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实战:关于金匮肾气丸治好戊戌年夏季干咳病案的一点思考
这是公众号罗大伦频道里发出来的一个病案。
原始病案大家可以去罗博士的公众号看,推送时间是2019年1月27日。
这个病案我拿不到病人的八字,为什么还要做病案分析呢?
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五运六气病案。
认真看我公众号的读者,我相信现在推算能力都应该过关了,下一步当然是大量的推八字病案,加深对五运六气理论体系的认识,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学以致用了。
判断一个病案是不是跟五运六气有关系,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无明显外部诱因;
二、有较为突出的时间特征;
三、发病的藏腑系统符合五运六气的病理逻辑。
五运六气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
受寒感冒了,吃多积食了,吵架生气了,加班累着了,失恋抑郁了,……等等,这些外因引起的身体不适都是很容易就能被排除在五运六气范畴之外的。
下面来看具体病案。这个病案因为从文中看不出病人的性别,我觉得像女性,所以下文一律用“她”指代。
“刚过五一,我家准备装修房子,可能是各种准备工作比较繁琐,我忽然嗓子发干,开始咳嗽,没有痰,像呛着辣椒一样的咳嗽,一咳嗽就是好几分钟,动静还特别大,直到嗓子略微有了一点痰或唾沫,滋润了,咳嗽才停止。咳嗽一次,鼻涕眼泪一大堆,满脸通红,甚至满身是汗。我对着镜子查看舌头,很正常,看不出明显的寒热和阴虚阳虚。”
她自己说:“我家准备装修房子,可能是各种准备工作比较繁琐,……”言下之意:应该是累着了。
过劳伤五藏六腑,一般人累着了可能出现的症状会有很多,有的人会不想吃饭,有的人是血糖低,有的人是便秘,有的人是睡不着,为什么她是燥咳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她发病的时间,她是刚过五一开始发病:
1、去年2018年是戊戌年,火太过之年,火强克金反侮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气候寒湿特征明显。
肺肾弱藏,又是寒湿体质的人受的影响会比较大。
2、2018年5月5号立夏,夏季火旺相,火克金。
3、5月5号立夏以后是丁巳月,木不及,厥阴风木司天,这个月木的力量很强大,木强反侮金。
4、5月5号立夏以后是丁巳月,木的力量很强大,木强乘土,脾弱的人土弱不能生金,金弱更甚。
所以,这个时间开始发病的,肺为弱藏可能性很大。
后面提到她吃了七副柴胡方没有不适,说明她八字里木多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肺为弱藏、八字里木也多的,戊戌年火强克金,春季木旺相时可能就会出现肺部的病症了。我后面会分享相关病案。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她发病的症状:
“嗓子发干,开始咳嗽,没有痰,像呛着辣椒一样的咳嗽,一咳嗽就是好几分钟,动静还特别大,直到嗓子略微有了一点痰或唾沫,滋润了,咳嗽才停止。咳嗽一次,鼻涕眼泪一大堆,满脸通红,甚至满身是汗。”
她后面还提到自己装修房子“受热出汗多”。
无痰干咳,咳嗽剧烈,咳得脸通红,甚至满身是汗。
这是很明显的燥咳,跟我念了错的、补火的八卦象数方,把自己念成风热感冒的症状差不多。
而且,她这些症状我去年也都是有过的。
我是乙卯年出生,八字五行是三个火、三个金、一个木、一个土。寒湿体质。
戊戌年开始前我还心存侥幸,想着我虽然是金不及之年出生的,肺为年运弱藏,好歹我八字里也有三个金吧,应该比较扛得住火来克。
事实是,戊戌年一开年我就觉得鼻干咽燥出气热,皮肤干燥、紧绷、难受,以前三伏天晒一天都没事的,去年四月初稍微晒下太阳就出现鼻腔干痛的肺热上火症状,之后经常干咳,能咳出少量混浊、粘稠的黄痰。
(我这些症状跟病案里这个病人的症状是不是很像啊?她干咳无痰其实是火克金,津液耗伤太过,肺阴亏得太厉害了,咳不出痰了。
如果用润肺养阴、清肺降火的二母宁嗽丸、除痰止嗽丸之类的,应该很快就能把热痰化出来,热痰出来了,火退了,咳嗽就会减轻了。)
我知道是上火了,肺里面才会有黄痰,就多吃润燥养阴的冰糖梨水、冬瓜水、藕粉之类,咳嗽减轻了些,黄痰慢慢颜色变浅变透明了点,呈黄色的果冻状。我就大意了,也没想着要用药,觉得能过就行了。
结果你们都知道了,我从三月份开始左边上边最后面的大牙痛,越痛越厉害,到后来痛到眼发黑心发慌睡不成觉。
为什么牙痛开始得这么早、越来越厉害?
因为我八字里木虽然不多,但火多啊,火也是三个,是我最多的五行。戊戌年年运是火太过,加重了我的八字偏性,所以我是春天就开始倒霉了。
6月19日去找蔡良俊大夫,6月20日下午牙痛厉害的时候蔡大夫告诉我偏历和阳溪可以止龋齿牙痛,确实管用。
后来我又牙痛的时候这两个穴位不太管用了,但是我学了个乖,就在大肠经上找痛点,这条经上痛点超级多。臂臑处一个大疙瘩,曲池穴一敲乌一大片,一个多月被我敲乌了三次,敲过了牙痛就能减轻些。从肩髃到合谷两条胳膊片片乌青,像被殴打过一样。
现在想来,为什么是左边上边最后面的大牙痛?为什么敲大肠经的穴位就能减轻疼痛?
这些症状是不是都在提示金受火克弱极,肺金不降,虚火上炎,肺经与大肠经阻塞?
还有我前面晚上头疼牙疼的时候,含口凉开水或者吃黄瓜就能觉得疼得轻些,吃梨会觉得舒服一点。也有咽喉肿痛,舌体胖大,有齿痕。小便黄短热,量少。
天气不太热,还经常觉得燥热冒汗,吃个饭散个步汗就多得衣服像被水泼过一样。
这些是不是也都提示金受火克弱极、肺热严重?
7月24日,蔡良俊大夫解释我牙痛的病因是虚火,肾虚、阴血不足引起的牙痛,所以治疗上要升阳,行气凉血,滋阴清热,补肾。
蔡良俊大夫说的大方向是没错的,确实是虚火,他开的药我吃了也确实症状慢慢减轻。
可如果真的完全是肾虚引起的,我痛得厉害的时候,仲景的六味地黄丸200粒一瓶的我可是一次吃过一整瓶的,根本没毛线用啊!
如果再定位得准确一点,就是火强克金。用麦门冬、贝母、知母、石膏之类直接针对肺热肺燥的药应该更快。
我最近在吃除痰止嗽丸,每天午饭前吃一次,吃了咽喉爽利舒服,时不时还能咳些果冻状的痰出来,刚开始是淡黄色,现在接近无色透明。
2015年6月,给我看过病的一个中医就说我肺里有热痰,是胶状痰。现在看来她是对的。
所以八字里面火多、肺又是弱藏的(肺为年运弱藏和原始弱藏都算),都可以注意一下,你肺热的症状有没有?
十一月份我右边上边最后面的大牙又痛了一阵,应该是进入秋冬季节,金和水的力量逐渐加强,火克金之力渐渐减弱了的缘故,这一次没成大气候,痛了些天就过去了。
所以我就知道了,凡是不及之年出生的,不管你这个不及的五行有几个,遇到不及之五行受克之年,年运弱藏就得当原始弱藏来看待,全力顾护。
我这都是吃过的亏、掉过的坑总结出来的血淋淋的教训啊。
你说五运六气难、学不会,嘿嘿,不好好学五运六气,病痛会教你做人的。
我就是例子了。牙痛你个半年,啥都学会了
综上,这个五一过后开始干咳的病人,发病的时间、发病的藏腑系统和症状都符合五运六气的病理逻辑。
如果具备五运六气的常识,看完这一段,就基本可以锁定她肺为弱藏,火强克金木反侮,施治的路子肯定是养阴救燥、清肺降火啦。
我们接着看病案:
“以往也有过感冒后的久咳,一般用小青龙汤或生山药水或黄芪泡水就能见效。我开始尝试黄芪泡水,喝了一上午,到下午明显嗓子里憋得慌……
我改用莲子心泡水,同样喝了不到一天,嗓子变得更干了,咳嗽得更厉害了,甚至咳嗽的时候都要尿裤子了,看来“降火”更错误了。
我只能去中医院找大夫,大夫把脉之后,结果是脉紧体内有寒,开的中药是小青龙汤加减;药吃了五天基本上不见效。之后又去中医院,大夫调整了药方,依然是小青龙汤为主,我第一次吃药两个小时之后,嗓子发紧胸闷,咳嗽的次数和强度明显增加,看来药不对症,我放弃了继续吃这副中药。
之后我尝试过蓝芩口服液、止咳糖浆等,都不见效。第三次去中医院,我拍了胸片、验了血,都正常,跟医生详细描述了整个过程,大夫开出来了一个新药方,里面有柴胡、枸杞等理气滋阴的药,我想这次应该差不多了!的确,这副药吃了不难受,一直到七副药全部吃完,咳嗽丝毫没有好转。”
她以前感冒后的久咳,一般用小青龙汤或生山药水或黄芪泡水就能见效。这次咳嗽,中医又给她开两次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的组方: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我理解其功用就是解表散寒、温里通阳、燥湿化痰。以前用小青龙汤好使说明她是寒湿体质,而且有痰饮。
莲子心苦寒,她是寒湿体质,去火的思路是对的,但方向是错的,用莲子心加重了她寒湿体质,当然越喝越糟糕了。
山药是肺脾肾同补,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入气分。
她后面自己吃金匮肾气丸,解决了干咳的问题。
从她用过的药来看,寒湿体质、肺脾肾弱藏是没跑了。肺是年运弱藏还是原始弱藏,或者二者都是,这个我不能确定。
为什么她以前感冒后的久咳,小青龙汤或黄芪泡水能见效,这一次喝了不仅不管用,喝了还嗓子发紧胸闷、咳嗽加剧,或者嗓子里憋得慌呢?
人的体质出生时就已经定性了,可以改善到接近于中性,但不会改变。
她用小青龙汤从大方向上看没有错,但是到了火太过之年,肺弱的人主要矛盾是火强克金,急需润肺养阴、清肺降火,不是温阳化痰。
这个时候再喝小青龙汤温阳燥湿,加剧了肺燥的程度,所以越喝症状越厉害。
黄芪性温,能补肺气不能滋肺阴,不能救肺之燥,所以也是越喝越难受。
我的经验,肺为弱藏又是寒湿体质的人往往是肺寒、肺热的症状兼而有之。
比如说我吧,我肺是年运弱藏,八字里面三个火、三个金、一个木、一个土,寒湿体质。
冬天比别人怕冷,穿得永远比别人厚,寒气还重,喝点热汤清鼻涕就黄河决堤了,可夏天要是香燥之物吃多了、或者水喝少了、或者热到了,早上起来鼻腔里还常常干痛有血块。 我八字里三个金还这样,我认为金少肺弱的人症状会比我更明显。
明明是寒湿体质,但火太过之年或者火旺相的季节还会出现肺热燥咳,跟寒痰蕴肺的咳嗽很难分别。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病人去中医院,医生会连续给她开两次小青龙汤的原因。
金少肺弱的人,气短气虚是跑不掉的,从出生开始就这样习惯了,自己可能觉不出有什么异样,别人是能听出来的。
我刚好碰到一个视频,可以给你们听听肺为弱藏的人喘气的感觉:
尤其是后面几句话,你们有没有听到风箱一样很大力的喘气声?
视频里这个人喘气的感觉跟五运六气实战:五行纠偏之方位里肺为最弱藏的病人很像,这个病人的八字是:
男,阳历1942年2月18日,阴历1942年正月初四下午3点出生于山东郓城,现居新疆巴州,换算成干支为:
壬午年 壬寅月 壬寅日 丁未时 真太阳 14:29:39
五运为:木太过、木太过、木太过、木不及
六气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
木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出生于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上半年少阴君火主事。
四个木,一个土,三个火。肺最弱,脾次弱,肾三弱。
你们以后再听到这样喘气的人可以验证一下TA是不是肺为弱藏。
我们接着来看这个病案:
“一直咳嗽了两个月了,……我开始搜索罗博士的文章,看到“肾气不足、肺气不降”和“引火汤”的内容,正好家里有金匮肾气丸,我又百度了一下这个药,能治疗“老年哮喘”。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吃过晚饭,我没敢按说明吃20粒,就吃了15粒;第二天我早晨一醒来,迷迷糊糊觉得嗓子不像往日那么干,还有点滋润,也没有想咳嗽的意思;扭动了一下脖子,依然不想咳嗽,我高兴地彻底醒了,以往只要早晨一醒来有了意识,嗓子马上干痒想咳嗽。药对症了!
之后我早晚各吃15粒金匮肾气丸,四五天的时间,干咳就彻底好了!”
五一过后开始发病,一直咳嗽了两个月了,那就是7月了。
5月是丁巳月,木的力量很强大,6月是戊午月,火的力量很强大,火克金之力更甚,这个时候用药方向不对更不可能好了。
7月是已未月,土不及,太阴湿土司天,这个月土的力量特别强大,再加上是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相当于老天爷给配的附子理中丸,培土生金。
她这时候吃金匮肾气丸作用有四个:
1、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能纠正她的寒湿体质;
2、金生水,金为水之母,水能润燥,金匮肾气丸补肾水兼济水之上源,间接缓解了金弱受火克的燥咳症状;
3、金匮肾气丸里有一味药是牛膝,引气血下行的。金弱的人肃降之力不足,金匮肾气丸等于是帮助肺金把气机降下来了。
我们知道金生水,金为母,水为子,宝宝往哪儿跑,妈妈肯定要跟着的。
所以这也是一个用药思路。如果是肺最弱,肺肾都是弱藏,又是寒湿体质的人,可以下午用金匮肾气丸,帮助肺把气降下来,让人体的圆运动更圆。
4、7月是已未月,土的力量很强大,土强克水,她这时吃金匮肾气丸补肾水算是歪打正着,平衡了土和水的力量对比,解决了长达两个月的干咳问题。
这又是一个中医治不好,病人自己把自己折腾好了的病案,对于中医人来说,不尴尬是不可能的。
我看了那么多中医,没有一个能完全、彻底地摆平我这臭皮囊,我为啥从来不抱怨?
因为做为一门传承得很不好的学问,在这个中医衰败的时代,一个医生能治好半数以上的病人就算好中医了,像我这样的“刺头”病人治不好太正常了。
还因为中医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了。
中医不分科,什么病都得治。病的种类是非常多、非常复杂的,而且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没有一个病人的治愈经验能够百分之百地照搬和复制,不然为什么治同样的病,中药方也要视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加减呢?
换了我当中医,我也不敢说所有的病我都能治得好。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么能要求别人?
古代对中医的要求也不是包治百病。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
就是说,按古代中医的KPI,十个病人你能治好六个也是可以当医生的,只是不能评为上工罢了。
我觉得这是非常客观和实际的态度。包治百病的是神医,咱们都是凡夫,如果非得包治百病才能当中医,那没人能当医生了。
但是《黄帝内经》也说了:“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我每次看到这句话都会想:咱们的老祖宗真憨哪,干嘛净说大实话?
这一句话就把后世中医人看不好病、找借口推脱的后路全都断完了。
我既不能说这个病是世界性难题、谁都治不好;
也不能说这是遗传性疾病、本来就治不好;
也不能说这个病你就该一辈子吃降糖药、降压药,维持住检测指标就算治好了。
在中医里,只要病人命数未尽、真气未绝,你看不好就是本事不到家,没有任何能够推脱责任的理由。
面对这样一个自绝退路,坦白、耿直到了极点的医学,我觉得只要一个中医尽了力,没治好我的病,那就是我的命,真没什么可抱怨的。
而能不能治好病,能不能很快治好病?全靠中医的诊断。
这个病案不复杂,为什么传统的中医四诊合参解决不了她咳嗽的问题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做中医的人自己不修炼、内证功夫不到家,脉诊又不精,普通中医四诊合参得出来的结论是有限正确。
瞄准的技术不过硬,想一下就打中靶心,那真得有远在星辰之外的好运气。
内证这个就不说了,中医来源于道家,孙思邈就是道士,而现在的中医多数都是普通人,又当中医又学佛或修道的很少。
脉诊这个跟修炼不修炼也很有关系,打坐的、站桩的跟不打坐、不站桩的相比,手指的灵敏程度肯定不是一回事。
个别中医把脉很厉害,连肿瘤长在什么位置、椎间盘突出是第几节、受过外伤经络淤阻不通的具体位置都能把出来,让大众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有把脉厉害的大夫才是好大夫,看病来了不说病情,胳膊一伸,你把脉吧,我看你说得对不对?
这也是一个误区啊,你找中医为的是治病,不是来给大夫考评职称的,重点要看这个大夫开的药能不能治你的病,你管他用什么办法诊断呢?
鱼有鱼路,虾有虾路。我老太爷师兄不会把脉,照样治好了很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我也不会把脉,凭五运六气也能对付个感冒发烧啥的。
因为好多病人迷信把脉,有时候并不是太依赖把脉的中医,或者明明望闻问就已经知道该用什么药的中医,为了打消病人的疑虑,增加病人的信心,不得不配合一下病人的心理,假装把一下脉。
这种被“入戏”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哈。
我经常看病,跟一些中医也成了朋友,他们说,确实有一些费了老牛鼻子劲、怎么治都治不好的病人,最后人家自个弄了一些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的药吃了,好了。
这个病案也是如此。中医没看好的,病人自己乱蒙的药吃好了。
方无穷,而法有定数。凡是有效的,必有其一定之理。
这些我们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吃了还能管用的药,其症其理会不会正是五运六气可以涵盖的范围呢?
我认为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