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被情绪蒙蔽了眼睛~~
虽然圣诞节已过去大半个月,可是,最近总想起在圣诞节期间推出的动画电影《The Grinch》(中文名《鬼灵精》)。

影片改编自Dr. Suess的“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讲述一个发生在Whoville这个村子里面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Grinch,愤世嫉俗又刻薄,平时与一只狗一起,孤零零地住在村子的北边,与村子里面的人格格不入,而且很讨厌圣诞节,要不是家里储备的食物吃完,他是不会在大家都在为过圣诞节而布置房屋和街道的时间去到镇上采购的。在采购的过程中,Grinch被村子上的圣诞气氛受刺激到了,刚开始是不断地躲避,躲避唱圣诞歌的合唱团,拒绝与村子的人谈论圣诞节,可是,看到村民空运巨大的圣诞树经过他的房子时,Grinch越想越气,最后决定要让大家过一个悲伤的圣诞节。当Grinch将村民家里的圣诞装饰全部偷走并准备毁灭时,他听到村民们走出房屋,围在一起唱圣诞歌,脸上还挂着幸福的微笑,此时的他,突然发现,原来他讨厌的不是圣诞节,而是自小就孤独的感觉,圣诞节,每个家庭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越发显得他孤零零,好像被全世界遗弃一般。所以,他才非常讨厌圣诞节。于是,他把所有的东西归还给村民们,并在村民们的邀请下,参与他们的家庭聚会,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幸福感。

故事情节很简单,却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不少人也在故事中找到戳中自己泪点的瞬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Grinch对自己愤怒情绪认识的转变。小时候的Grinch,在圣诞节到来时,想和家人一起团聚,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走在大街上,发现其他小孩都有父母陪在身边,和家人一起唱圣诞歌,吃圣诞大餐,这种极端化的对比,加深了他的孤独感,可当时的他,觉得是因为圣诞节让他有这种非常伤心的感觉,所以,他把愤怒的对象指向了圣诞节,并从此以后非常讨厌圣诞节,当他找到一个让他宣泄情绪的对象,他就不会再去思考背后的真相,因为寻找背后的真相会让他再次触碰到自己的伤口,出于自我保护的潜能让他选择了逃避。大家可都有过这种逃避的心态与行为?比如说有些人,老说要减肥,可在美味可口,香气诱人的美食面前,举起白旗,并自我安慰说从明天开始减肥。当然,我并不是指责那些爱吃美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也许,对于那些爱吃美食的人来说,享受美食比减肥更重要。可是,这个例子,也说明了,逃避其实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逃避的事情,不一定是什么大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些小的事情,只是,大家在出现逃避心理时,会去想为什么吗?因为,当你去寻找情绪背后的原因,有可能像Grinch那样,发现自己的情绪所指向的对象被转移了。
《墨菲定律: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定律》(作者李原)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人的情绪是会转移的,故事大概内容如下:
王经理早上上班前遇到很不顺心的事情,心情非常烦躁,回到公司,刚好公司的一名主管找王经理商量项目,王经理责骂他,在公司工作了7年,居然还会丢失掉一个项目,项目主管的位置随时可以换人的。主管听了之后非常愤怒,但并没有与王经理对质,而是忍气吞声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刚好他的秘书拿文件到他的办公室,于是主管责骂秘书为什么还没有把他交代的文件打完,在公司工作了3年,工作效率还这么低下,是不想在公司工作了吗?秘书默默回到自己座位上,觉得自己为公司勤勤恳恳地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因为这次没有办法同时把上司安排的工作完成,就被上司大骂,还受到工作不保的恐吓,越想越愤怒,同时也感到委屈,回到家,不自觉地将这些情绪发泄在儿子身上。儿子觉得妈妈不可理喻,回到房间,看到正要凑上来的狗狗,就一脚踹过去,被踢了一脚的狗狗跑到街上咬了路人一口,而那个路人,正是王经理。
转移情绪,尤其是负面的情绪,就像洪水泛滥,波及无辜,也让自己心情烦躁。那么,如何避免转移情绪呢?我相信,聪明如你,早就知道什么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了吧,“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平和地过自己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