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西藏之旅——西藏伴手礼篇
2012年考完5月高考,在入学前,和朋友摩托车走318国道骑行去西藏,30个日日夜夜里,感受着高原雪山的壮丽。18年乘坐青藏铁路第二次入藏,在那里,荒野上就能看到大群的牦牛,转经筒下是千年传承,布达拉宫的壮丽雄伟,亲自体会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我也带回来了许多西藏伴手礼,写出来同赏。
牦牛肉干
6月份时川藏路上骑行客正多,许多当地藏民也做起游客生意,国道边会看到各种小餐馆。通常餐馆里会熬一大锅牛肉汤,大块的牦牛肉浮在深褐色的汤中。喝一碗牛肉汤,配几块牛肉干很舒服。牦牛的生长周期比普通黄牛长达数倍,而且你只把后腿肉做成肉干。风干的牦牛肉含水率仅18%-20%左右,口感硬的像石头,要顺着肉的纹理撕,吃起来嚼劲十足。刚入口就像看到雪山上生存的牦牛,简单的手法充分保留了牦牛肉的原味。同时,牦牛肉味道和城市内的养殖牛味道完全不同。同时制成牛肉干耐保存,我通常会找老板打包几块,待在路上慢慢吃。写道此处,嘴又馋了,恨不得买几块再磨磨牙口。
青稞贡饼
西藏人的主食来源有两种,牦牛肉和青稞。我在西藏会买个青稞饼或糍粑,裹着牛肉干嚼,极香。西藏食品做法都不复杂,靠的就是原材料无污染的天然口感。青稞饼虽淡,青稞的风味却在嘴里久不消散,能尝到在高原生长的坚韧。
我在西藏还吃过一种青稞贡饼,做法和普通藏民吃的不同。第一次乘摩托车去大昭寺,天色已晚,却肚内空空。也许是喇嘛看我虔诚又舟车劳顿,从碟子里拿出一个青稞饼给我吃。饼皮厚度刚好,风味依然质朴简单,口感却更精细。第二次去,遗憾没有吃到。
后来知道那是供佛的,据当地藏民说吃了是很吉祥的,能获得佛祖庇佑。回上海后,也邮购过西藏的青稞饼,都是普通的做法。真是遗憾,早知就带些回来了。
在骑行路上能看到礼佛的藏人,衣着褴褛,却面目祥和。其中最虔诚的僧侣甚至会走一步磕一个头,一路到达天路的终点,也许这一块青稞贡饼就是对他们虔诚的回报。
酥酪糕
我在拉萨的当地人家里吃到的,他们是原本是当地的牧民,看到西藏游客日益增多,做起了民宿生意。老板操着一口别扭的普通话,告诉我们他的妻子相当擅长做饭。当晚主食吃的是它西粥和牦牛肉。在最后老板娘端着银质小盘上来,里面整齐的码了6个白色的圆形糕点,这就是藏族酥酪糕。口感入口即化,大小适中。老板娘舍得放料,黄油,白糖,葡萄干放了不少,同时可以尝到里面浓郁的牦牛奶味,吃的大家都赞不绝口。
以上这些都是我的旅途感悟,觉得带回来做伴手礼是个不错的选择,非常具有藏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