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胡金铨导演
胡导演出生于1932年4月29日(壬申年三月二十四日),今年的5月7日是胡导演78岁的阴历冥寿。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纪念胡导演,却不知道从何下笔。胡导演是个很乐观的人,即使是在不如意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想先摘录胡导演的一点趣谈,好像他的音容笑貌还在。
“李翰祥和台制合作拍了部叫做《西施》(一九六五年)的超级大作。这部片花了很多钱,收不回成本。其后,他想请我当他公司的总经理,我对他说,其他公司的总经理我随时都乐意当,但你那儿却不要搞我(笑)。他很不高兴,问我问什么。我答,你光会花钱,就算我当上总经理又有什么用,你喜欢用多少钱就会用去多少(笑)。其后,环境又好起来时,他和严俊一起成立了新国联公司。而且又跑来叫我当总经理(笑)。首先是严俊来,严俊是我的师傅。他说:“只有你才可以用总经理的身分制御李翰祥那恐怖的浪费癖。”但我答:“就算是我也制御不了啊。”第二天,今次是李翰祥自己来了,说:“你当总经理最合适。”(笑)。我问:“为什么?”他说:“严俊他很吝啬,不肯拿钱出来,只有你才能从他的钱包中把钱掏出来。”我说就算我也掏不出来的,拒绝了他。之后,他们二个都不理睬我了。即是绝交了。我就对他们说:“你们自己在一个月后就会吵起来的。”他们听后很不高兴。不过,还不到一个月,二人就开始吵架了,然后公司就解散了。”(载胡金铨述,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著,厉河、马宋芝译:《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香港:正文社,1997,第四章1966-67,李翰祥与严俊,第81页。)
对照李翰祥的《三十年细说从头》,李却说看胡金铨拍戏看到毛骨悚然。胡敢于带着30多人的制作队伍在国外一耗就是大半年,等天气一等就是十天半个月的,还说:“拍得是深山野谷里的红叶啊,没有大太阳颜色也不漂亮啊!说也白说,好多人不明白。真!皇上不急急死太监,花的是我的钱,他们急什么,真是狗拿耗子!”但李翰祥也说:“不管怎么说,咱们讲金铨是现阶段全中国最好的导演之一,那是绝无疑义的(起码我个人认为)。中英文都很有水准不说,至今仍好学不倦,日夜钻研(当然也也有拿耗子的时候),最难得的就是贯彻始终,我行我素,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他有他的一定之规。说他一意孤行可以,说他刚愎自用也可以。总之,很多人知道作为一“好”导演必备的条件,就是:第一 ——“固执”,第二“固执”,第三——还是“固执”。”
正因为胡金铨的固执,才有胡氏电影中水墨画卷般飘逸却又自然的光影,那绝不是高清晰镜头或电脑模拟可以替代、匹敌的。还有他电影中满眼满心的传统文化印记与灵魂,让我在看他的电影时常常想哭,不仅是为他电影中的美所打动,更是因为明白不会再有那样的美。他所属于的那个传统时代早已不在,所以这样一个有信念、有才华的人长期郁郁不得志。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张照片,在94年7月14日周四的明报上,报道他从美国返港接受演艺学院院士荣誉,年前离婚。照片中的他有些神情倦倦的样子,却又清癯持重,钟玲怎么舍得这样的男人。
张大春在悼念胡导演的文章中说大匠一去且痛快。我却只有这篇不成文章的文章,近日连看新出的三小时版《山中传奇》的心境和时间都没有。时代是仓促的,但明白有些东西可以是永恒的。
“李翰祥和台制合作拍了部叫做《西施》(一九六五年)的超级大作。这部片花了很多钱,收不回成本。其后,他想请我当他公司的总经理,我对他说,其他公司的总经理我随时都乐意当,但你那儿却不要搞我(笑)。他很不高兴,问我问什么。我答,你光会花钱,就算我当上总经理又有什么用,你喜欢用多少钱就会用去多少(笑)。其后,环境又好起来时,他和严俊一起成立了新国联公司。而且又跑来叫我当总经理(笑)。首先是严俊来,严俊是我的师傅。他说:“只有你才可以用总经理的身分制御李翰祥那恐怖的浪费癖。”但我答:“就算是我也制御不了啊。”第二天,今次是李翰祥自己来了,说:“你当总经理最合适。”(笑)。我问:“为什么?”他说:“严俊他很吝啬,不肯拿钱出来,只有你才能从他的钱包中把钱掏出来。”我说就算我也掏不出来的,拒绝了他。之后,他们二个都不理睬我了。即是绝交了。我就对他们说:“你们自己在一个月后就会吵起来的。”他们听后很不高兴。不过,还不到一个月,二人就开始吵架了,然后公司就解散了。”(载胡金铨述,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著,厉河、马宋芝译:《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香港:正文社,1997,第四章1966-67,李翰祥与严俊,第81页。)
对照李翰祥的《三十年细说从头》,李却说看胡金铨拍戏看到毛骨悚然。胡敢于带着30多人的制作队伍在国外一耗就是大半年,等天气一等就是十天半个月的,还说:“拍得是深山野谷里的红叶啊,没有大太阳颜色也不漂亮啊!说也白说,好多人不明白。真!皇上不急急死太监,花的是我的钱,他们急什么,真是狗拿耗子!”但李翰祥也说:“不管怎么说,咱们讲金铨是现阶段全中国最好的导演之一,那是绝无疑义的(起码我个人认为)。中英文都很有水准不说,至今仍好学不倦,日夜钻研(当然也也有拿耗子的时候),最难得的就是贯彻始终,我行我素,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他有他的一定之规。说他一意孤行可以,说他刚愎自用也可以。总之,很多人知道作为一“好”导演必备的条件,就是:第一 ——“固执”,第二“固执”,第三——还是“固执”。”
正因为胡金铨的固执,才有胡氏电影中水墨画卷般飘逸却又自然的光影,那绝不是高清晰镜头或电脑模拟可以替代、匹敌的。还有他电影中满眼满心的传统文化印记与灵魂,让我在看他的电影时常常想哭,不仅是为他电影中的美所打动,更是因为明白不会再有那样的美。他所属于的那个传统时代早已不在,所以这样一个有信念、有才华的人长期郁郁不得志。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张照片,在94年7月14日周四的明报上,报道他从美国返港接受演艺学院院士荣誉,年前离婚。照片中的他有些神情倦倦的样子,却又清癯持重,钟玲怎么舍得这样的男人。
张大春在悼念胡导演的文章中说大匠一去且痛快。我却只有这篇不成文章的文章,近日连看新出的三小时版《山中传奇》的心境和时间都没有。时代是仓促的,但明白有些东西可以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