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博尔赫斯,亦是王啊王素材
我不怎么认识博尔赫斯,然而挡不住模仿他。
﹣﹣﹣﹣题记
水滴走在路灯下,恰好灯亮了,天晚了,下班了。离开人群回到一个人的家,房间空荡荡略带寂寥。饮食不规律所以不需要吃饭,煮滚一壶茶水,加热牛奶,开始看手头的一本书。
几天前在书店看到它,书名是《王啊,王》,书本半价,些许陈旧,打开一看出版信息,几年前的旧书了。作者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名字从来没有听过,写完这本书就去做其他事情了,消失在人海里。
书的起因是女作者年轻时读过的一本书,着迷于写那本书的作家,念念不忘一直追寻,终于一天得以见到。她与自己心心念念的作家两个人为期半个月的对话,大约是一本访谈录,谈话内容主要围绕那本作者年轻时沉迷的书及其拓展,第一人称著述。
读一些似乎除了作者没人知道的书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不急不慢的探寻一个平凡人的隐秘心情,多知道一个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秘密。
书本看的很慢,这么多天才看到大约一半,水滴翻开书,侧躺在床头,书的这一章两个人初步讨论生死以及另一个世界:
我:我小时候可是怕死,每天晚上偷偷咬着被角哭泣,越长大越不这样,也没有刻意追求,就觉得其实怎么样都行。然而你知道吗,你有一段关于死亡的描写特别棒,起码是特别煽情。“他不是自杀。有一种情况,好比今天这个晚上,外面下着小雨,天很早就黑了,听着唱你一生的音乐,第二天太遥远,怎么也过不去了。这时候的人不是想死,而是生死没界限了,两间房子一下通了,像一间屋。三十年,我在拆生与死这堵墙,现在墙拆光了,地也抹平了,我只能心里记得墙根在哪儿。我坐在这里,天天看着死,偷看死,希望她好看,再好看一点,对我有更大一点吸引力。我太怕死了,只能多看她,习惯她,喜欢她,才好接受她。”
牛逼,我活到一百岁也写不出这个句子,我有问题想问,首先你这写的是真的吗,还是笔头下面突然冒出来自己也不反对的好句子?其次,为什么死是女字旁的她?
王啊:我觉得人类哪有什么想象力,写下来的都是真的。我还真是不想自己苟活,然而是个怂包,我知道自己不会把自己弄死,我也知道自己活下去会不痛快。你看我现在这把年纪,这就是我这一世的选择,下辈子我就换另一种活法。关于那个女字旁,就是当时那个语境需要。我觉得女的就是比男的高级,可是奉承女人倒是也不需要把死也看成女字辈儿。
我:关于另一个世界,你说只能说给那些特定的人听,只能说给那些“无偏见的人,心里常存莫名忧伤的人,知道人类很渺小,已经挫灭所有优越感的”的人。你看看我,我合格吗,我想听你说。
王啊:我当时书上怎么说的?人类是一楼,生物是二楼,物质是三楼,上面还有非物质、彻底空虚、大意志?你自己想想,你能进到哪一层?
我:我怕是根本就不行,然而我觉得我也很早就锻炼自己没有差别心,也心存忧伤,闭着眼也知道人类渺小。关于那个二楼,我有一次经历是,在一场大火中,我发觉身边哭泣的人与那些烧毁的物件毫无区别,可以分解为一样的物质,此刻我站在这里也许只是因为组成我的小分子在此聚集的非常紧实,稍一扩散我就去组成另外的物件。
都说生命生命,然而站的再高一点,哪有什么生命,都是狭义上的实体存在,就是物质及其造化。从一楼爬到二楼,和从二楼爬到三楼的方法论基本一致,没什么难度。接下来我可能就不行了,毕竟我年纪小,或者说我大着胆子,或许能到达四楼,你说四楼就是光或者辐射啊什么的我无法想象,倒是读过一本书,书上说一切的存在重点是能量,能量聚集形成物质啊什么的,我对于这种言论并非一点不信,也并非全盘皆信,只是不排斥,觉得也有道理,姑且算我达到四楼。五楼那个绝对空虚我真是不知道呢,唯一似乎可以沾边的体验是小时候家长让睡觉,睡得多了就死活睡不着,为了哄自己入睡,我经常做的一件事情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一张白纸,我的意思是我强制自己不去想任何事情,把脑子变成一张无限延展的平面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就这样陷入平静,陷入昏睡。还真像是一种奇怪的静心冥想方式呢。你说五楼也叫作未可知,你是在说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就是为了最后什么也不再知道,陷入绝对的当下,将一切尽收眼底然而保持对未来的不可知吗,我觉得我的解释很牵强,算了我不行了。
你说大意志就是有观察能力的视野的消失。我没去过可是我听得出可怕,没有了那个一直作为主体向外看的视野,真的就意味着我的消失,你书里写的清楚。前几楼我就是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而已,削弱我的存在感,因为实际现实而将我困住的那种存在感,我可以不是人,是生物,物质,是非物质,变成白纸,然而我不能消失啊,我要将自己化解在这巨大的意志力里面吗,我没了可是这一切是谁在提出,是谁在观察谁在眺望,我没有了那么一切就没有了,大意志不对外作出解释,它只是如星辰大海一般运作。
听完我的言论,你觉得我是几层?
王啊:也许错误百出,然而无可限量。也许无可限量,也许因此消极空虚,急需下一世,也许认真开心,一生幻化成光。
我:我没有所执,我不排斥自己是任何物质,不排斥所有理论,毫无偏见。我知道我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我也知道我的困难之处,比如年轻没有耐心,比如洋葱般的内心里,有几层世俗到了极致。我对自己有信心。就像是你书里说的,“穷则多变,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谁叫咱们是精神方面的无产主义者呢!
水滴放下书,喝口水暂告一段看见窗外,灯火辉煌。然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真是美云在天的时刻,也是寂寞时刻。看着窗外,努力去思念点什么,好多一点牵挂着的。这本书语气正常,然而读起来不着地啊。地无所牵,飘飘欲仙。
……………………
好困,脑子早就不动,暂告一段。
有一个人说,如果博尔赫斯想讲一个故事,他会假装故事已经写出,另辟语境,或者创作另一个人,把故事讲出来。好玩吗。我讲不明白可是很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