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早
要单独成章的是下江南饕餮的美食,所谓美食,于个己私人来说要同时包含两种含义:本身就是做工精良或品质良好的,再就是符合自己口味和体质的,所以川菜和湘菜在我的价值观里是算不得美食的,非闹个胃痛腹泻不可。
镇江和扬州一江之隔,却同时秉承着那股风骚劲儿,凡老字号饭店必带“春”字,偏偏又深得我心,这突如其来的夏和迟迟不散的冬来个相接,把个春光给挤压得所剩无几,捶胸顿足。
苏南一带对早餐极为重视,唤作早茶,记得几年前去苏州看望表舅时便是在一家茶楼用的早茶。也是因为有了这个茶,拉长了整个早餐的时间轴,便与浙江人提一个鸡蛋饼挤公交车区分了开来,到底人家骨子里会享受。你说这是个别现象也好,但若外地朋友来杭,我想我可以中午带他去玲珑小镇、晚上去奎元馆或是茅家埠一带农家菜,但早餐,却是决计想不出有什么地方既体面又有地方特色。
镇江的宴春是个老字号,开出一家新的分店便叫新宴春,我们去的就是这家,早上8点半,已是换了好几拨人,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会在早晨7点多过去享用。虽说闹哄哄一进门就流汗,却一下喜欢上了这种纯正老字号的气氛。偌大的大厅摆放着的全是大圆台面,像极了90年代的婚宴,一家人也好,拼桌的也罢,逮着空位就坐。服务员个个大嗓门,推着小车穿梭在圆台面中间,而这小车上摆放着凉菜、点心,快速流动自助的形式。最看不得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竹蒸笼,口水就流下来了,早先跟安然透过口风,一下要了4份汤包。
皮薄,肉多,蘸上正宗镇江陈醋,一个爱吃糕点和对醋欲罢不能的家伙去到镇江无疑是件享福的事儿。还装着矜持不去夹,安然妈妈一边催促着不要客气,一边念起了口诀: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吸汤。中国人留下的一些简单易懂的俗语总是很能吸引我,寥寥几语,押韵又形象,便能化腐朽为神奇。我等吃客很得要领,咬下一口吸出汤汁,狠狠地往醋里蘸,就着面皮、肉馅和醋一起吃,不知不觉就消灭了两笼。
肴(xiao)肉是每桌必点(后来我们去的扬州几家有更形象地叫“水晶肴肉”),色泽红润,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而我一向对肉皮情有独钟,不腻不梗才是极佳,胶原蛋白才能补充进去。这肴肉肉皮便是有嚼头而不梗,肥肉滑糯而不面,真是肉中极品。别的不会评价,要评判好肉次肉还是自信满满。夹起一片肉蘸着混有细姜末的镇江香醋,或是听安然建议,泡在后上的白汤面里。白汤面里面没啥东西,只洒了一些韭菜花,但是吃得出是很浓的猪骨汤。镇江人喜欢细面,正投我所好。那年去兰州,当地人每次给我点的二细在我看来都很粗,但对他们来说,这已经很为你着想了,他们吃的都是更粗的,所以能吃到此等细面让我欣喜不已。而泡软后的肴肉也别有风味。
这满满的一桌还有玉米窝窝头、水晶韭菜饺、干丝,淮扬点心真是花样百出,这顿早餐后,我们匆匆赶往扬州,虽然已经饱得直不起身,但脑子里想得还是马上找到扬州“三春”,再来一份汤包。
很显然,我们住的绿杨处在绝佳位置,我顺着地图走了不到5分钟便来到了共和春,路边人告诉我,共和春在扬州有两家,我们现在所处的是老店。有时候,你没法凭经验来分辨老店好还是新店佳,一般看来,老店更有旧旧的历史感,新店装修更现代更整洁。但共和春却是个例外,从种类和店貌来说新店都要比老店更胜一筹。那晚在共和春老店要一份汤包、一份锅贴,许是陈醋加速分解,或是眼睛和心态都未饱,反正第二站直接奔向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在扬州的名气和瘦西湖不相上下,硕大一个交通路牌上,富春茶社作为地标出现。经过一条百来米的小巷,两侧的摊铺一片刀光剑影——卖的全是扬州三把刀——菜刀、剃刀、修脚刀,巷子尽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富春了。去之前在我所做的功课里并没有把富春列为必去之地,因为它早已成为团队游的定点下榻地,环境和质量都没法保证,却因为近,也算是无意中的有意罢。富春茶社本是一家花局,栽培花卉盆景,建筑和装修都有浓浓的淮扬味——也就是说你可以想象成一家妓院。各个厅都带有“春”,我指着正在举行婚宴的“春江厅”激动地朝唐小姐喊,她迅速取出相机拍下,我想,婚宴或者蜜月,唐小姐和其春江兄大可以前往此处。散客被打发至二楼,队伍排得老长,我拉不下面子去和人拼桌,便来到厅外拐角处迎着楼梯一没有空调的空桌等唐小姐,发现所处的叫“聚春园”,真是“人生何处不逢春”啊。等到唐小姐付钱排队坐下,这队伍已经排出门外了。
最先上的是茶,2块钱一杯,用青花大瓷杯端上,同时送上的是一个90年代的暖水壶,以便自斟自饮。在无数个汤包下肚后,来一壶清茶相当有必要,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那应该是魁龙珠,茶香浓郁。而35元的套餐却让人在情理之中大跌眼镜,千层油糕是硬的,三丁包是干的,翡翠烧卖小得可怜,大号汤包单独装在一个蒸笼里,味道尚可却只有一个,我和唐小姐不知该怎么分,不像包子烧卖,这一份,汤汁全溜掉了,于是两人取了习惯很狼狈地分吸一口才作罢。却也不失望,事实证明,这之后再也没有一家茶社的茶能胜过它。
扬州“三枝春”里还剩瘦西湖边的冶春,听说可以再草亭子里享用,极富情趣。实是因为我等从西湖来之人既怕热又对湖不感冒且路程稍远,便顺着昨晚沙宣美发店里扬州姑娘所推荐去了怡园。也是一家老字号饭店,早上9点半,许多要点的都没了,也不用和人拼桌,空位多的是,汤包就下搁浅一下,真怕吃伤,要两个虾饺两个烧卖,价格不菲却不肉痛。茶是照例要点的,但嗖一下呈现在面前的一个袋泡茶让人乐趣全无,推掉一份两人同享一壶。这6块钱一个虾饺也没叫我失望,首先是个大,抵得上三个杭州小笼包,虾肉和猪肉剁碎了混在一道,让这鲜虾味不经意流露出来;肉丁烧卖皮薄、糯米松软,却败在了头上褶皱处——蒸的次数太多以至发硬。
摸摸肚子起身,转而来到共和春新店,这是最后一次吃汤包,唐小姐还要了一份面。
吃的时候谈论最多的是食物的质量,好或不好,值或不值,擦干净嘴巴坐着歇息的时候想的最多的是这种悠然的气质。我和唐小姐同时想到的是,应该一家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周或每两周一次,起个早,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大家同时低头吸一口汤包里的汁,吃得满头大汗,该是多么开心啊。但不晓得现代人是爱睡懒觉而忽视早餐或是本就觉得早餐可以忽略,对他们来说,起个大早就为个吃实在是划不来的事。
几年前的我亦是,寒假回去,还在世的外公约我和表姐表哥早上去吃蟹粉汤包,没一个人表示爬得起来,于是作罢,这一罢就再也再也没有机会了。如今我从不睡懒觉,却没人一起吃早餐。外公去世前几天,不知什么原因,我妈买了一客蟹粉汤包过去,十几块钱几个汤包对于小地方人来说是挺奢侈了,想不到几天后外公就去世了,我妈也算觉得对得起老爹。这就是早餐的魅力。有谁说过,那个和你一起吃早餐的人在你生命中最重要,因为你可以和任何人吃午餐,尤其是用晚餐,那些人形形色色、匆匆而过,却只有坐在早餐桌旁的那个人才是疼你的,真诚的,他是你这一天中见到的第一个人。
回到杭州,有一天11点,我和姐去采蝶轩,这个来了又走好几次始终被传是假冒的知名品牌,这回说是终于正宗了,也是小笼包、叉烧包、肠粉,一贯的港式茶点。和我姐去吃往往吃什么不重要,体验一下新的环境和品牌风格才是要紧。旁边一桌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桌上有几个竹蒸笼,他们慢条斯理地夹起一个汤包,蘸上醋,悠悠地喝一口奶茶,轻轻地说着话。光从外表上看,两人相当朴实,也许只是你楼下的奶奶,过了一会儿,他们擦擦嘴,相扶着走出餐厅。这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伴侣,之所以羡慕是因为我看到的少——我父亲是个新闻工作者,你也知道,很多活都在夜里,我妈是个规律的朝九晚五公务人员,两人的生活是没法在中午前有交集的。只是,不知道等我老了,又会是什么情状?
而不知道是淮扬早茶后遗症还是巧合,这一周中除了采蝶轩、避风塘,今日母亲节的节目是和S同学去港丽吃早午餐。不过等他醒来电话我已然中午,我早已洗完衣服看完半本书安静等候了,早午餐成了正式中餐。
港丽真是容易被忽视的美食,几年中无数次经过,却始终因门牌的老旧被我打入冷宫,却只这一踏入便被我评为杭州最佳港式茶餐厅,真的,相比层出不穷、独门独户、个个都号称来自香港,动不动就说自家有正宗冰火菠萝油和丝袜奶茶的港式茶餐厅,港丽真是低调又有货。略微暗的灯光,小方桌,厨师现场熬粥、煮面,多数前来的都是一家三口,母亲们都被赠予康乃馨一枝。其实,同为以点心打头,也同有小笼包之类,但淮扬点心和港式点心还是有很大区别。淮扬点心多用面粉做皮,所以外表更实,大个儿,肉多,即使虾饺也是有猪肉和虾肉混合而就的;港式的就精致多了,多用米粉,如水晶XX,说是虾饺必定只是三颗虾肉,更加纯粹。口味上来说,港式点心更甜,因为还有榴莲酥、木瓜酥、红枣糕这一大类。无论到哪里不忘点的都是小笼包,汤汁自然没法与宴春的汤包相比,却也深得我心,只是醋太次。而这鱼斑粥熬得很烂,以至于米粒只要放在舌尖便能融化,洒上胡椒粉,若是香菜多上几根必会更妙。
旁边一家三口离去之后,换上一父亲带着女儿,服务员将小女儿抱上专为小孩提供的高脚椅,父亲在旁边拌面,盛在小碗里。我告诉S同学,这情景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湖州大厦吃早餐,貌似有锅贴,也是像这样大厦里的餐厅,但是父亲不吃只看我吃。这个段子一直被我母亲“诟病”:你要宠女儿也不是这样宠啊,要么两人都不吃,你一个大人看着小孩吃这算什么呀?别误会,我妈不是母夜叉,我爸也不是气管炎,只是两人宠爱方式略有区别,实际上父亲对我的学业可为严格,母亲带我享受的也不少,只是在这件吃锅贴事件上产生了分歧。当然,那个时候经济不好也是很大一个原因。当我说完这个故事,S同学的反应竟然是:我和你爸一样。这真是意味深长啊。
镇江和扬州一江之隔,却同时秉承着那股风骚劲儿,凡老字号饭店必带“春”字,偏偏又深得我心,这突如其来的夏和迟迟不散的冬来个相接,把个春光给挤压得所剩无几,捶胸顿足。
苏南一带对早餐极为重视,唤作早茶,记得几年前去苏州看望表舅时便是在一家茶楼用的早茶。也是因为有了这个茶,拉长了整个早餐的时间轴,便与浙江人提一个鸡蛋饼挤公交车区分了开来,到底人家骨子里会享受。你说这是个别现象也好,但若外地朋友来杭,我想我可以中午带他去玲珑小镇、晚上去奎元馆或是茅家埠一带农家菜,但早餐,却是决计想不出有什么地方既体面又有地方特色。
![]() |
镇江的宴春是个老字号,开出一家新的分店便叫新宴春,我们去的就是这家,早上8点半,已是换了好几拨人,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会在早晨7点多过去享用。虽说闹哄哄一进门就流汗,却一下喜欢上了这种纯正老字号的气氛。偌大的大厅摆放着的全是大圆台面,像极了90年代的婚宴,一家人也好,拼桌的也罢,逮着空位就坐。服务员个个大嗓门,推着小车穿梭在圆台面中间,而这小车上摆放着凉菜、点心,快速流动自助的形式。最看不得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竹蒸笼,口水就流下来了,早先跟安然透过口风,一下要了4份汤包。
皮薄,肉多,蘸上正宗镇江陈醋,一个爱吃糕点和对醋欲罢不能的家伙去到镇江无疑是件享福的事儿。还装着矜持不去夹,安然妈妈一边催促着不要客气,一边念起了口诀: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吸汤。中国人留下的一些简单易懂的俗语总是很能吸引我,寥寥几语,押韵又形象,便能化腐朽为神奇。我等吃客很得要领,咬下一口吸出汤汁,狠狠地往醋里蘸,就着面皮、肉馅和醋一起吃,不知不觉就消灭了两笼。
肴(xiao)肉是每桌必点(后来我们去的扬州几家有更形象地叫“水晶肴肉”),色泽红润,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而我一向对肉皮情有独钟,不腻不梗才是极佳,胶原蛋白才能补充进去。这肴肉肉皮便是有嚼头而不梗,肥肉滑糯而不面,真是肉中极品。别的不会评价,要评判好肉次肉还是自信满满。夹起一片肉蘸着混有细姜末的镇江香醋,或是听安然建议,泡在后上的白汤面里。白汤面里面没啥东西,只洒了一些韭菜花,但是吃得出是很浓的猪骨汤。镇江人喜欢细面,正投我所好。那年去兰州,当地人每次给我点的二细在我看来都很粗,但对他们来说,这已经很为你着想了,他们吃的都是更粗的,所以能吃到此等细面让我欣喜不已。而泡软后的肴肉也别有风味。
这满满的一桌还有玉米窝窝头、水晶韭菜饺、干丝,淮扬点心真是花样百出,这顿早餐后,我们匆匆赶往扬州,虽然已经饱得直不起身,但脑子里想得还是马上找到扬州“三春”,再来一份汤包。
很显然,我们住的绿杨处在绝佳位置,我顺着地图走了不到5分钟便来到了共和春,路边人告诉我,共和春在扬州有两家,我们现在所处的是老店。有时候,你没法凭经验来分辨老店好还是新店佳,一般看来,老店更有旧旧的历史感,新店装修更现代更整洁。但共和春却是个例外,从种类和店貌来说新店都要比老店更胜一筹。那晚在共和春老店要一份汤包、一份锅贴,许是陈醋加速分解,或是眼睛和心态都未饱,反正第二站直接奔向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在扬州的名气和瘦西湖不相上下,硕大一个交通路牌上,富春茶社作为地标出现。经过一条百来米的小巷,两侧的摊铺一片刀光剑影——卖的全是扬州三把刀——菜刀、剃刀、修脚刀,巷子尽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富春了。去之前在我所做的功课里并没有把富春列为必去之地,因为它早已成为团队游的定点下榻地,环境和质量都没法保证,却因为近,也算是无意中的有意罢。富春茶社本是一家花局,栽培花卉盆景,建筑和装修都有浓浓的淮扬味——也就是说你可以想象成一家妓院。各个厅都带有“春”,我指着正在举行婚宴的“春江厅”激动地朝唐小姐喊,她迅速取出相机拍下,我想,婚宴或者蜜月,唐小姐和其春江兄大可以前往此处。散客被打发至二楼,队伍排得老长,我拉不下面子去和人拼桌,便来到厅外拐角处迎着楼梯一没有空调的空桌等唐小姐,发现所处的叫“聚春园”,真是“人生何处不逢春”啊。等到唐小姐付钱排队坐下,这队伍已经排出门外了。
最先上的是茶,2块钱一杯,用青花大瓷杯端上,同时送上的是一个90年代的暖水壶,以便自斟自饮。在无数个汤包下肚后,来一壶清茶相当有必要,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那应该是魁龙珠,茶香浓郁。而35元的套餐却让人在情理之中大跌眼镜,千层油糕是硬的,三丁包是干的,翡翠烧卖小得可怜,大号汤包单独装在一个蒸笼里,味道尚可却只有一个,我和唐小姐不知该怎么分,不像包子烧卖,这一份,汤汁全溜掉了,于是两人取了习惯很狼狈地分吸一口才作罢。却也不失望,事实证明,这之后再也没有一家茶社的茶能胜过它。
扬州“三枝春”里还剩瘦西湖边的冶春,听说可以再草亭子里享用,极富情趣。实是因为我等从西湖来之人既怕热又对湖不感冒且路程稍远,便顺着昨晚沙宣美发店里扬州姑娘所推荐去了怡园。也是一家老字号饭店,早上9点半,许多要点的都没了,也不用和人拼桌,空位多的是,汤包就下搁浅一下,真怕吃伤,要两个虾饺两个烧卖,价格不菲却不肉痛。茶是照例要点的,但嗖一下呈现在面前的一个袋泡茶让人乐趣全无,推掉一份两人同享一壶。这6块钱一个虾饺也没叫我失望,首先是个大,抵得上三个杭州小笼包,虾肉和猪肉剁碎了混在一道,让这鲜虾味不经意流露出来;肉丁烧卖皮薄、糯米松软,却败在了头上褶皱处——蒸的次数太多以至发硬。
摸摸肚子起身,转而来到共和春新店,这是最后一次吃汤包,唐小姐还要了一份面。
吃的时候谈论最多的是食物的质量,好或不好,值或不值,擦干净嘴巴坐着歇息的时候想的最多的是这种悠然的气质。我和唐小姐同时想到的是,应该一家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周或每两周一次,起个早,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大家同时低头吸一口汤包里的汁,吃得满头大汗,该是多么开心啊。但不晓得现代人是爱睡懒觉而忽视早餐或是本就觉得早餐可以忽略,对他们来说,起个大早就为个吃实在是划不来的事。
几年前的我亦是,寒假回去,还在世的外公约我和表姐表哥早上去吃蟹粉汤包,没一个人表示爬得起来,于是作罢,这一罢就再也再也没有机会了。如今我从不睡懒觉,却没人一起吃早餐。外公去世前几天,不知什么原因,我妈买了一客蟹粉汤包过去,十几块钱几个汤包对于小地方人来说是挺奢侈了,想不到几天后外公就去世了,我妈也算觉得对得起老爹。这就是早餐的魅力。有谁说过,那个和你一起吃早餐的人在你生命中最重要,因为你可以和任何人吃午餐,尤其是用晚餐,那些人形形色色、匆匆而过,却只有坐在早餐桌旁的那个人才是疼你的,真诚的,他是你这一天中见到的第一个人。
回到杭州,有一天11点,我和姐去采蝶轩,这个来了又走好几次始终被传是假冒的知名品牌,这回说是终于正宗了,也是小笼包、叉烧包、肠粉,一贯的港式茶点。和我姐去吃往往吃什么不重要,体验一下新的环境和品牌风格才是要紧。旁边一桌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桌上有几个竹蒸笼,他们慢条斯理地夹起一个汤包,蘸上醋,悠悠地喝一口奶茶,轻轻地说着话。光从外表上看,两人相当朴实,也许只是你楼下的奶奶,过了一会儿,他们擦擦嘴,相扶着走出餐厅。这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伴侣,之所以羡慕是因为我看到的少——我父亲是个新闻工作者,你也知道,很多活都在夜里,我妈是个规律的朝九晚五公务人员,两人的生活是没法在中午前有交集的。只是,不知道等我老了,又会是什么情状?
而不知道是淮扬早茶后遗症还是巧合,这一周中除了采蝶轩、避风塘,今日母亲节的节目是和S同学去港丽吃早午餐。不过等他醒来电话我已然中午,我早已洗完衣服看完半本书安静等候了,早午餐成了正式中餐。
港丽真是容易被忽视的美食,几年中无数次经过,却始终因门牌的老旧被我打入冷宫,却只这一踏入便被我评为杭州最佳港式茶餐厅,真的,相比层出不穷、独门独户、个个都号称来自香港,动不动就说自家有正宗冰火菠萝油和丝袜奶茶的港式茶餐厅,港丽真是低调又有货。略微暗的灯光,小方桌,厨师现场熬粥、煮面,多数前来的都是一家三口,母亲们都被赠予康乃馨一枝。其实,同为以点心打头,也同有小笼包之类,但淮扬点心和港式点心还是有很大区别。淮扬点心多用面粉做皮,所以外表更实,大个儿,肉多,即使虾饺也是有猪肉和虾肉混合而就的;港式的就精致多了,多用米粉,如水晶XX,说是虾饺必定只是三颗虾肉,更加纯粹。口味上来说,港式点心更甜,因为还有榴莲酥、木瓜酥、红枣糕这一大类。无论到哪里不忘点的都是小笼包,汤汁自然没法与宴春的汤包相比,却也深得我心,只是醋太次。而这鱼斑粥熬得很烂,以至于米粒只要放在舌尖便能融化,洒上胡椒粉,若是香菜多上几根必会更妙。
旁边一家三口离去之后,换上一父亲带着女儿,服务员将小女儿抱上专为小孩提供的高脚椅,父亲在旁边拌面,盛在小碗里。我告诉S同学,这情景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湖州大厦吃早餐,貌似有锅贴,也是像这样大厦里的餐厅,但是父亲不吃只看我吃。这个段子一直被我母亲“诟病”:你要宠女儿也不是这样宠啊,要么两人都不吃,你一个大人看着小孩吃这算什么呀?别误会,我妈不是母夜叉,我爸也不是气管炎,只是两人宠爱方式略有区别,实际上父亲对我的学业可为严格,母亲带我享受的也不少,只是在这件吃锅贴事件上产生了分歧。当然,那个时候经济不好也是很大一个原因。当我说完这个故事,S同学的反应竟然是:我和你爸一样。这真是意味深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