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失语”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失语” 戏曲红歌 马克思主义在很多文化领域被弱化、边缘化和排斥,处于“失语”地位,主要原因是借鉴新自由主义的改革开放,过度美化了资本主义,导致社会主义让位于半资本主义,在很多国人头脑中形成了西方中心主义论,一切以西方特别是以美国标准为最高价值判断。要想改变这种错误的和不利的局面,我们必须坚持几个底线。 第一,坚持东、西方(特别是中美)竞争交融,以东方文明(包括马列毛主义)为中心,取长补短,力求东西均衡,共存共荣,反对一切形式的西方中心主义和全盘西化。 第二,认清马克思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根和基础,不能简单化地或避实就虚地用马克思主义涵盖共产主义。鉴于共产主义运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要坚持马列毛主义一体化,而不能单独提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包括不了共产主义;同理,后发理论实践也不能取代前者,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就不能取代马列毛主义理论与实践,应该将其归于马列毛主义特别是归于毛泽东主义(思想)体系之内。这才是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否则,既是自我割裂,又是对资本主义的迷恋和对社会主义的不自信,必然导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失语,也导致社会主义失位,最后危及中共党的领导和中华民族整体、根本利益。 第三,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理论宣传、文化教育传播、艺术生产与消费等渠道,要坚决反对历史和现实虚无虚美主义,就是说不能因为自证现实的正确而否定前辈的正确,也不能因为美化历史而否定现实,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注意维护开国领袖的导师地位和一代代中央核心的政治权威与思想引领力。 第四,不可完全否定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继续革命理论与实践,可以纠正阶级斗争和继续革命扩大化缺点,但不能因噎废食,导致国际国内依然强大、顽固的大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特别是帝国主义)可以持续进攻,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只能处处被动挨打。 总之,革命导师马克思并没有把共产主义仅仅命名为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要果敢和自信,又不能自封和自傲。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奔的是共产主义,斗的是资本主义(当然有合作),就是要旗帜鲜明。我看提马列毛主义包括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比较合理,否则马克思主义的“失语、缺位”问题,恐怕很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