子。
5.没有一根可以自为的世俗空间。
6.以平常心论,所谓中国文化,我想基本是世俗文化吧,这是一种很早就成熟了的实用文化。
7.老庄孔孟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
8..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可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
9.虚捧年轻人,其实是为遮自己的面子,中国人常用的世俗招法,话大得不得了。
10.爱因斯坦说民族主义就像天花,总是要出的。我看民族主义虽然像天花,但总出就不像天花了。
11.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所谓天地不仁。去符合这个秩序,是为德。
12.美国这种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的秩序,钱就是道。
13.能统一天下的人,不太会是傻瓜,修个长城,治下的百姓才会安全受苦。世俗不能保持,你搜刮谁呢?
14.道教管理了中国世俗生活的一切。
15.孝、仁、贞,为维持世俗社会的安定团结。
16.儒教管理世俗的秩序,道教负责这秩序之间的生活质量。
17.悲欢离合,悲和离是净化,以使人更看重欢与合。
18.原罪,中国人根本就怀疑,拒绝承认,因为原罪隐含对祖宗的不敬。
19.印度佛教轮回的终极目的是要脱离现实世界,中国世俗则把它改造为回到一个将来的好现实世界。
20.禅宗,我的看法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具体,所以只能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甚至每个人不同时期的实在状态,给予不同点拨。
21.张光直先生说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通人神,是纵向的,西方文字是为了传播,是横行的。
22.我们觉得高雅的唐诗,其实很像现在世俗间的流行歌曲,卡拉OK。
23.大而言之,周,秦,南北朝,隋唐,五代,元,明,清,皇家都不是汉人。辛亥革命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若是说恢复到明,明的朱家却是回族。
24.秦始皇以后,历代常常是民族主义加文化小革命。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新鲜在有“无产阶级”四个字,好像不关种族了,其实毁起人来更是理直气壮的超种族。
25.中国的世俗里,有个特点很有意思,就是下层上层之间的不断循环融合。
26.有教无类的两个后果,一是所谓“布衣宰相”,而是因为教育思想的统一,整个社会人员虽然在循环,但都出不了统一的圈。
27.中国读书人对世俗的迷恋把玩,是有传统的,而且不断地将所谓“雅”带入俗世,将所谓“俗”弄成雅。
28.中国世俗中所谓的卑鄙丑恶,除了生命本能在道德意义上的盲目以外,我想还与几百年来“礼下庶人”造成的结构有关。
29.《礼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讲的是礼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俗世,因此俗世得以有宽松变通的余地,常保生机。
30.孔子讲的礼,是针对权力阶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