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养?读了这篇就知道

欢迎关注公众号:知爱陪伴,ID:zhiai-ppj
原创:频频姐
课程联系微信:lzr133680/15696191909
什么是教养?读了这篇就知道
文 | 频频姐
我们经常都在说教养这个词,有时候也会说,谁谁谁这么没有教养。
可是教养这个词这么抽象,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行为决定了我们是有教养的人?
今天和阳阳在一个自助餐厅吃饭,邻桌的两个家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我们做家庭教育来说有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我默默记录下了这两家人的差异表现。

我们三桌客人的桌位正好是成三角形,互相都能从各种角度观察到对方。
他们两家人,一个家庭是三口之家,父母加上一个男孩;另一个家庭是父母加上一个女儿,还有一个看上去应该是奶奶的老人。
两家孩子年龄看上去都在十二三岁的样子。
由于正是吃饭时间,所以都是差不多的时间到餐厅,只见男孩一桌三口有序地坐下,和气礼貌地回应服务员的服务,并不时说“谢谢”!
女孩的一家走到餐桌前都重重地往椅子上一坐,父亲开始点烟,母亲嘴里还在埋怨刚刚路上好像被谁别了一方向盘而愤愤难平。
女孩和奶奶分别座在自己的椅子上,默然地看着服务员为他们服务,对服务员的取餐提示也没有任何反应和回馈。
孩子们都起身准备去取餐的时候,男孩妈妈叮嘱男孩说:
“拿自己喜欢的,不要拿太多吃不了浪费,少拿点不够再去拿;你先拿自己的,等下我去拿我和爸爸吃的。”
男孩答应一声,“知道了”。转身不紧不慢地往取餐区走去。
这边女孩刚要起身妈妈就说:
“让奶奶和你一起去多拿点,想吃什么拿什么,多拿肉和海鲜反正是自助餐,要多吃点才能把本吃回来。”
妈妈还没说完,女孩已经自顾自跑了出去。奶奶跟在后面直叫,“慢点”!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女孩一家那一桌,桌子上放满盘子,每个盘子里都有还未吃完的食物。他们一边吃,一边大声评价,好吃的就大口吃,不好吃的咬一口就放回盘子里,又去拿还没有品尝过的食物,桌子上放了五个杯子装着五种饮料。
中间服务员走过来提醒他们,食物如果剩太多是需要补单的。女孩妈妈白了一眼服务员大声说:
“不是剩的,是你们做的不好吃。”
服务员说:“您可以少拿一点先尝一下,合您口味您再拿也可以。”
女孩妈妈反问道:“那我四个人就拿一块,一人咬一口或者一人舔一下嘛?谁叫你们自己厨艺不过关,做出这么多不好吃的东西?”
小女孩也附和道:“就是,一点不好吃,还那么贵!”
服务员无奈地转身离开了
男孩的一家, 都安静吃各自的食物,他们小声地交谈,也时常交换彼此的食物。当觉得好吃的时候,马上给其他人分享品尝,然后一家人都表示出赞同和认可,每个人面前也都只有一个饮料杯。
男孩爸爸大概吃到差不多的时候,站起来对妻子说:
“你们再吃点,我去外面抽一支烟。”
男孩妈妈温和地回答:“嗯!去吧,把外衣带上外面凉。”
这家人其乐融融和彼此尊重的氛围,让坐在旁边的人既不会觉得被打扰,也感觉很舒服。
用餐结束时,女孩一家的餐桌上,还是摆满了餐盘和吃剩的或咬了一口的食物,桌子上餐具横竖放着,餐盘有的重叠着,用过的纸巾占满餐盘的缝隙,用一片狼藉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男孩的一家,在起身离开之前,男孩和妈妈将餐盘叠起来,将筷子刀叉都收到一起,用过的纸巾放进餐盘里,空余桌面收拾干净才起身离开。

看到两家人迥然不同的表现差距,我脑海里浮现出教养两个字。与穿什么无关,与长相无关。
女孩一家都穿着很具有代表性的大logo的衣服,男孩的一家就是看上去干净而精致的衣着。
女孩一家全程只顾自己,男孩一家全程不去惊扰到旁边人。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离开留下的是残局和一地鸡毛给别人。
有人离开了,却给人留下一路芬芳。
- END -
错过上一篇热文,可点击☟☟☟
欢迎转载文章噢~
频频姐的心灵时空:愿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因为我们的努力,因为性健康教育而变得更好更健康幸福。
▼转载请带上以下信息,视为授权转载
知爱社工组织,致力于社会公益服务,以心理咨询、婚姻家庭、亲子教育为主要服务范围,开设有知爱幸福家庭学堂,为帮助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公众平台:生命之源心理工作室,ID:zhiai-ppj
知性父母 爱育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