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日与夜
两年前第一次登岛鼓浪屿,可惜走马观花,几乎没有留下印象。今天看着天气尚好,临时起意决定下午去鼓浪屿走走。
用厦门市社保卡从厦鼓市民专用通道坐轮渡登岛,往返船费8元。每班船大约间隔10分钟,周末可能登岛人数较多,售票处需要排队,不过也就几分钟比较快。(另:如果持有厦门市二代身份证是不需要去窗口买票的,出示身份证直接用e通卡刷卡即可。)


我坐的轮渡停靠在鼓浪屿的钢琴码头。事先没有做攻略,又考虑到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所以没有买鼓浪屿的景点联票,几乎是随心所欲地走,路边会有核心景点的方向指示牌,跟着指示牌走景点也比较好找。我的第一站是日光岩,是鼓浪屿海拔最高的地方,虽然高度不足100米,但登顶处有些地方坡度较陡需要小心。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到了日光岩还是建议登到顶峰。登顶过程中走走停停,一路风景很美。随着高度上升,逐渐可以看到鼓浪屿红顶的房子和水天一色的海景,蓝天碧海,心旷神怡。

·

日光岩顶峰观景台面积有限,因此能容纳的人数大概只有20~30人,周末游客多,只能等观景台上部分游客下来才能上去,最高处的平台上下只有一个通道,其余会有上下单行道以分流保证安全。登顶以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风景值得爬坡上来。日光岩除了登顶以外,还有一个寺庙可以祝祷。


跟随指示牌的指引到了菽庄花园,沿路欧式建筑居多,且多数保持着古朴的原貌,几乎每幢楼都会有红花绿叶点缀,走在这样的小路上似乎心态也会变得平和一些,慢时光慢生活。


菽庄花园的特色之一就是藏海于园,拥海而居,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花园大门其实是面海的,只是一堵墙遮挡了视线,绕过墙转个弯就是大海。走了四十四桥,桥建在海上,因花园主人在四十四岁时建造而得此名。桥上海景开阔,涛声阵阵,空气里也和着一点海水的咸味,算是体验了一把“海的味道我知道”。


钢琴博物馆就在菽庄花园里面,不需要额外再购票,博物馆内有数百架世界各地的钢琴,别具风格。鼓浪屿又称“琴岛”,国内诸多钢琴名家都与鼓浪屿有渊源,或许也是鼓浪屿独特的音乐文化吧。钢琴博物馆出口不远处就是补山园“十二洞天”,这是人工构筑的假山,山体如迷宫一般,有许多通道和出口,第一次见到这样有趣的设计,非常新奇。走下补山园以后就是花园内的一片池塘,池塘里锦鲤成群,上有小桥曲径凉亭,颇有江南园林的意蕴。




出了菽庄花园,没有规划没有导航依然一通乱走。个人非常喜欢鼓浪屿上的小路,绿荫附于楼房,花朵越过围墙,平添一份闲适自在的意境。


皓月园,相比日光岩和菽庄花园,游客较少,入园主要就是为了看郑成功雕像。这座雕像目视方向应该是台湾,因此在鼓浪屿上无法看到雕像正脸,在雕像脚下瞻仰一下这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愿两岸早日统一。


出了皓月园已经将近下午5点,前往三丘田码头坐船回厦门本岛。下午5点半左右的三丘田码头人流密集,所以又往美国领事馆旧址方向走了走,发现一条不知名字的滨海步道,一路上有很多文艺范的旅社,以及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可惜经过的时候已经闭馆。拍了很多鼓浪屿眺望对岸厦门岛的照片,突然意识到厦门也有很多高楼,有从外滩眺望对岸陆家嘴的气势。只是此时天色已晚,太阳落山,光线不如白天,海水也没有白天的蓝色了。


一到晚上海边的风就大了起来,不耐寒没能坚持到对岸亮灯看夜景,去三丘田坐船到中山路附近的轮渡码头,轮船到码头以后快速抓拍了夜幕将临时的鼓浪屿,岛上已亮起灯,期待下次有机会能够在鼓浪屿住一晚,在岛上看日升日落。

自带干粮和水,所以鼓浪屿美食方面没有心得可言。其实鼓浪屿上几乎所有网红店都可以在对岸的中山路一带找到连锁店,我觉得价格小贵就没有多作尝试。
(结束。流水账式记录,看完的都是真爱鼓浪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