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兰州
味道
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深入脑海。姥姥的臊子面,大姨的醩肉。夏天的浆水面,辣子炒肉,冬天的涮羊肉。夏天的籽瓜🍈,冬天的冻梨🍐,能把脑子冻住。
夏天我常吃凉卤面,再加十串烤羊肉串,味道非常好。浇头里有胡萝卜、土豆、芹菜,汁有些酸,中和羊肉的肥腻。面拌上油泼辣子,把铁签子上的羊肉都卸在面上,一口面一口肉,配上清淡的面汤,是吃面食的舒服。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全面。
朋友和亲戚
印象里的兰州是一个小城市,从小到大,来来往往的人,说起来也都隔的不远,很多朋友说起来都是共同朋友。小学、中学、高中都有交集、都干过类似的事。在黄河边打水漂放风筝,在兰园学武术,在兰大学素描,在鸭嘴滩(室外游泳馆)游泳,在铁一中打篮球打乒乓球。在广武门滑旱冰。以前的同学,在兰州的联系的不多了,外地的大部分在北京上海,还有在其他国家的。但是对牛肉面和家乡的感情都差不多,都很浓,都是下飞机吃牛肉面的那种。
小众和宜居城市
不知不觉,与中国工业化及改革开放高速发展中的造就的千城一面不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甘肃很慢,兰州很慢,逐步形成了兰州独特的个性和标签。
知名度不断提高。比如说起文化,兰州有金城的历史,东汉的光环,匈奴的遗迹,霍去病的城市代言,近代有黄河铁桥。有十大博物馆之一的甘肃博物馆,十大剧院的兰州大剧院。在兰州看丝绸之路展,有一种非常地道的体验,就像在香港划龙舟,在韩国看街舞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说起饮食,兰州是中原的边疆,边疆的中原,回民的羊肉做得好(羊羔肉、手抓、羊杂),牛肉做的好(牛肉面、牛杂),但又不同于西安(汉民多),不同于乌鲁木齐(少数民族多),既保留了肉类做法上的原始和粗旷,又改良更适合汉族的口味,达到了一个比较完美的比例和融合,所以牛肉面才能如此出众吧。兰州独特的气候,还产生了优质的水果,白兰瓜,水蜜桃,西瓜完全不逊于日本的完熟品种,尤其是水蜜桃🍑。
说起城市建设,兰州独具魅力。兰州东西走向,黄河穿城而过,南有皋兰山(皋兰二字出自匈奴语,见于楚辞),北有白塔山。沿黄河打造了滨河公园、湿地、水车文化,举办兰州马拉松。
自豪感
兰州缓慢的发展和宽松的生活环境还造成了摇滚乐、民谣和酒吧文化的繁荣,宋冬野的董小姐一时传唱大江南北,兰州人听起来,那是典型的兰州姑娘,固执、朋克、很酷。
以上的种种,使兰州独具魅力,每一个土生土长兰州人(尤其是外地的)都忘不了,时时想着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