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科幻电影有哪些突破?
查看话题 >《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科幻电影有哪些突破?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以来,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整整114个年头。而随着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上映,中国电影的最后一块空白也终于将要迎来自己浓重的第一次色彩。这无疑是激动人心的。我相信无论结果如何,《流浪地球》注定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篇章。它的突破,是中国影业的突破,也更是中国软实力的突破,是中国13亿人民的突破。
①投资方的突破 回顾过去这一年,我们有看到深陷阴阳合同的华谊兄弟,也有踏实做事的北京文化。9.0的我不是药神,8.1的无名之辈,更有今天8.4的流浪地球。频出精品的北京文化,票房口碑双丰收,这是属于投资方的突破。
②制作人员的突破 工程师刘慈欣在用自己的笔墨满足了一代人科幻幻想,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拔高了一个高度之后。不局以此,更是想让中国科幻电影再上一个台阶。带资进组0片酬的吴京,导演郭帆,以及背后一众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都为这部丰碑贡献了自己一份力,是自我的突破。
③中国电影特效的突破 《流浪地球》特效是由中国特效公司MOREVFX牵头,与韩国特效公司MACROGRAPH合作完成。在投资预算如此紧张,国内从业人才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依然完成了国际一流的特效。对着木星不断喷吐火蛇的加特林,大如山脉的行星发动机,地木交汇交换物质。这震撼的一幕幕仍然仿佛就在眼前。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特效也能一如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这是特效的突破
小破球突破了自己,作为行业里吃螃蟹的第一部中国科幻片。败了,可以成为行业内的借鉴,成了,便是中国电影科幻以后发展的奠基人。以后,中国电影市场环境不行,特效技术不够不再是拍不出优质科幻电影的借口,中国的各类优质科幻电影,将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将来,希望我们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帝国中成长,而不再是只有《星球大战》的天马行空,迪斯尼的童话王国。我们中国的软文化,也能向外输出走出去。
无论《流浪地球》将中国电影导向何处,
这一次,我们选择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