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六月的伊犁是紫色的
【写在前面】
2018年开的头,没想到2019年才继续提笔…
在此之前,我的缪斯斯嘉丽女士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并不是让你放松懈怠的理由,好的,我明白了(羞愧的低下头,然后并不改正)
2018年6月,在一年的中间,在上海开始逐步热情的气温里,某一天义无反顾的登上乌鲁木齐的飞机。
我是一个想做什么就一定会去做的人,时间的问题,或早或晚。
人类创造了旅行,却又开始追问旅行的意义。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偶然在一个帖子里看到,觉得很有意思,不知不觉便在脑海里盘旋了许久。旅行究竟有没有意义?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答案。也许有人觉得旅行不过是堪堪的逃离现实,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用风景或金钱给渐渐麻木的感官一针直接的刺激;也许有人觉得旅行带来的风情或神秘或惬意是最有效的咖啡因;当然也有那些以旅行为生的人,一直在路上,途径的每一个地方既是终点也是中点。
当我在五个小时的飞机里思考这个问题时,并没有得到答案。
索性记下琐碎的流水账为我即将开始的另一次旅程树立好的榜样~
【6月的新疆】
在中国的西北,有一个神秘又独特的省份,她是上海的160倍。从浦东1个半小时的地铁去了虹桥,然后4个半小时后,2018年6月8日下午12:55,人生第一次我来到地理上2个时区之外的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的153路公车》
虽然酒店离机场打车也就20多分钟的路程,但是心想着感受下地地道道的乌鲁木齐的日常,所以炎热的30多度高温下,我拖着行李步行了大概1公里找到了公交站台,途中买了一根牛奶小冰棍2块钱,天气热到相机还没有拿出来就开始慢慢融化了也是很无奈。
虽然提着大大的行李箱,但是依旧有人热情的过来推销房子,乌鲁木齐的房价最高就1,2W 一平,嗯……
乌鲁木齐的街道和内地的二三线城市很像,高高矮矮的房子(大大部分楼房不论是商户还是住宅都插了五星红旗),并不宽敞的车行道和两旁参差不齐的树。
基本上途径的每个公交站台都有图上这种公交执勤点和拿着不明工具的警卫,虽然基本上都是年龄比较大的爷爷或者中年妈妈。乌鲁木齐市省会城市也是汉民融合最多的城市,所以如果期待一路上遍地迪丽热巴或者古力娜扎应该停在南疆比较合适大概。
公交车上都是熟悉的语言和熟悉的脸,倒是真的让我觉得我也是正常周末出来的逛街的城市小青年一枚。车上站在我前座的是一个长的很好看的小哥哥(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很大程度应该是弟弟T.T),回想整趟旅程应该是长得最好看的一位了。后悔没有厚脸皮偷拍一张。。。

《新疆博物馆》
对博物馆一直有着蜜汁憧憬的地方自然不能放过充满历史感的新疆维吾尔区博物馆。在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过无数文明,独特的干燥气候幸运的让我们在千年后还能想象绚丽的过去。
新疆博物每日下午四点半就停止入场了。甩下行李时抬腕一看已经是4点10分左右,好在宾馆离博物馆倒是不远,一辆的士10分钟就到了,幸运的赶在最后最后一刻进了馆。


说起西域,干尸应该也是很多人的关键词之一吧,新疆博物馆可以说是全疆全国出土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此展厅在博物馆二楼,由于我在一楼看的太开心差点没能进去,所以时间观念和大局观是多么重要!
让我看的很开心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新疆民族风情陈列”馆

从小唱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光光新疆这片巨大的土地上就长了47朵花!所以即使没有办法每个民族都亲身感受一番,从这个风情陈列馆里就可以得知一二了。
馆内的蜡像和生活场景做的都很逼真,一路走过来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游牧、田园、欧洲、关内等多种文化掺杂和交融。






一楼第二个馆“历史文物展览馆”也很有意思。

虽然历史文物在每个省博里都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在各大省博互相battle中,也习惯性的以哪家东西具有历史感文化情怀来判定。
新博与众不同的一点也就像新疆给我们的拟人化形态一样:蒙着面纱眉目含情的异域少女。从新疆的历史文物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文化和形象上的不同。




各异的木俑、陶俑,身着不同的服饰,有着不一样得脸。仿佛历史上动迁不断的各个古国。

非常有哲学意义的一幅画在尝试说明:我从哪里来? 人蛇,紧密缠绕。我们的先祖给出她们的思考。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珍藏的文书、石器、陶器、货币等等。 于阗,龟兹,高昌,吐谷浑,回鹘,车师,察合台汗国,大月氏 ……漫漫历史长河曾经有过那么多文化,有些沉寂在黄沙地里,有些逐渐被世人知晓,想想就是极具使命感和荣誉感的事情。



一楼的两个展馆呆了太长的时间,所以当我慢悠悠的爬上二楼后,门口的保安大叔已经开始清场了。不过善良的大叔还是放了我进去,此时已经接近闭馆期,空荡荡的馆内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男生,当然还有那些千年外的古人,坦白说阴阴的黄光下还真是有点瘆人。
见到了传说中的“小河公主”,也体会到了“美人在骨不在皮”是真的!以后就可以开心的甩锅给我爸妈怎么没生一个好骨相的我~
(也许到明年才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