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上写父母 还是parent 1,parent2?
看到不少朋友和公众号在转发法国的这项新法案— 即,在学校教育范畴内的各类行政表格,不再使用父母这种说法,而改用 parent 1,parent 2.
乍一看心里挺激动的,为许多同性家长、还有其他特殊家庭找到了一个折中办法,他们的孩子在填写相关表格时也可以免于尴尬。但是法案的具体操作会不会有困难?目前进展如何?法国公民对这个法案的态度如何?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我认真地读了几篇 franceinfo 上的报道。提取了几个有价值的信息点:
1. 这条法案流程还没走到头。并没有通过。
2. 该法案的提议者、女议员本人也表示能够预见到寻常家庭对于这项变化的顾虑 → 原话:母亲在填写表格时看不到母亲那一栏、只看到 parent1 parent2 的时候心里难免别扭。
3. 该法案遭到右翼、极右翼、国民教育部长的反对。
4. 该法案面临调整,且发起者已经给出新的提议。是的,我们这儿转的火热,人家已经准备把法案撕掉重写了...

大意如下:以 parent 1 / parent 2 来取代 父母 的提议同样遭到了同性家长的诟病。这也使发起人 Anne-Christine 下定决心,提出新的方案:父母均出现两次。即,在原先的 [父母] 信息填写区域后面再加一组[父母]。也就是说打算把要填的表格变成下面这样:
□ 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来勾家长。如果家长是两个爸爸,就在两个[父]的区域填写内容。这样一来,照顾到了那些寻常家庭里执着于填写“父母”的家长,也照顾到了同性家长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过讲真,这个方案调整的重心集中在解决一般父母家庭中父母填表时的顾虑。对于特殊家庭、特殊情况的包容能力还不如 parent 1 parent2. 下面再贴两条评论:
1)

还是不要把概念分得那么细更方便些啊!不要整什么父亲母亲、也不要整什么家属1 家属2. 直接在表格上拉两条线,用来填自己的家长信息就好了。不要标序号。 填写时也可以自主决定把谁填在第一行、谁填在第二行。 也可以考虑用“监护人”来代替“家属”这个称呼。避免对孤儿的歧视。

我觉得这个做法还是过于局限了。给出两组父母,也只能填写两名亲属。有些孩子可能成长环境特殊,他如果是被姑姑/舅舅/祖父母...这些非直系父母的亲戚养大的,表该怎么填?特殊情况简直多到数不完。把表格弄得简单点行吗,不管用什么术语,须知,需要填写的是对孩子负养育责任的人的公民身份,无关于性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综合看来,与其说是个政治、社会问题。不如说是个数学、逻辑问题。 其实议员和评论的思路整合一下就OK了呀。 填表的时候,栏目的总标题就叫 [监护人] 然后就填两个家属的信息进去。 不要把父或者母的字样提前定死。 填写的时候把家属和自己的关系写出来不就好了。 该写爸写爸、该写妈写妈。 该写两个爸,就写两个爸咯。 这不是很EASY。也没有任何歧视性的疑虑啊。 我小学初中填表的时候好像就已经是这样...突然感觉我国很机智很前卫——虽然也许设计这些表格的时候完全是无心的... 所以结论是,这个所谓的社会热点话题一点也不高级 但是法国人对同性和特殊家庭的在意 我们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