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老师问答(第31期):我儿子文化课不太好,想转学钢琴,还来得及吗?
提问:
喵老师你好。我儿子现在高二,文化课不太好,好大学是肯定考不上。他小时候学过钢琴,考过8级,还算是有点基础,不过上初中之后学校课多作业多,就停掉了。我想问问,如果他现在开始找老师重新学琴,明年高考作为艺术生考音乐学院,走弹钢琴这条路,还来得及吗?
喵老师解答:
先说结论:
高二才开始临时准备考音乐学院,还考演奏专业,完全来不及。别说音乐学院来不及,就是稍微好一点的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演奏专业,也是来不及的。
不知道您对音乐类高考生是不是又什么误解,音乐类的考生几乎没有听说过谁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考得上的。音乐类考生,尤其是乐器演奏类的考生,全都是从小就疯狂练琴的孩子,就这样狂练了十几年,都未必能考进自己心仪的音乐学院。
您这种孩子都高二了、眼看着只剩一年时间就高考了、才突发奇想要转音乐路线的,去跟那些赌上十几年的努力、咬牙拼着一股劲头考音乐学院的孩子们竞争,可以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其实不止是您,我平时也会在后台收到一些跟您一样想法的家长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孩子上了中学之后,发现文化课跟不上,开始有了转向钢琴演奏的想法。每个来提问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自身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可以转,有些已经来不及了。
能不能转方向,细节问题姑且不谈,仅从大体上来讲,一般也就是两方面:
第一,孩子原来的演奏基础到什么水平。
第二,还剩下多长时间给孩子来准备。
具体来说:
第一点,孩子原来的演奏水平。
孩子原来演奏水平越高,备考音乐学院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很不幸,大多数来询问的家长,并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
很多家长甚至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众多考生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就盲目乐观地认为自己的孩子考过了某某考级的某某级别,就是有天赋、有能力、有机会考上音乐学院的。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考过了8级,那水平是相当高了。
但实际呢?
什么样的水平能够考过8级?大概也就车尔尼299学完左右的水平,也就是最多巴赫《二部三部创意曲》的水平,也就是刚刚能把《小奏鸣曲》或者《莫扎特奏鸣曲》弹出来的水平,也就是刚刚能弹出一些简单的圆舞曲和沙龙小曲的水平。
那么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初试要求什么水平呢?基本都是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的练习曲或者难度相当的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并且这些练习曲里面稍微简单一点的还不准选,复调最起码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起跳,乐曲也都要选大型作品。这还只是初试,到了复试,曲目不仅要换新,有些音乐学院还要附加演奏时间的要求,比方说不少于30分钟、45分钟、55分钟等时间的曲目量这一类的要求,这还不包括乐理、和声、现场视奏、视唱练耳等等这些考试内容。
所以一个8级的考级证书,在这样高强度、高水准的考试要求面前,实在是不堪一击。8级,对于音乐学院的招生要求来说,并不是什么“有些基础”,而是“刚入了弹钢琴的门”。
平时我们看到的考级,全都是业余考级,即便考出来10级,也是考官按照业余水准的要求给考生打的分数,而考音乐学院却完全不同。既然能来考音乐学院,就说明这些考生以后是要以钢琴演奏为职业的,那么高考招生时必然以职业化的演奏水准来要求。
所以,孩子原先的水平越接近音乐学院的招生要求,准备起来就越有信心。
第二,还有多长时间留给你。
练琴的成果,很多时候都是靠时间堆出来的。许多艰深的技术,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而是要将学习的周期拉长到以“年”为单位的。
音乐学院招进来的学生,即使他们还没有成为名家大师,也都是已经具备了专业水准的演奏者,甚至很多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在少年组比赛中获得过各式各样的名次,都已经是“准职业选手”了。
一般孩子都是18-19岁左右高考,按照18岁往前推算,能考进音乐学院的基本都有10年以上的学琴经历,并且基本上都是从初中、甚至更早的小学的高年级开始就完全将学习的重心从文化课转向了弹琴。这些孩子往往都是小时候学琴非常有天赋,同时也非常努力,所以也很早就出了成果,家长也都早早地确定了走音乐道路的目标。
那么,对于那些到了初中,甚至高中才因为文化课不好而中途转方向的孩子们来说,家长一定要客观地判断孩子备考音乐学院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刚上初一,转方向也许还有可能;但是如果孩子已经上了高中,演奏水平还达专业程度的话,那么家长最好谨慎地选择音乐演奏这条路。
如果孩子刚上初中,又有一定的基础,确定了想转方向的话,家长还应该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第一,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何?能不能供得起孩子长达数年的备考?
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音乐生的身份备战高考的孩子,简直就是一台行走的“碎钞机”。
上课、通勤、模拟考试、比赛,所有与学琴相关的环节,全都是花钱如流水。
单说找专业课老师上课一个环节,考生几乎都是找专业音乐学院大学部或附中的教师上课。这种课程的学费完全不同于平时随便学学的钢琴课的价格,这种课程别说是几百块一节,就是几千块一节,也照样是挤破头也排不上一次,而且这种课还不止上一年,要上都是好几年。
这还只是专业课,其他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等,也都要上课。
另外,很多孩子为了找好老师,都要乘高铁去外地上课,时间长了,这也是一大笔通勤费。等到临近高考,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节省通勤时间来复习,会在当地租房子、租琴房,带着锅碗瓢盆,陪孩子考试,照顾孩子生活。这些都是巨大的开销。
所以,想走音乐专业道路,先看家长供不供得起。
第二,孩子有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去面对失败和痛苦。
越是顶尖的音乐学院,招生人数越少,所以考不上的才是大多数。
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在考试现场,刚从考场出来,就已经哭成泪人。当然,一所音乐学院失败了,还有机会去尝试其他的学校,但多年来的努力在此一刻付诸东流,心理上的落差和打击,都必须由孩子自己来承担和消化。
在考虑了这些最为基础的问题之后,可能很多家长都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考通常的大学也好,考音乐学院也好,归根结底,都是高考。
考顶尖的音乐学院,和考顶尖的大学,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考试的科目不一样罢了,别的孩子拼文化课分数,音乐生拼弹琴分数。
就像圈子里流行的一句话:音乐生考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难度,就和其他学生考清华北大的难度差不多。
那么回到您的问题上来,高二才开始备考演奏专业已经来不及了,那么是不是就不能走音乐这条路了呢?
其实也不是。演奏这条路来不及了,其他的,比如音乐教育、作曲、音乐工程、艺术管理、现代媒体、音乐理论等等专业,对演奏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也可以考虑,但还是上面提到了那一点,您的孩子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演奏水平。
并且,即便是上面提到的这些非演奏类的专业,您的孩子现在也只有8级的水平,一流的音乐学院和重点师范类的学校要想考上也是很困难的,除非您的孩子能在已经剩余不多的备考时间里用超强的意志力和学习能力完成相应的课程,这样才能有机会和其他专业考生同台竞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