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之前看了《釜山行》,它一方面在告诫着“他人即地狱”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传递着温情。从第一个视角来说,你会发出“人性是如此卑劣与自私”的感叹,你会坚持霍布斯的“丛林法则”,你会厌恶“人”这类物种。如果最后枪声响起,将是何等决绝与惨烈!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假若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坚信被温柔以待?庆幸的是,影片在你终于绝望以后又留了一点点希望:小孩与未出生的宝宝就代表着未来与重生。电影的主题仍是在宣扬“爱”: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职责之爱•••当同陌生人因机缘获得某种纽带联系,信任是多么珍贵。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会处于这种两难境地?如《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带上金箍后可以救紫霞但却永不能爱她一样,《釜山行》中的男主角即使最初不那么完美,但他完成了一个男人多重使命感下的救赎•••
更多时候,我不太喜欢过多表达自己,习惯待在舒适区。流水账式地记述流露出苍白无力。现在每周给自己定的跑量是50公里,如果没有完成,心境是烦躁、沮丧与失落,内心会有幻灭感!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有没按时完成周运动任务。我重视仪式感,想着坚持好长时间的事因主客观原因中断,是亵渎与不敬!我自认是有趣的人,对未知充满好奇、兴趣爱好广泛、阳光正能量。有时我的脑海里会有一个画面,在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有个女孩为我歌唱《忽然之间》,每逢此刻,都能感受到别样的幸福。我后知后觉,生活中看书和电影喜欢他人推荐或在豆瓣上选择高分的,感觉时间和精力有限,不愿浪费在无趣的人或事情上,习惯过简单、规律、有节制的生活,秉承“节制是一种美德”,但也认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浪漫。朋友偶尔聚餐或出行都能增添许多乐趣,但有时繁杂琐事袭来而自己却无精力应付,只能弄得疲惫不堪。摆脱不开的无力感是对没合理安排好生活的自责,是对岁月流逝的痛惜!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到:“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多想心无旁骛努力干一件事,至真至纯爱一个人,却发现能做得有限!我总在感叹自身渺小,有时也无敬畏地想“胜天半子”!生活还是平淡得好,我不想也不愿太累,毕竟“超人不会飞”!
如果父母能评价“我儿子还不错”,朋友能评价“我哥们还不错”,领导同事能评价“那小伙子还不错”,未来的她能评价“我男朋友/老公还不错”,在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中可以收获此种评价,足矣!
2019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