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串哲学
纵观混迹东北这几年,抛开拔丝地瓜这种直接奠定我游戏ID灵感的经典菜式,最大收获就是让我深刻认识了撸串对于生命的哲学意义。
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就像串一样,从串上剥离肉块和直接使用传统餐具食用,前者曲折得多。比如我,就经常手油,连肉带串甩到地上。但是这种食用方法能快速让我从迷离的生活中觉醒,这大概就是串的力量。
赫拉克利特真的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串也是这样!人不能两次入口同一支串,它从初离烈火到褪去热度到逐渐冷却,口感瞬息万变。有时候你左手边的朋友还会由于吹牛臻于化境,不慎打翻一罐碳酸饮料(大概率是东北特产宏宝莱),这个时候,溅到酒水饮料的串在瞬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将“万物皆流,无物常驻”阐述的淋漓尽致。
直男癌叔本华虽然没有揭露过自己但揭露过人性“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这句话无情的揭示了撸串步骤中的“点单”环节。不管你是刚踏入烧烤店还是撸串到渐入佳境,一但你坐在夜色笼罩下一堆挥洒着汗水与口水的同道之中,往往也被这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所感染,深感自己任重道远,不撸个百把串誓不为人。这样的斗志往往会冲昏了头脑,无视桌上一堆嗷嗷待食的串,忘记大多数人六百毫升水就会有的饱腹感,不断追加点单。最后终于冲破人性的防线,将七宗罪中的“暴食”和“贪婪”完美演绎。
关于点单,我曾一度折服在烧烤菜单上。不这不是菜单,这是花名册。在仙女云聚的场面我不得不钦点一份“珍珠汤”,端上来的居然不是可爱圆润的酒酿小圆子而是疙瘩汤。到底是我见识浅短,在我后知后觉面前那盘拍黄瓜就是“雷击青龙”的时候,才真正读懂了“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这句话——我想知道的是他的脑洞。
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不带铁签的串没有灵魂。撸串的哲学始见一二,道路漫漫,撸更多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