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前些天在电视节目《我家那闺女》中,papi酱说道“人生最重要的排序应当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不仅引发了在场家长的争议,更引起了一众网友的热议,其实由于每个人生活的时代、生活经验、阅历,角度的不同,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观点。

首先说自己,一个人拥有独立的人格是最为重要的。试想在一段感情中,如果一方不够爱自己,让对方成为了自己世界的全部,那么通常这种丧失自我的感情一般也都难以平衡,也难以获得另一半的尊重。而为了父母丢失自己,按父母的意愿去生活,往往心中也并不是很幸福。在自己的子女面前,也并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起到一个好榜样,因为我们的言传身教并没有先教会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papi酱之所以做出这样一个排序,她的解释是在你的一生中自己才是陪伴自己最长的人,接下来是伴侣陪着自己走完今后的人生,而父母和孩子是陪自己度过了一个阶段。
作为父母他们那一代,他们接受的教育是为人子女,要尽孝道,要照顾老人;身为父母,要尽到父母的责任,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他们成长的环境是认为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构建一个美满的家庭,延续后代,孝敬老人,教育好后代,通过他人和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链接去完善自己,去寻求自己人生的意义,完成自己这一生的使命,所以父母看到这个排序时也许会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总是把自己放在了最后一位。
但是现在随着国家的物质水平、意识形态和科技的进步与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关系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许多人认为自己的人生意义并不只在于结婚生子繁衍后代了,我们开始有更多的选择,也有更多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去实现我们这一生的价值。于是我们开始慢慢的倾向了这种选择,就是尊重自己的人生。
这里的尊重,并不是那种一切都不管不顾的不负责任,不是那种舍弃一切只为自己快乐的自私,而是在妥协、包容、退让、折衷下的遵从内心。

我们需要明白每一个角色在我们生命里的分量以及在我们生命里的含义。父母大概是世上最能为我们付出的人,也是与我们最割舍不了的关系,是从来都不会放弃我们的人。他们是我们人生第一个阶段的陪伴,陪我们长大成人,所以应当是我们从始至终敬重并爱,也会在他们需要时去照顾关心他们的人。伴侣陪伴我们从我们决定和这个人相伴,到自己生命的结束。当然也许中途会有离开会有变故,但是伴侣是一旦确定在一起,会变成最亲密的一段关系,是最融入我们今后人生的一个人,和伴侣的关系也最影响我们生活的幸福感。孩子则是我们陪伴他一段旅程后,便需要寻找他自己的人生。
在生活、关系的处理中,这样一个排序并不是说,要为了伴侣,牺牲什么父母孩子,或是只为了自己不管不顾,也并不是“我,你妈妈,孩子掉水里先救谁”的这种极端问题,不是遇到事情就要放弃哪一方。
作为孩子,我也会希望父母把他们自己放在第一位,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他们在我心里也会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存在;在生活中则会多尊重自己的意愿,伴侣是陪在自己身边的人,那也会去中和两个人的意见让两人在一起的生活更好。孩子则是在他独立以后,尊重他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对于这三者从来都不是爱了哪一方就会对另外一方的爱减少,只是在生活中考虑事情的一个协调顺序。
但是不管基于哪一段关系,我们所希望的就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像生活中有一些矛盾,父母整日围着孩子转,等一退休,全部的重心更是放在了孩子的身上,或者是男女关系中一方把另一方当做自己的全部,这反倒矛盾不断。那些熟悉的话“都是为了你……你是我的一切……“等等的话语,背后却是巨大的压力。
真正的爱并不是在爱的背后附加着无尽的负担。当我们把精力过多的放入在这个人身上,那么势必产生的就是要求,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对方身上。反观许多健康的夫妻关系,则是双方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也享受两人共同的时光。那些喝茶打牌,去公园锻炼的父母,等孩子在外工作回来一家人共同欢声笑语。所以稳固健康的关系不是把自己所有的人生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是我们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然后我们共同建造我们的幸福关系。
身为孩子,也会希望父母的生活可以丰富快乐;身为伴侣,也希望对方能够有自己的事业,想必父母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而拥有自己喜欢的人生、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也只有自己独立,才能减少对他人的要求,而少了要求,我们在一起的目的也更为纯粹, 那便是为了彼此的生活可以更幸福,都拥有想要的人生。
所以我们这一生啊,最应该负责的就是我们自己。而更好更稳定的亲密关系,更多的也来源于尊重自己,适度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