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跑笔记][存在主义]夜跑时的大脑构图.战时的存在主义.
1.波伏娃:同时阅读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反黑格尔) 由此汲取养料 不断修改她的第一部小说《女宾》并形成了一种“她的存在主义”与“其他存在主义”
2.萨特:同时阅读胡塞尔&海德格尔(反胡塞尔) 认为同时阅读两人的著作对一个人来说是种精神上的负担
(由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作启发)开始创作自己的存在主义著作《存在与虚无》并且同时创作系列长篇小说(三部曲)《自由之路》
3.萨特《存在与虚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其共同点是:严格意义来说 两部巨著都未完成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并未注解时间如何是唯一一种存在 正如萨特《存在与虚无》里 悬而未决的道德问题
4.加缪(非存在主义 非现象学) 同时受克尔凯郭尔(同时影响波伏娃)与海德格尔(同时影响萨特)影响 写出“荒谬三部曲”:小说《局外人》.论著《西西弗神话》.剧本《卡利古拉》
5.加缪&海德格尔 《西西弗神话》中 问的是海德格尔式的存在问题 如若一切行为都是荒诞并且无(终极)意义 那么人为什么还要活着 加缪的答案与海德格尔相似:答案始终是一种“决定” 而非一种“说辞”
6.萨特&加缪在作品中哲学上的分歧 加缪十分肯定地认为 人生荒诞且无意义 但是对于中产阶级出身 反对中产阶级的萨特与波伏娃而言 即便站在宏观宇宙的观点来看 也不能认同人生是荒诞无意义的 对萨特来说 行动就是存在 人必须在不断地行动当中不断地再创造自己
7.加缪&尼采 加缪 身份意识的模糊 局外人 异乡人 在当时所有哲学家都转向神性时 加缪是坚持作为那场活动当中唯一一位纯粹的人道主义者 他拒被归类 拒绝被纳入存在主义 或任何一种哲学体系之列 加缪拒绝天堂 也拒绝地狱 坚持地驻守人间 扮演一种人性的西西弗的角色
在其后的论著《反抗者》里 他说并没有神 并解说尼采的“上帝已死”
加缪说 是创造了上帝的人类 杀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