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信·第2封】
【给你的信·第2封】
见字如面:
近来安?曾听你多次言说,自大学始,每每进入假期,医院便是你必报到之处,如魔咒般,或因着你母亲,或父亲,或祖母,或外公,或姊妹……人生似乎向来如此,当双亲两鬓斑白,做子女的,从此便要肩负起亲人生命健康的责任,为之忧虑,为之奔波。你常说,你能坦然面对自身的生老病死,却难以承受亲人的不幸与厄运。正如史铁生所说,子女的苦痛在母亲身上是要加倍的。而于子女而言,又何尝不是呢?亲人的苦痛在子女身上又何止加倍?
诚然,做子女的,无不为双亲忧。然,人终究只是凡夫俗子,非圣,非仙,非神……“私心”二字是难以抹去的。你曾理所当然地以为,当你向往自由时,双亲的唠叨便是阻止你飞翔的负重;当你向往独处时,双亲的关怀备至便是打扰你静修的妨碍;当你向往不走寻常路、不与世俗苟同之时,双亲的责备与抱怨便如一味火,使你煎熬,使你难耐。这也许便是你的一己私欲,然,这些对自我人生的独立追求,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吗?这难道真的是一种私心?譬如,就单身或婚姻这一选择而言,难道单身便是有违人伦?难道单身便是离经叛道?所谓的人伦、经、道,不就是儒家的一套言说吗?难道儒家的言说便是不可叛逆的真理?答案显而易见,只是炎黄子孙已受此番言说的影响太过深远,深远到几乎已经侵入每一个人的骨髓中,融进血液。
想来,我俩的想法不谋而合,单身与否,婚姻与否,究竟如何选择,决不能因着人伦之传统,决不能因着传宗接代之压迫,必然要因着“爱”。假若单身于你而言是一种最为自在的处世状态,又为何要勉强自己的生命中出现另一个人;假若婚姻是你所向往的生活状态,又何不择一人而居。或单身,或婚姻,终究是要因着爱,心中存爱,以爱而生。
常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此八苦,终究是绕不过一个“爱”字,一个“情”字罢了。不管人生如何选择,不管如何断舍离,唯独不能舍弃爱与情。因着爱,因着情,爱人间烟火,爱天地万物,爱文字历史,我们才得以成为人,活生生的人,有情之人!
私以为,这首词,能略解你心头愁绪。须知,人间小爱令人心生欢喜与哀怨,而天地大爱让人透彻了然: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即问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