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红楼梦
查看话题 >贾母:木石姻缘的坚定拥趸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后,众人围在他床边探视,言谈中说起哪种性格的女儿最受疼爱,贾母忽然说:“提起姊妹来,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
刘心武先生“揭秘《红楼梦》”讲座中提到:这话乍看是夸赞,但暗藏机锋。贾家的“四个女孩儿”,不只迎探惜三春,竟把在宫中做娘娘的元春也算进去了。人品、相貌、才华不论,单从身份上讲,拿元春来同宝钗比也是不恰当的。更何况,按书中“草蛇灰线”的时间脉络,宝钗此时选秀失利不久,贾母这话其实是相当刺心和毒辣的,并非真心称赞宝钗。随后,王夫人尴尬地描补:“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也是因为听出话外音的缘故。
纵观红楼前八十回,贾母始终是疼爱黛玉的。在重男轻女的大时代背景下,贾母处处将黛玉摆在与宝玉并列的位置上。即使林黛玉体弱多病、性情锋芒毕露,客观讲不是“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贾母始终未改让宝黛结缘的初衷 (啊,这么说不准确,宝琴来的时候还是犹豫一下下啦)。贾母为何如此坚定?是念着爱女贾敏,是怜惜黛玉孤苦,是眼见宝玉对黛玉情有独钟?刘提出一种假设,我觉得很有意思。
曹雪芹的祖母李氏与父亲曹𫖯并非亲生母子,曹𫖯是过继给李氏的。结合曹家历史,刘提出:李氏是贾母的原型,曹𫖯是贾政的原型。曹𫖯有个亲生哥哥,是贾赦的原型。这个哥哥并未过继给李氏,但兄弟两房来往密切。小说中,为避免人物关系过于复杂,曹雪芹将贾赦、贾政都写成是贾母的亲生儿子,爵位按常理由长子贾赦袭,但在房舍安排上,却保留了现实生活的痕迹——身为次子的贾政住荣府正房,而兄长贾赦却住偏房。按传统礼教,这种安排是解释不通的,但有过继这层关系,就理所当然了。
这也解释了贾母为何如此宠爱黛玉,甚至将她放在与金孙宝玉同等重要的位置,坚定地要成就宝黛的姻缘。黛玉是她亲生女儿的孩子,是她唯一“正源”亲生的骨血。黛玉恃宠而骄,恐怕也有这层原因。
贾母是位睿智的老太太,精明强干胜于凤姐,年老后收了锋芒,但心里、眼里,看事、看人更明白透彻。她看不出黛玉体弱多病,若嫁宝玉,对贾家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吗(贾敏体弱,未留子嗣而亡,是林氏没落的重要原因)?她看不出黛玉娇弱的秉性和目无下尘的性格,不适合做大家族的主母吗?她看不出黛玉“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专会辖制宝玉”(湘云语)吗?她什么都看在眼里,但就是要宝玉娶黛玉。就像《唐顿庄园》里的老夫人——继承爵位和府邸,没办法,只能认了,但你必须娶我孙女。贾母也一样——偌大的家业,给了过继来的儿子,但我真正的骨血仍要留在家族里,做将来的主母。这样一想,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