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的翡翠工艺,你知道该怎么评价吗?
在购买翡翠成品时,除了要看翡翠的颜色、种类、瑕疵等,还要看翡翠的雕工创意,好的雕刻工艺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同样一块原料由一位顶级玉雕师来雕琢,和一位普通雕刻师来雕刻,最后出来的成品价格可能有几倍甚至几十倍之差。

不同的师傅的构思、开料技巧、雕琢工艺、打磨工艺、雕刻技巧都是不同的,最后出来的成品的意境也是云泥之别,这些差异都会体现在翡翠的的价格上。
那么,如何评价翡翠的工艺呢?
翡翠制品一般分为两大类:素面翡翠与雕花翡翠。不同的翡翠类型,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先看看素面翡翠的工艺评价。

素面翡翠指的是不雕花饰和图饰的翡翠,从狭义上来说,翡翠戒面,翡翠手镯,和素身花件都属于此范畴,但从广义上来说,观音、弥勒佛一类的翡翠也属于此范畴,因为这些饰品往往讲究对称性,对翡翠材料的要求较高,除了固定的雕线,一般不会有多余的花纹。
当然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翡翠上分布的色分布比较好,适合进行雕刻,雕刻师傅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新。
从哪几个维度来评价一个素面翡翠成品?
1、轮廓外形。要求翡翠的弧面圆滑流畅,轮廓分明、整体布局,简单来说就是外形要讨喜。
2、比例。此处的比例指的是翡翠的长宽比例。如果比例不协调,会直接影响卖相,但是高档翡翠原料难得,因此很多玉雕师都会“以工就料”,尽量按照标准条件造型。
3、对称性。要求翡翠上下左右对称,不可歪斜。
4、大小。这是决定翡翠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包含重量、体积以及厚度,这三者与翡翠的价格成正比关系,体积越大,则价值越高;翡翠的厚度则是由翡翠原料的颜色和水头决定的。
5、抛光。一般质地越好,经过抛光之后,翡翠会有“放光”、“起莹”效果,光泽度也会越好。

素面翡翠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客观,容易评价其价格,而对于雕花翡翠的评价,相对比较主观,需要有一定的美学基础,俗话说就是要有“感觉”。
雕花翡翠的品目繁多,大到桌上摆件、地上屏风,小到吊坠、玉牌。很多朋友喜欢雕花翡翠,源于其精致绝伦、纷繁复杂的花纹图饰,殊不知,这些花纹图饰是用来掩饰裂纹或是剔除浅表绺裂。

那应该如何评价雕花翡翠呢?
1、整体外观造型。通俗的讲,就是“眼缘”,有的花件翡翠不注重工艺细节,比如神情、比例、弧度不对等,都会使人觉得不舒服。精品翡翠往往是惟妙惟肖,灵气逼人的。
2、设计创意。翡翠之所以与众不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蕴含着文化内涵,拥有着吉祥的寓意。这一点就需要玉雕师发挥想象,突破传统,独树一帜的题材才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3、色彩布局。翡翠原石上的颜色,呈不规律分布。这就考验玉雕师的美学功底了,不管出现什么状况,都能应付自如,将每一种颜色都准确把握,运用到位,如果能将瑕疵变成亮点,那便是鬼斧神工了。
4、加工工艺。主要就是看雕刻的线条是否均匀,弧度是否顺畅。如果是人物和动物造型则还需要看他的眼神是否锐利,神情是否惟妙惟肖。珠链还需观察大小是否均匀,每件翡翠都要留心抛光是否到位,底部是否平整等。

翡翠行业有句话是“黄金有价玉无价”,意思是黄金是价格的,按照当日的金价和黄金的重量就能算出黄金的价格,而翡翠是没有固定的价格,因为翡翠是艺术品,很难用一套固定的价格标准来评判。但翡翠的工艺是对翡翠价格影响最大的,上面就是评价翡翠工艺的经验,希望能够在你购买翡翠时帮到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