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也不能沟通?不如试试这三种方法,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的。这也告诉我们,有榜样的带动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所以,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应该注意的第一点,常与孩子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心与心之间的纽带。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在许多中国的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并不多。
大多数情况下,家长都只会对孩子说,“作业写完了吗?还不快去写作业!”“今天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啊?”“在学校有没有调皮捣蛋啊?”而在日本的家庭中,许多家长非常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在孩子放学后,家长会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帮助别人啊?”“今天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啊”“在学校和同学相处的好吗?有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啊”等等。
“沟通通则达,不通则痛”,家长在和孩子沟通应注重“尊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体会孩子的感受。然而很多家长都不以为意,最终导致孩子即便有事情也不愿意与家长沟通。

家长应该注意的第二点,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陪伴看似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实现。根据调查得知,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父母都没有时间来陪伴孩子,而工作带来的压力和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都是造成孩子缺乏陪伴的重要因素。

亲子陪伴越来越成为令家长头疼的问题,许多家长无法平衡好工作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长整天忙于工作,下班后筋疲力尽,因此没有过多的精力再来陪伴孩子。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导致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那就是家长整天沉迷于手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手机的危害也不容小觑,许多家长沉溺于手机,而忽略了要陪伴孩子。

在中国还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留守儿童问题,许多的家长为了赚钱不得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来照顾。这也是孩子缺乏家长陪伴的重要原因。
家长应该注意的第三点,放平身份,不要拿家长的身份压孩子。
在我看来,这是许多家长都会犯的问题。家长总是以自身丰富的经验骄傲地告诉孩子,“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认为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当孩子质疑家长的时候,家长通常会说句“因为我是大人”打发了孩子。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要把自己的身份放平,而不是拿自己家长的身份去压制孩子。做到让孩子在心底尊重自己,而不是被迫。否则家长的一意孤行,必然会适得其反。
家长要知道,你所理解的事物都是要通过年龄的积累而形成的,你应该要和孩子进行细腻的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是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提出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心急,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作为大人的你,不也是靠日积月累的经历才形成了如今的知识体系吗。未来还长,何必慌张。
私密豆列或部分疑似不友善内容不展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56.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24篇内容 · 870.9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71篇内容 · 21.0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35篇内容 · 21.1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21.9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50篇内容 · 226.5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30篇内容 · 148.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65篇内容 · 598.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