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
大唐贞观年间,有个叫王玄策的人,正史记载,曾经三次出使天竺。第二次出使天竺时,为贞观二十一年。此时的天竺,分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均与大唐朝贡交好。待各天竺国准备好使者和贡品,打算陪同王玄策一同回朝复命时,恰逢中天竺国王尸罗伊多翘辫子,大臣阿罗那顺篡位造反,将王玄策一行30余人捉拿拘押,趁机掠夺各国贡品。王玄策逃离天竺,在吐蕃境内传檄招兵,在松赞干布的支持下,征得吐蕃士兵1200人,泥婆罗(尼泊尔)骑兵7000人,杀回中天竺,作战三天,斩首3000人,溺死10000人,俘获阿罗顺那及妃、子,另加男女12000人,缴牛羊牲畜20000头,浩浩荡荡献回长安。
此即“一人灭一国”之传奇。
后人不知其者甚多,原因有二:
一、朝廷不重视,宣传不到位。唐太宗一生戎马,征伐无数,属下战功赫赫者无计,加之,从未将印度阿三放在眼中,此战在他心目中乃小胜微功。故,国君不上心,臣下皆怠慢,宣传部也就不以为然鸟。
二、赶上玄奘西行取经归来之举国轰动效应,万众皆粉,世人皆迷。谁还会把一介官微阶低的王玄策放在眼里。
可本人,对此壮举心驰神往,对此人崇拜得五体投地,视之为偶像。
幸晓此人,心潮澎湃,码字宣传,为时未晚。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