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河边一家人
开车从市区出发,大约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进入南岛河区域,注意在路边竖立的指示牌,顺着此起彼伏的小路上山,渐渐远离公路的鸣笛声,经过一片阴凉细密的竹林,阳光印入眼帘的刹那,两旁的咖啡树上,看得见叶片和果实还包裹着一层露珠…..
上山的路上,能看到几户农家小院里晾晒着咖啡,一路上,几乎没有行人,住户也很少,山里很宁静,只有漫山遍野的红果果在清晨雨露里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时候,一家咖农骑着摩托车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他熟练的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行驶着,一直通向那条茂密的咖啡林…我们顺着唯一的大道往前开,直到路的尽头,就是小凹子庄园。
在二楼咖啡体验厅,抬着一杯新鲜冲煮的咖啡,放眼望去,我们正处在庄园的正中心。360度可环视的咖啡林,其间混迹着几颗高大的野樱花,量不多,作为美化树,恰好点缀了庄园的风景。整个庄园就像一个聚宝盆,被镶嵌在一个山凹里,因地形地貌,当地人便把它叫做“小凹(wa)子”。
被人称赞的庄园环境
小凹子咖啡庄园,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区域,距离普洱市区仅17公里。此地海拔1100米左右,种植咖啡面积约300亩,至今,小凹子庄园种植咖啡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
小凹子因遵循“绿色、生态、安全”的发展理念,被雀巢咖啡公司选为4C咖啡园建设推广示范代表。庄园地形为向西南方向开口的马蹄形荒山,是严格按照小粒种咖啡对海拔、气候和地理环境等条件要求进行的选址,这里,终年气候凉爽,年均气温在15℃—20.3℃之间,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饮用和生产都来自山泉水。
最初,这里是一片荒地。当年这块地刚拿到的时候,是刚刚被人砍伐过的,当时种咖啡的同时也在补种树苗。因水土流失过重,当地的农民种橘子,果子又小又“苗条”,渐渐的,山上的人都下山谋生去了。现在人们开始重返家园,在山里大部分的地方种植咖啡。小凹子,正因生态环境吸引着各行各业的关注,从电影导演到生态摄影师,都被它自然原始的面貌所吸引。那些喜欢拍摄昆虫的摄影师说,平日里咖啡庄园的蚂蚁、螳螂等小虫非常多,这里夏季六七月份满园都有萤火虫飞舞,而萤火虫只有在非常生态的地方才会出现。
庄园里有一片鱼塘,周围种着农家蔬菜,自家养的鸡就在咖啡林捉虫吃,林间套种着水果和一些观赏植物,水果有菠萝蜜、荔枝、杨桃等。还有种植的药材就多达百余种,像苦楝子、木姜子、花椒、黄檀、羊蹄甲、美登木等,既有观赏食用价值,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仿佛走进了鲁迅书中的百草园。在杂木林间隐藏着各种珍惜鸟类,这里还是各种爬行动物、昆虫以及蚁类的乐园。在小凹子庄园里,夏季夜晚能观赏满园萤火虫,冬季清晨能欣赏迷漫的云雾,春夏随风能闻到花香,秋冬伸手能触摸浆果。连意大利著名导演克里斯蒂安到庄园采风时也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并赞叹小凹子咖啡庄园是他心目中全世界最漂亮的地方。
两代人的咖啡梦
1997年,一位退休的老人找到了小凹子这片荒山,通过他的农业技术,日复一日的山间劳作,他将小凹子咖啡从最初的100亩逐渐扩展为300余亩的咖啡庄园,他就是小凹子咖啡种植场的创始人廖秀桂老师。到现在,小凹子庄园不论是咖啡品质还是生态环境都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2018年10月,小凹子咖啡种植场向普洱市工商局申报办理咖啡有限公司,正式步入了以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管理的公司和种植场。这一改变,是两代咖啡人的梦想接力。
本计划在五年前就要实施的经营模式转变,由于当时一家人的观念还未统一,这个计划就被延后了。普洱第一届咖啡生豆赛,在组办方的催促下,少庄主便到仓库舀了一些商业豆直接参赛,结果那一年小凹子获得了优秀奖,豆子也获得了接近80分的成绩。通过这次比赛,让廖家的孩子们重新审视了自家的豆子,在咖啡市场普遍低迷时期,他们开始渐渐意识到这颗豆未来的发展潜力。老父亲一辈子的咖啡事业和梦想,就这样自然的被下一代人接过并继续努力下去。
一开始,家里没有年轻人选择从事咖啡行业,虽各自为营,却各有所长。少庄主是一名美术老师,爱好摄影,尤其热爱户外微距摄影,家里有个摄影师,不愁没有宣传的好照片。少庄主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一对高校老师,一个教英语,一个教计算机。但是现在,他们一个专攻咖啡加工技术,一个专攻烘培,还有廖妈妈独家制作的果皮茶,深受咖啡爱好者的喜欢,少庄主特意拿出一张照片,上面一只蝴蝶正落在晾晒着的果皮茶上,连蝴蝶都喜爱的果皮茶,想必一定很好喝!这一家人的梦想才刚刚开始。
从小在父亲身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廖家人对咖啡加工处理技术掌握得特别快,现有工作团队、管理团队由老、中、青10名成员共同组成,分别参加过精品咖啡初加工1-3级、精品咖啡种植与管理,获得了Q-grade证和咖啡烘焙1-3级的专业培训和相关证书,对咖啡品种、加工原理与方法、咖啡风味发展有着深入学习和研究,并热衷于咖啡庄园的品种改良、精品加工和庄园经济发展实践研究。
在咖啡水洗池边,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询问过后才知道他们是普洱当地的学生趁暑假到小凹子做义工,跟着教英语的廖老师一起加工豆子。抱着对咖啡的好奇心和兴趣,促使他们来到了小凹子。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抬着箩筐,一边听着老师的指导和讲解,脸上露出收获的喜悦。一个小男孩说,最开始只是因为感兴趣就想来看看咖啡的制作过程,发现这里景色宜人,在小凹子的这些日子,劳作让我感到充实,我学到了许多咖啡知识,我发现我爱上了咖啡,我还想在小凹子多待些日子,和老师一起学做咖啡!
四方的庭院内,廖老师的老伴在厨房忙碌的为一家人烧火做饭,廖老师又到咖啡林里转悠去了,那条老黄狗在小院外耷拉着脑袋走来走去,懒洋洋的又趴下了,或许是等着开饭呐。院里植有花草、果蔬,晒有腊肉、香肠。在这里,低头是生活,抬头是星空。
廖家人的愿望不大,对于咖啡,他们希望你喝了一杯之后还想喝。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每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咖啡丰收的季节,处理豆子时超出期待的表现带来的惊喜,喝咖啡人对豆子的点评和称赞,都是让他们感到最快乐和收获成就感的时候。目前,由于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等条件不完备,对精品咖啡加工技术的学习和摸索,他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廖家人指着新建好的杯品杯测室,面带欣喜的目光说道;“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战场了。”对于庄园接下来的发展,他们流露出满满的信心。
建设中的庄园
小凹子庄园面积不大,漫步小凹子,从庄主家门口的小院开始,最先经过鲜果处理池,一台鲜果色选机在轰隆隆的转速中忙碌着,旁边的发酵桶里盛放的咖啡豆能闻到一股汽水的味道。往上走,庄园里有一块面积最大的平地,上面晾晒着新鲜干净的豆子。在精品咖啡干燥棚的空地上,将棚子拆卸后,这里将被用做野外露营的空地。SC厂房和杯品杯测室日后将通过远程视频,将咖啡原产地与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小凹子庄园被分为“精品园”、“花果园”和“生态园”三块园区,主要种植卡蒂姆,少量引种黄波旁、瑰夏、SL28、SL34、新世界、萨奇姆等45个咖啡品种。在发展过程中,小凹子通过逐步改良品种的过程中替换现有的老品种,黄波邦是小凹子咖啡庄园最开始试种的品种,现在已经将其种植面积扩大。除了商业水洗级别咖啡,小凹子咖啡种植场现具备制作精品水洗、日晒和蜜处理咖啡的设备与工艺。
从小凹子离开的时候,我开始羡慕这一家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一家人生命中充盈着对自然有意识的、醒目的观看,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对子女不求回报、尊重其意志的爱,都在一点一滴中表现出来。纪伯伦在《沙与沫》中曾说,“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咖啡从种子到开花结果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2-5月开花。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和咖啡的紧密关系,共同编织了这份人生的意义,老年的相爱与陪伴,生活的辛劳与诗意都在这春花冬梦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