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陈克明
能人陈克明
清朝中期,嘉定南翔的三陈宅,出了一个子不高,身材魁梧的本领人,名字就叫陈克明。他为人客气,极为热情。弟弟陈建明也是一身本领,但不如哥哥。
那时候的南翔,经济发达,尤以棉花、棉布的生产是一大特色,故而称“银南翔”。陈家也是其中之一,在张泾南岸的田里种了三亩棉花。但由于南翔地处平原,时常有强盗来犯,陈克明便闲时练拳,忙时帮父母种棉花。
练了拳脚功夫,便少不了有了些江湖习气,他经常和师兄弟出去喝酒,比武。练了拳脚功夫田里的活放下了谁来做?这可急坏了陈家二老。一天,二老趁陈克明不注意,悄悄抬了一包棉花在阁楼上,准备等他走过阁楼时扔下去,砸伤陈克明让他不能再习武,哪成想,棉花到他肩上他背起来就跑,去集市卖了喝酒。这一下陈克明本领之高在三陈宅,乃至整个南翔东部,宝山西部都传开了,更有传言他走过田地那里便是一道壕沟,赶牛过小桥,能将牛犊夹在胳肢窝里走过。
消息传到了罗店,有个拳师听闻陈克明有武功,便偷偷的来到陈家的田里捉花挑衅他,哪成想陈克明不慌不忙,一把就将拳师拎起,朝田野里一扔,拳师赶紧作揖求饶,但仍然不服,约定三年后再来,哪成想此后再也没有来过,三陈宅也再没有强盗敢来做坏事。
过去的南翔,每逢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出灯,观灯的人非常的兴,有贼人想在八字桥口,南翔最热闹的地方弄松前来观灯的人们,南翔灯会便差人来三陈宅请他去镇一镇场,灯会正热闹,龙灯刚刚起行,贼人就来了,陈克明就站在八字桥堍,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贼人,他辫子一甩,贼人便摔倒在了太平桥堍,嗷嗷直叫,他又一把把贼人扔到三河漾的石驳岸上,只见河水里直泛起血沫,溅的石驳岸上到处都是,观灯的人们纷纷拍手叫好。保证了南翔灯会的安全。
还有一次,本地的人到浦东去比武,浦东人听说是三陈的人来,都前来观看,船到浦东,几个武将还在酒肆糊涂,都睡在中仓里,陈克明呢,非常勤俭,主动负责烧饭,烧饭用的毛竹杠有碗口粗,他直接用手就能匹碎,人家都说烧饭师傅都那么厉害,便主动认输了,其实那些喝醉酒的人都不如他厉害。
旧时宝山广福、陈家行的人去罗店买卖东西,时常被罗店的地头蛇欺负,广福、陈家行人也来三陈宅,邀请陈师傅,陈克明到了罗店镇上,好言相劝,地头蛇却不肯,还动起手来,陈克明,一只手便将罗店人的手腕拍掉。过了几天,陈克明又回到罗店,见那个地头蛇垂头丧气,他便又好言相劝,还用他独有的秘方治好了地头蛇的手,地头蛇连连道歉,自此罗店人再也不欺负我们南头人了。
陈克明虽然出身农家,有一身好本领,但他从不做恶,为善乡里,所谓人称道。非常可惜的是,他怕子孙学会本领去做坏事,没有把本领教给自己的后代,也就失传了。他们弟兄二人的坟在就在原来宅南大池头的东面,文化大革命中被平整削去了坟山,在后来拆迁中挖掘出了武将的石人,或许是当年墓里的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