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新思路 | 老妈 来上海吧 (附上海游玩路线)

好久不见!
还记得去年我写的“过年新思路”吗?文章介绍了过去5年我是怎么一个人过年的。在去年因为有了果冻同学的友情探访,又给了我一个新思路过年。没看过的同学可以戳文章底部的链接~
但是今年,从九月到二月,我搬来上海一个人住也有小半年了。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独居,撇开独居的好处不谈,在这样举国返乡的节日里,我还是很想和亲爱的家人一起过的。但是,不同于春运的返乡流,我采取了反向过年思路,把我妈接到了上海过年。想知道我跟我妈在上海过年都干了些啥吗?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1 过年传统 看春晚
过年看春晚,应该是所有中国人都有的传统吧。虽然近些年的春晚不如以前的好看了,语言类节目也不像从前那样好笑了。但是我和母亲大人还是在年三十晚早早地回家了。回家路上,路上行人和车都很少,连路灯都灰灰暗暗的,一脸不想工作只想回家过年的样子。回家备好零食饮料,乖巧地坐在电视机前等春晚。甚至一分钟不落地看完了新闻联播和随后的天气预报。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新闻联播后面还有天气预报,也是第一次知道春晚是八点开始播的。还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完春晚。也让我意识到有节目单的重要性——方便在两个语言类节目的中间去洗澡。当然谁都没有我娘机智,八点之前就沐浴更衣开嗑瓜子等春晚了。姜还是老的辣。小女子愚钝了。
说实话,我不记得我看了些啥,只记得整场春晚的背景音乐都很热闹很欢乐,我和我妈全程拿着手机和家人朋友发红包说新年快乐。微博上的吐槽都没怎么看。这是一年中唯一一个日子几乎所有人都在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所有人都实时在线。举国同庆,一派祥和。放开肚子吃东西,各种薯片可乐小饼干,吃完了一年份的零食。
最后春晚结束,关掉电视,突然被夜的寂静拥抱,这才意识到——今晚让耳朵蹦了一个春晚迪。
2 联络感情
我和我娘的关系真的挺好的,算是无话不说的那种,她,不仅是我娘还是我的良师益友。这么好的关系都是一次词深夜谈话和散步聊出来的。这次在上海过春节,我们24小时相处,聊了很多,也有很多收获。
我给她讲了我对未来的规划和理由,说了想做自媒体的心思。她都表示支持。我也提出了我的困惑,给她看了我的VLOG,我妈居然提出了超多有用的建议!多么与时俱进的母亲大人啊!
“更高的教育,给了我们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建立自己价值观的可能。”
一个人住也有这种效果。独居是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自我教育的一种。大概是独居的日子让我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今年听老妈讲三姑六婆的鸡毛蒜皮有了新的角度。
1 穷病难治,比穷病更难治的是懒病。怨天尤人的问自己为什么这么穷,怎么就不见问问自己怎么这么懒。
2 男女不平等。根生蒂固的奴性。我的外婆外公,一把年纪了,外婆看外公怎么都不顺眼。我灵光一现问我妈是不是家里做饭洗碗都是外婆。我妈说是的,但是外婆也习惯了而且外公从来没做过这些也不会做。这就是了,如果两个人分担着做家务,矛盾会少一大半。
3 有自己的饭碗是好事,有一技之长就更好。虽说是家丑不可外扬,但是有些长辈到了这把年纪,按理说也该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可实际上,有领域的都寥寥无几更别谈建树了。多数都是无业游民。这些人嘴里讲出来的人生大道理,认真听进去了才会出事吧。
引以为戒。为了不成为这些长辈的模样,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饭碗虽小,也是自食其力。
送老妈回宁波前一晚,我对她说,我舍不得你走,我觉得一个人生活比我想象中的难。
我妈说,因为这是你第一次一个人生活,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出来工作,但是一个月也要回一趟家,也会想家。但是妈妈那会儿和你阿姨一起上班,没这么孤单。所以你觉的难是正常的。加上你也不会做饭,工资也不够每天出去吃。但是这些以后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我又问她,那要多久呢?
她说,不要那么着急,钱如果那么好赚,每个人都是有钱人了。心静一静,会赚到钱的。
我说,如果我一直赚不到钱呢?白读大学,白来上海了呢?
她说,赚不到就赚不到,回宁波找个安稳的工作,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也挺好的。大学不会白读的。上海你就当来玩了一年,我们过自己的日子,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她又说,但是你现在年轻,年轻人就应该出来奋斗一下,吃吃苦。现在不奋斗不吃苦,难道还七老八十了再出来吗?
3 和你在上海的街头走一走
老妈来的头几天我出差,外加上海的阴雨天,把人生地不熟的我娘困在了我的小出租屋。等我出差回来,我妈若有似无地暗示我,她朋友问她怎么没出去玩啊。我这争强好胜的心哟,第二天就带我妈出门溜达了,并且暗暗下决心要让我妈制胜朋友圈。
出发之前教了她怎么坐地铁,怎么用手机支付地铁和公交费用。也推荐给你们~
公交-腾讯乘车码 微信小程序
地铁-Metro大都会 app
DAY ONE 陆家嘴
逛了陆家嘴东方明珠正大广场还有三巨头大厦。给我的母亲大人拍了很多照片。也替她拍了很多风景照。(制胜朋友圈!)天气很好光线很好拍啥都好看。

这里的每个高楼上去都要花钱,每个楼底下都是商场。
这里的楼和东方明珠都很大很大。上海最好的一点就是这个。它有一个清晰的城市地标,也足够大。可以让人看到这里就知道,我真的到了上海。也因为足够大,当我在上海的各个角落搬砖的时候,我都会找这个地标。如果能看得到我就还不算太远,越大越清晰说明我离上海越近。

正大广场应该是最早的商场的样子,超级大还各种楼中楼。但是让我困惑的是,有些地方看着是真的繁华生意挺好的大商场的样子,但是有些地方就真的很破旧,甚至看着跟要倒闭了一样。这点倒是跟上海整个城市给我的印象相似。
DAY TWO 静安寺南京西路
我妈和外婆一样对这些寺庙啊古建筑特别有兴趣,所以第二天我们直奔静安寺。静安寺的香火费aka门票也太巨了,居然要200一个人!怒走。但是我娘看到雕塑非要让我给她和雕塑拍张合照。姿势也很有新意,完全不是妈妈辈的旅拍姿势!我真是看一次笑一次哈哈哈哈。拍完以后她还埋怨我没有提醒她手的姿势不对哈哈哈哈!

开启逛吃模式。一边走一边指着两边的建筑跟我妈讲解。俨然一副地陪模样。
经过了嘉里中心,跟老妈说,看!这就是我心目中上海大都市的样子。静安这块地儿比我的脸都干净。
路过了上海展览中心,这是黄晓明和AB举办婚礼的地方。也是LV办了好几个月展览的地方。去年我考专八前一天来这里看了“设计上海”的展览。那天连来回路费加门票花了我700块,从此我就决定——这上海我是去定了!把车马费换成房租费以此来换取随时随地看展览的机会,值!

基本上别的地方都是三四个小区围着一个商场,但是上海这条街是商场挨着商场……我指着上海广场和恒隆广场对我妈如是说道。
恒隆广场里面卖的全是奢侈品,星巴克在里面都约等于免费的东西。如果你想看明星,天天来恒隆蹲着就好了。很多品牌都会不定期请明星过来做活动。里面的清洁工阿姨可能在外滩都有房产,午休的时候过条马路就到家了。恒隆地下一层的卫生间里的镜子天下第一绝!可以把皮肤的每个细节都照的清清楚楚,补妆补的很精细!
最后一直走走走走到了兴业太古汇的星巴克烘焙工坊。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自打我来了上海以后,只要心里很想去一个地方,不远的将来就会因为工作去到这里。星巴克烘焙工坊就是我在一个很喜欢的up主的vlog里看到的,看完就跟莉莉说了我们有时间去这里吧。结果第二天就接到了工作通知,说在星巴克的楼上有场秀要我跟一下。你说巧不巧。工作间隙莉莉来找我玩儿,我们就一起在这家不卖普通星爸爸的店里逛了一下。后来学姐们来看我,也来了。这次我的母亲大人自然也不例外啦。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现二楼那块板上的字可以动。我跟我娘坐了半小时就是为了拍个“二零一九”和“己亥大吉”。


值得一提的是,回家的时候发现居然有直达我家的地铁了。用我媛的话说就是“中央没有忘记偏远地区的人民”。要知道十月中旬在这里搬砖的时候,因为工作结束的晚,坐地铁回家换乘的时候另一班地铁居然停!运!了!夜深了没有公交了,被流放边疆不仅找不到共享单车也打不到车,我就这么生生地走了5公里!能活下来真是太好了!但是!以后我都是有直达市区的地铁了!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这就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好处,公共交通很发达。上海的地铁网络已经很密集了但是每年每天都还在不断添加新线路,原线路无限延长,有些热门线路还会有分支。住的再偏,只要靠近地铁站,四舍五入就是住在市中心了。(但是我还是会努力往浦西搬的!)
DAY THREE 淮海中路人广南京东路外滩
这是走的最开心的一天啦。也是走的超级累人巨多的一天。
和老妈一起去看了淮海中路的UR,和Hermes的外墙设计很像。


一起走在上海街头,街边的建筑,古旧的痕迹,每一幢都像在讲一段故事。


南京路步行街是以旗舰店闻名的购物街。各种m&m豆,nike,adidas,h&m等等都在这条街上。街边的灯牌也很有香港的感觉。唯一不好的就是,人!实在!是!太多了!

那天往外滩走的那条路,就因为人流量太大,几乎五米一个交警在维持秩序。其实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就应该放弃回家的,但是我没有。
当我离外滩一个马路之遥,绿灯亮起的时候,对面的人山人海纷纷举起手机,一边拍一边作感叹状。我以为大家伙儿都在拍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呢,兴高采烈地牵着我妈走过去。当我到了对岸,转身拍建筑群,过了一会儿又一轮绿灯快要开始的时候,交警开始指挥,“哎,往里走往里走!”。我身边的人山人海开始发出熟悉的感叹“哇”。我抬头看,马路对岸的如丧尸一般的人山人海开始向我们涌来。觉得害怕牵着我妈往后退了几步,然后人性“看热闹”的本能让我举起了手机拍这波人群,这才明白过来,“哦,原来刚才那群人是在拍我们”。

后来跟我娘不断地随着人流涌过了三个口,到第四个口才终于一点点挤上外滩观景台,又徘徊了好几分钟才终于见缝插针地挤上了栏杆,吹上了前排黄浦江风。拍完照片和视频,我们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依然是为了制胜朋友圈)

再贴两张十月在外白渡桥拍的外滩外滩夜景。


4 文化反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因为我妈给了我剪视频和做自媒体的很受用的建议,一起看春晚的时候发现我们都很喜欢马丽。因此,我觉得,一,我妈是很与时俱进的;二,她对我喜欢的东西也会喜欢的。于是,我找了《西虹市首富》准备了薯片和老妈一起看。我们都笑的前仰后翻,影片结束我们还讨论了一下这个电影,如果这种事情降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可能也想不到这么绝妙的办法花钱。另外,有钱人的资本雄厚,对一星半点的错误投资的容忍度也高,甚至连随便投资的东西都能赚钱,可见资本的累积有多重要。
(小时候,我妈常常拿电视剧里的道理教育我:)有些你别说还挺在理)
还教她用了网易云音乐和全民K歌。春晚放到《朋友》的时候,我妈带着我开启了家庭小型KTV。经纪人的职业病发作,觉得我娘不能背埋没,立刻安利网易云音乐和全民K歌。
也因为我经常被抖音上的搞笑视频笑到打鸣,我妈的笑点又比我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
这次的反向过年和文化反哺让我想到一种新的未来的生活方式。我从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并不想生孩子,因为我娘给我的恩情我这辈子都还不清了,与其养个白眼狼孩子不如把我娘当孩子来养。我娘和世界上的很多父母一样,不求我大富大贵有多大成就,就希望我过的开心。我对我娘这个孩子,也是一样的想法。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里能够给她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有外表内在的“反哺”。
我出门超过500米都是要化妆的,过年期间也给我娘也化了妆,她很喜欢。我们一起逛街,试衣服。一起散步消食。我给她讲我来上海以后是怎么不知不觉瘦到两位数的。未来的日子里也是可以这样跟她科普护肤化妆和健身的。
我希望我娘可以在往后的生活里多培养点兴趣爱好。现在她很享受和一群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一起爬山,锻炼身体还能看风景。争取几年以后给她送进老年大学,报各种兴趣班,再时不时来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得不说大城市在春节期间除了热门景点外真的很空很舒适。有着大城市的各种便利的生活设施又难得的宽敞。明年过年,不妨试试把父母接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吧!
你可能还想看
© 本文版权归 millionluci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