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涣不作骂书
《汉纪五十四》
汉献帝刘协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初,备在豫州,举陈郡袁涣①为茂才②。涣为吕布所留,布欲使涣作书骂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③,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日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
【注释】①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西北)人。东汉末年官员,出身陈郡袁氏,司徒袁滂之子。早年曾任郡功曹,后被公府征辟,被举为高第、秀才。汉末战乱时,袁涣流寓江淮一带,初为袁术所用,后投吕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剿灭吕布,袁涣转投曹操,拜沛南部都尉,后任谏议大夫、郎中令等职,在任尽心尽责,以敢谏直言称名。②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诏州郡举茂才。③言布以书骂备,备君子邪,固不以骂为耻;其小人邪,将复以书骂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