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共情的人,情商究竟有多低?
无论是看到朋友的手被纸划出血,还是读到炎炎夏日下拾荒老人的新闻,观察别人的痛苦都能唤起我们深深的痛苦和悲伤——就像相同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一样。这种感受就是共情,即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共情能力是让来访者感受到真切关怀的有力保障,对咨访关系的建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我们普通大众而言,共情能力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可以改善我们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职场关系。
其实,我们平时在陪伴和安慰朋友的时候,可能都无意识地运用过共情,或者说,更多的是同情。那么,共情和同情的区别在哪里呢?为什么共情会那么有用?下面这个视频,可以帮你理解——“共情”绝对不是“同情”。
“共情”是——我掉进了井里,黑漆漆一片,正当我害怕无助之时,你爬下来陪伴并安慰我:“我知道这种感觉,但你要知道你并不孤单。”而“同情”是——你一直在井口往下看:“喔不,这真的满难受的耶!好可怜喔!”并试着分散注意力、扯开话题:“那,要不要先吃块三明治?或许你会好一些。”
所以,“共情”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同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共情”是我懂你的感觉,“同情”是你真可怜;“共情”只是倾听,不加评论和批判,“同情”是擅自给出诸多意见和评论。
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赋予你体验别人感受的能力,能让你进入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让你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并对对方的境况做出恰如其分的应对。这是一种让人相处起来觉得很舒服的体贴。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拥有共情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