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都去哪儿了? 来看看各国家庭年度教育账单!
今天三一菌要和大家来聊一聊各国的教育费用。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许多家长们的共识。他们宁愿省吃俭用,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也要把大笔的花销用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家长晒年度教育账单:供读三年花掉一套首付钱》的报道冲上了热搜。
这篇文章瞬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感叹——现在的教育成本已经超出大部分人的负担能力了。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家长们早已不满足于让孩子单纯接受义务教育。
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计划各类培育方案。
与此同时,现在的孩子们也比过去辛苦多了......
为了不被同龄人落下,不少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就奔波于各大课外班之中。

钢琴班、绘画班、舞蹈班、奥数班、编程班......各类兴趣班花样百出、数不胜数。
而且很多家长认为,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必要花费,毕竟“技多不压身”。
兴趣班早已不单单是兴趣那么简单,而是孩子在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

除去兴趣班之外,辅导班提高班也是很常见的选择,还有各类夏令营和冬令营,平日里骑马、滑冰、旅游、手工这些必备体验项目也一样不能少。




这样细细算来,孩子一年的教育花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三年能花掉一套首付钱也不足为奇了。

但是,只有中国家长面临这些吗?其他国家的家长们又是怎么看待教育花费的呢?
01
印度
印度的教育类电影经常拍出神作,《起跑线》、《三大傻闹宝莱坞》等都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经典佳片。
该类电影的热映,也反映了印度人对于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

去年上映的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入名校的故事。

与影片中展现的故事一样,印度的教育的确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分化现象。
印度的学校分公立和私立两种。私立学校教学质量高,资源好,但是学费高,入学也很难;
公立学校大多由政府扶持,学费低,但是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


印度的等级制度十分严格,上层阶级的孩子们从小就进入私立名校接受贵族教育,还是全英文授课,英语几乎成为了他们的母语;
而底层阶级的孩子们只能在教师质量不过关的公立学校上课,大多不会说英语。

这也解释了影片中的一幕——当主角夫妇搬到富人区居住后,那里的小朋友因为小女主不会说英语而孤立她,那些资产阶级家长也不允许孩子们讲印地语。

印度奉行精英教育理念,想要“寒门出贵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孩子送到高等学校接受教育,借机融入上流社会的圈子。
而这也意味着,印度家长们教育孩子的负担,不会比我们更轻松。
02
韩国
韩国一就业网站调查显示,平均每10名上班族中就有4人认为,仅凭个人收入难以负担子女高昂的教育费用。

与中国类似,韩国的孩子们也深陷于课外辅导和各类兴趣班的压力之中,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在韩国,近95%的家庭都会让孩子接受课外辅导,而且各类辅导机构也有等级之分,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来推荐适合的辅导老师。

孩子的知识都是从课外辅导获得的,学校则变成了检验课外学习成果的地方。
为了保证能考上名校,很多家长都以满分的成绩为标准来要求孩子,错一道题很有可能就会跌落数十名。

竞争如此激烈,怎么可能有家长允许自己的孩子不上辅导班呢?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的经济实力往往会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谁能负担得起更昂贵的课外辅导,谁能请得起更有名的补课老师,谁家的孩子就能有更优秀的成绩,享受更多教育资源。

所以,韩国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相当舍得花钱。
即便有部分家长觉得这种现象并不合理,也不得不随大流,生怕孩子因自己的“疏忽”走上失败的人生路。
03
英国
提到英国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轻松、自由,孩子们有大把的时间玩耍,不像我们有那么多课后作业要完成。

的确,英国的教育压力没有亚洲国家那么大,他们对分数的看待也没有我们这么严苛。
但对于英国孩子来说,考入名校绝非易事,课余“加班加点”也是必不可少的。

《卫报》曾在2016年报道称,英国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请了家教。
要想名列前茅,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点全世界都一样。

但除去课业压力的因素,与大部分亚洲国家不同的是,很多英国同学请家教是因为感兴趣。
无论是学语言、音乐还是艺术,家长的功利心并没有那么强,基本都是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而且除了请家教之外,英国的小朋友还会采取“互学互教”的方式进行学习,既培养了友谊,又增长了技能。

但并不是所有的英国小朋友都能这么轻松。
在英国,的确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不止学习这一条出路——只要找到人生的方向,无论做什么都值得尊敬。
然而,另一部分家长却不以为然,他们仍旧会把成绩奉为信条。

英国的学校同样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
公立学校比较宽松,学生们会更加自由轻松;但私立学校要求非常严格,需要经过笔试面试层层筛选才能入学。另外,私立学校对学生的家庭背景也有很高的要求。
很多家长抱怨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但这样的现象,是每个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通病。
看完这些,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父母的经济实力确实会影响子女的教育水平,而这也是当今社会年轻家长们的主要压力来源。但即使教育成本再高,在孩子的培养上,这些付出都是必要存在的。

所以三一菌希望小伙伴们要多多感恩父母,有时间都要多陪陪爸妈。即使教育成本再高,但是在孩子培养上,这些付出都是必要存在的。无论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如何,父母多年来的辛勤培育和对你的爱都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