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
今天独自逛街,冬季靴子各种打折,我却只想看春季新款,然而天猫旗舰店收藏的几款鞋,商场专柜一双也没找到。四线小城市的商场,一半是没怎么听说过的牌子,另一半才是我愿意逛的店铺,但新款上架很晚。
逛到服装区,一件衣服也没试就逛完了。相比其他女同学,我逛街很迅速:不喜欢的衣服懒得试,价位过于高的没勇气试,十分喜欢、标价也在承受范围内的,我才会试穿,并且一试必买。每次我看到不错的但有点贵的衣服,纠结要不要拿下时,雨会说“如果我的奖金和你一样多,肯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可我不舍得啊。记得曾经丹还在培训机构时,自己在郑州买了房子,每月还四千的房贷,入不敷出,但即便这样,她还是会买八百块的风衣,五千块的大衣,用水果机,换全套“后”,而我那时没有任何贷款且工资略有结余,却会为了299的外套犹豫,千元机用了两年也没换。我想这就是我和她的差距,她只要想做什么就会去做,喜欢挑战;我却总想等万事俱备,一切稳妥,就像买房这件事,我总想等自己的存款足够付首付再去考虑,而其他人不是的,没有钱找父母要、向朋友借、找贷款、刷卡套现……我总是避免制造问题、避免麻烦与冲突、不想增加其他人的负担、也不愿自我施压。
从商场出来,侧面是一条破旧的老街,忽然想起一年寒假,差不多十年前我还上大学时,妈妈和我一起逛街就在这附近。当时我想买一条黑色修身裤搭配靴子和长外套,天色变黑仍未买到,最后在一家街边逸阳小店,和妈妈一人买了一条。
更早的时候,大概五六年级,妈妈带我买鞋,好像在地下城,我试了一双绿色的凉鞋,很特别很喜欢,妈妈问多少钱,老板说24(依稀记得是),妈妈说这么贵啊,随后问我要不要买,我说再看看吧,随后在隔壁店铺试了一双普通的13块的蓝色凉鞋,我忍不住又望向第一家店,看到另一个女孩由妈妈陪着在试那双绿鞋,然后她们将它买下了。妈妈也看到了,对我说,你喜欢哪个我们就买哪个,我说这两个差不多就买蓝色的吧。
我更小的时候,还没有上小学,那时每晚大风车开始前都会有高乐高的广告,电视里一个外国小男孩用勺子不知道在吃什么弄得满嘴都是,我不懂高乐高是什么,甚至不知道它是饼干是巧克力还是奶粉,只知道是给小朋友吃的很好吃的东西。一天妈妈和一个阿姨一起出门逛街,也带了我出去。我说我想买高乐高,我们在沿街店铺问了几家都没有卖的,后来找到一家,售货员阿姨说这有,随后从货架的最高层把高乐高取下来放在玻璃柜台上,我扒在桌边仰脸看它,原来它是黄色瓶身红色盖子,和奶粉罐差不多大。妈妈问怎么卖,“80块一桶”,“这么贵啊,一袋奶粉才四块,这个居然卖80”同行的阿姨也说“确实太贵啦,能不能便宜”,最终还是没有买,妈妈拉着我从商店离开了,我当时并没有觉得伤心难过,只是不懂为什么80块是贵,为什么贵就不买,贵是什么意思。走了一会我好像突然想通了,我问妈妈,“是不是80比4大,所以80就是贵,钱越大越贵,80太大了,花钱太多,太贵了,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所以我们就不买了”妈妈说我说得对,阿姨也在一旁夸我,夸我聪明、夸我懂事、夸我知道替妈妈省钱。那天我感觉自己明白了一个只有大人才懂的道理,太贵的不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