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君:大理花事
第一次知道“断肠人在刷牙”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发表在“野性中国”微信公号上一篇写苍山蕨类的文章。“野性中国”是由中国最重要的自然摄影师奚志农创建的一家公益机构,致力于用影像传播和推广自然保护理念。奚志农是大理人,常驻大理。两年前,他还在苍山海拔3800米处建了一个“苍山自然保护中心”。就是因为这个自然中心,“断肠人在刷牙”(以下简称“刷牙”)才和奚老师结缘,并在其中一年多的时间里,供职于野性中国的。在奚志农最初的计划里,刷牙会在自然中心常住,主要工作是调查苍山的植物,并不定期写作“苍山花讯”的系列文章。
苍山蕨类的文章记忆深刻,后来打听,才知刷牙是植物圈里的大神。夏天去大理时,便和奚老师申请,可否和刷牙一起爬一次山,看看苍山沿途植物,并在自然中心住一晚?奚老师慷慨应允。
刷牙像那些长期和植物打交道,而疏于和人打交道的植物猎人一样,样子老成,目光单纯,所有语言都具体而微,比如“露珠杜鹃,花冠5裂,点缀着淡紫红色斑点”,“糙叶杜鹃两面有毛,而腋花杜鹃相对光滑,叶背被白粉”……
我们计划坐索道上山,然后走路下山。缆车从苍山的密林里穿过,刷牙可以一一指认每种植物,甚至告诉我,在支撑缆车的高大柱子里,小熊猫在第20根和21根之间的区域活动,他从缆车上见过六次!
自然中心只有一间百余平方的屋子,架在苍山十八溪的绿玉溪上,往上至洗马潭、山脊线,是漫山遍野的杜鹃林和草甸,往下,是大片像从高古时期移过来的苍山冷杉林,以及漫山遍野的林下杜鹃,可惜这一带的杜鹃花潮已经褪去,但林下各种植物花繁叶茂,刷牙说,四月至九月,会有数百种鲜花盛开,那时的物候,瞬息万变。那天夜里,窗外寒风呼啸,屋下泉水叮咚,我们枕着3800米处的冷杉林和杜鹃林,听了一宿绿玉溪。


▲苍山自然中心外的冷杉。
第二天早上醒来,冷杉林里大雾弥漫,真正的冷酷仙境!我们启程下山,沿着当年美国植物学者洛克上山下山的小道,穿过冷杉林,以及火红杜鹃、似血杜鹃、苍山杜鹃组成的杜鹃林。有风,雾时浓时淡,被风推攘着在冷杉林里迂回缭绕。冷杉林下是杜鹃林,每株杜鹃树下都落英缤纷,我大呼小叫,以为闯入仙境,刷牙一路拍照,有时爬上树枝,大多时候匍匐在地。
陆续穿过冷杉杂木带、箭竹林带、松林栎林带……6个小时后,下到海拔2700米的玉带路,才恍觉回到了人间。
刷牙原名郑海磊,90年出生,浙江温州乐清人,高中毕业后,没念大学,开始四处流浪。他在植物上的造诣,全靠自学。几个月后,某个深夜,忽然看到他写浙江老家一丛花的故事,惊呼:怎么可以写这么好!怎么可以和世界有这么纯净的关系!
于是决定整理出我们在自然中心那晚的闲聊。

▲传说中的刷牙君。
【七月是昆虫极盛的季节,我们走遍了附近十里八乡所有的村落,黄家畲,烂泥,荫桥坑,夏家垟,大垟,盘条口,每到一处都有不小的惊喜。昆虫从一个附带的爱好变成了第二爱好,我好像突然之间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不久,牧野虫社的几个小虫友也过来虫社玩,东哥开着皮卡,带着我们前往一个秘密采集点,汽车在夜幕下的群山间飞驰而过,七月的星空璀璨如梦境,星星点点的萤火虫飞舞在草丛之间,夏夜的山风轻柔地吹拂过脸庞,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最惬意的人生也不过如此。
一整个丰盛的夏天啊,密谋着一场古老的盛宴。我游荡在众神的山林啊,像一个酒醉的浪人。
七月的末尾,我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去青海三江源地区考察植物的机会,从上海到西宁,再辗转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无意中见识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八月的高原如梦似幻,到处是无边无际盛开的花海。在江南地区溜走己久的春天,跑到了青藏高原的最深处。
然而在青海的一个月里,虽然一切都美如画境,在坐车或步行的时候,我却时常牵挂起千里之外的黄源——七月过去了,八月也过去了,黄源的那一丛粗筒苣苔到底开花了没有呢?那一丛苦苣苔长在坑底溪,在半路一处小瀑布下面,三月份第一次去坑底,见到它第一面,之后我前后跑了二十多次坑底溪,都从来没有见到它开花。从叶子的形态上可以看出来,它是粗筒苣苔属的植物,那么它到底是常见的浙皖粗筒苣苔,还是云和的一个特有种——只在植物志里记载过的,极为罕见的宽萼粗筒苣苔?
九月十四日下午,我从景宁英川镇坐班车,一路绕山绕水绕回了黄家畲。牧野和东哥正在忙着做甲虫果冻,我和他们打过招呼后,就匆匆奔向坑底溪。走过黄家畲的石桥,走过下坑底的古村,我一点点地接近小溪流,远远地看去,乍看之下,好像一切都和走的时候差不多,等我一点点地挪近,不禁激动地差点跳起来,一点点淡红色的花朵在夹杂着水汽的山风中微微飘荡,等了半年之后,我的粗筒苣苔终于开花了。
从形态上看,它的花柱和花丝被微柔毛,所以不是少见的宽萼粗筒苣苔,而是常见的浙皖粗筒苣苔。但它生长在这么高的地方(1100米),所以方圆五公里内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丛浙皖粗筒苣苔了。在坑底溪的山沟间,我似乎又一次明白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意义——虽然它只是浙江山野间最普通的浙皖粗筒苣苔,和其他的浙皖粗筒苣苔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因为我牵挂了它这么久,所以它在我心中独一无二。】


▲那丛让刷牙念念不忘的粗筒苣苔就藏在这座山里,要有怎样的眼力和缘分才能找出她来呢?
行李&刷牙
1.
行李:你什么时候对植物感兴趣的?
刷牙:2011年。
行李:这么晚?
刷牙:七八岁的时候,在温州乐清外婆家,家门前有一片小树林(后来知道那是大叶桉),树长得特别高,林下有很多草木。外公已经去世了,但他留下一些中医药小册子,有一天我在书里看到有一种植物跟我平时在树林里看到的很像,叫杠板归,蓼科的,很开心。如果要追根溯源,可能那时就对植物有兴趣吧,但没有渠道了解。后来真正进入门道,是因为2008年开始,我在全国骑行……
行李:那会儿你不是刚高中毕业,应该上大学吗?
刷牙:我没有读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在全国骑行了几年,2008年-2012年之间,在中国进行了四次长途骑行,走遍了中国除了黑龙江之外的所有省份。我和植物真正的缘份,开始于2011年的第三次骑行,七八月份,骑到太行山在河北蔚县段的空中草原,那是一片高山草甸,第一次看到铺天盖地的野花,现在回忆起来,有一些翠雀、铁钱莲,特别开心,我很好奇这些野花都叫什么名字,就在网上询问。百度贴吧里有一个“植物吧”,好多大神来回答,怎么大家都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到底是怎么学的?然后开始自己摸索,学习植物的分类学,很快就进入到疯狂痴迷的状态,感觉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东西。从2011年到现在,我拍摄和认识的中国植物大概有6000多种。
行李:这么厉害。为什么不上大学?
刷牙:一是因为家里的事,另一方面,读高中时已经很绝望,感觉在浪费时间,那时候想多看一下世界,对中国的地理也还蛮熟悉的,就开始骑行了,没想到因为骑行和植物有了缘分。
行李:怎么到大理来了呢?
刷牙:2012年10月,最后一次骑行,从浙江出发,一去骑到,最后一站是大理。前一年也来过大理,那次是从丽江坐汽车过来的,记得从上关一下来,就看到一边是苍山,一边是农田,农田旁边是洱海,山海之间的田园风光让我想起温州老家,特别亲切,待了几天,越来越喜欢。其实大理的风景不算最美的,但是我喜欢这里的氛围,而且大理可以摆地摊。所以第二次骑到这里就一直没有走,白天爬苍山看植物,晚上摆地摊解决生计。
行李:摆地摊卖什么?
刷牙:卖过各种奇怪的东西,2012年大理地摊还很火,城管也比较好欺负,摆摊都摆到路中间来了,那时自在又开心。
行李:白天怎么爬山?有固定线路吗?
刷牙:有的,每次从不同地方爬到2700米的玉带路,再在附近看看植物。玉带路在苍山山腰,全长近20公里,北起苍山十九峰的应乐峰,南至圣应峰,中间经过十九峰的小岑峰、中和峰、龙泉峰、玉局峰、马龙峰和六条溪水,也能看到不少植物。就这样断断续续待了两年,直到2014年11月才回浙江,把浙南的植物刷遍了,然后又回来。
行李:什么时候加入到奚老师的“野性中国”来的?
刷牙:2016年夏天去青海参加自然观察节,奚老师也在,那一年我在豆瓣的“自然笔记”小组写了很多大理植物的文章,取名“草木大理”系列,他也知道我,在青海一见如故,他说你要写“草木大理”,就来“野性中国”吧,顺便写点苍山花讯,正好第二年苍山自然中心就弄好了,我就过来了。
行李: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文章,就是你发在“野性中国”公号上的文章。
刷牙:其实最初计划一直住在苍山自然中心的,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只持续住了两个月,但也还是频繁上山刷花,过去几年,我起码爬了400次苍山,在“野性中国”的一年多里,写了23篇“苍山花讯”,800种苍山植物,今年九月离开“野性中国”后,就窝在客栈里写《草木大理》这本书。
2.
行李:说来惭愧得很,虽然不时来大理,但其实很少上苍山,即使上山,也只在山脚、山腰一带的无为寺、感通寺、寂照庵、玉带路走走,从未上过山顶。但我很早就从导演张杨拍大理的纪录片《生活在别处》里知道洗马潭,纪录片里,张杨邀请奚老师上到洗马潭所在的苍山顶,镜头里云雾缭绕,非常冷酷仙境。后来听奚老师说,他也是那次才第一次上到苍山顶,也是因为那一次的各种因缘,才有了后来的苍山自然中心。直到两年前的十一月,我才第一次坐索道上山来,那次真是太难忘了,山脚下还穿着单衣呢,山上已经大雪纷飞,和山下红尘滚滚的人民路,完全不在一个时空。而且从索道站上到洗马潭,下到苍山自然中心,沿途都能看到非常惊艳的苍山动植物的照片,那时就想,如果没有上过苍山顶,是不算来过大理的。
刷牙:很多人都对苍山不了解,平日常说的苍山洱海、十九峰、十八溪,指的都是苍山东坡的大理坝子这一块,其实苍山还包括苍山北边的洱源县,苍山西坡的漾濞县,苍山南坡的洱海出口处。就算苍山十九峰,从最北边的云弄峰到最南边的斜阳峰,也是南北跨越了40公里,而且在这十九峰里,苍山东坡是两峰夹一溪,共十八溪,西坡还有七条河,北坡三四条河,南坡五六条河……
作为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苍山还分东坡、西坡。东坡从洱海到苍山顶上,有 5 种气候类型: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高原亚寒带;苍山西坡从漾濞江河谷至苍山山顶,除了这5种气候类型,还在山脚多了一个中亚热带。

▲这张遥感图可以看到苍山的大范围。 遥感图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行李:还是挺惊讶的,以前以为四川的贡嘎山、西藏的南迦巴瓦峰有最多的植物带谱和气候类型,但也不过六七个,没想到小小的苍山,竟然也有五六个。
刷牙:是的,这个背景对苍山植物影响很大,十九峰里,最高峰马龙峰 4122米,与东坡最低点、1966米的大理盆地相对高差为 2156米,与西坡最低点、1360米的漾濞江边相对高差 2762 米,所以苍山的花事是一个完美的闭环:苍山顶上冰封四野的时候,正是苍山脚下百花盛开的时候,苍山脚下一片青翠的时候,也正是苍山顶上花海连绵的时候。
行李:听得想入非非!原来花潮真的就像浪潮一样,一浪袭一浪。具体到自然中心一带呢?
刷牙:自然中心海拔3800米,洗马潭海拔3920米,最高处的玉局峰4097米,这个区域最灿烂的是从四月下旬到九月下旬,这几个月中大概两三百种植物轮流开放,又以六月最盛。
六月初,山顶百花齐放,洗马潭附近的物候瞬息万变。自然中心半个月前还开得如火如荼的乳黄杜鹃也已经转移阵地,往更高海拔的地方逐渐开去,再过一个星期便能开满山脊线。大理杜鹃也开始从花苞状态猛然进入盛花期,从自然中心一路向山顶盛放。和大理杜鹃开在一起的,还有花色艳红、花型极美的似血杜鹃。
五月末含苞待放的高河菜,在六月也猛然转变成了花海,紫色的花冠两裂。和黄色的花葶驴蹄草,白色的粗壮单花荠,紫色的美花报春一起点缀着杜鹃林下的高山草甸,灿若云霞。
往山脊线方向走走,岩石上开始出现成片岩梅科的黄花岩梅,茎叶匍匐生长如垫子。路边的杜鹃林下开始出现成片天南星科的象南星,附属器伸出佛焰苞,像是小蛇吐出了信子。靠近山脊线的地方,莎草科的三脉嵩草遍地盛开,和三脉嵩草开在一起的也有很多种高颜值的植物,比如苍山狭域分布的紫晶报春和花朵细小,叶子也不超过一厘米的圆叶小堇菜。
六月中下旬,另一种高颜值的杜鹃属植物也开始在苍山顶上低调地盛开,它是苍山59种杜鹃里的明星种类之一,美丽的弯柱杜鹃。弯柱杜鹃植株矮小,差不多是苍山杜鹃属植物里最小的一种,开花时期却格外引人注目。那时,自然中心周围,花朵粉紫的密枝杜鹃也开始了花期。往海拔稍低的地方走走,火红杜鹃也正在开花。
报春花科植物也依次开放,这个季节最引人瞩目的是山丽报春、齿叶灯台报春和垂花报春。山丽报春喜爱长在岩石上,叶子迷你神似微缩版虎耳草,齿叶灯台报春则占据了杜鹃林缘的高山草甸,大片大片连成黄色花海。垂花报春分布的海拔低一些,花朵低垂,楚楚动人。杜鹃花科白珠树属的小铃铛——苍山白珠和刺毛白珠也低调地开出了小花。和它们一起长在冷杉林下的植物也极多,多数都已经进入花期。
当洗马潭附近的杜鹃花海逐渐呈现衰败的趋势时,高寒地带的草本植物就进入花期全盛的时间段,引人注目的开花植物是龙胆科的大钟花,茎高挺立,花大而美。粗壮无茎荠、膜叶驴蹄草、高河菜、丽江葶苈、大理蓼等草甸野花开得如火如荼……
行李:以前有人将318国道称为“杜鹃花大道”,但是比起苍山,尤其是自然中心和洗马潭一带的密集度和丰富程度,真是不及的。
刷牙:苍山记录在册的杜鹃有69种,从1月份开始,马樱花杜鹃就在西坡开了,从这里开始,69种杜鹃慢慢往海拔高的地方开,一直开到7月份,一直开到山顶,真是很壮观。
行李:苍山十八溪,自然中心这栋温暖的房子就架在其中的绿玉溪上,现在我们坐在屋内,还可以听见绿玉溪的溪水淌过石头的声音,门外又是有高古时期气质的冷杉林,这位置堪称大理绝佳了吧?
刷牙:苍山的植被带里,我自己最喜欢冷杉林,和其他所有林子都不一样,明天下山时我们会穿过一片。而且我们这个屋子旁边有一株死掉的冷杉,正是一百多年前,美国著名植物学家洛克在这里拍照合影过的那株,而说到洛克,又涉及到西方传教士和植物猎人在大理的采集史。






▲苍山自然中心附近的杜鹃花海。
3.苍山十二月令
【一月】
苍山西坡著名的马缨杜鹃从冬至之后便零星开放,到一月下旬已呈燎原之势,遍布西坡的山梁。苍山一共69种杜鹃,由马缨杜鹃打头阵,几十种杜鹃会在接下来的七个月里次第开放,整个苍山的杜鹃盛宴,就是从马缨杜鹃拉开帷幕的。
【二月】
小灌木和草本植物都开始苏醒,春天暗潮涌动,势不可挡。
继马缨杜鹃后,另外四种杜鹃在二月份开始了花期:东坡多见的是露珠杜鹃,二月底已经挂满枝头,花冠5裂,点缀着淡紫红色斑点,犹如美人出浴,楚楚动人。西坡多见的是迷人杜鹃,是一种亮粉红色,妖娆之极,现场看极为震撼。低海拔的硫磺杜鹃和杜鹃也开始进入了花期。
西坡的物候要比东坡早许多,各种树木已经按捺不住进入了花期:壳斗科植物的花一般都其貌不扬,黑壳楠却是个例外,花朵艳丽芬芳,引人注目。红叶木姜子的花蕾在枝头上挂了一个冬天,此刻在一夜之间全部绽放。
【三月】
三月上旬,报春花属植物渐入佳境。继小报春、铁梗报春、滇北球花报春、大理报春后,蓝花大叶报春也进入了花期。
苍山2500米以上的沟谷里,白花独蒜兰宛如白衣仙子,静静在崖壁上绽放。独蒜兰属植物苍山分布有四种,白花独蒜兰最早开放,紧接着开花的是黄花独蒜兰。春天的第一种天南星也如约而至,佛焰苞为偏粉红的浅翠色,先花后叶,单朵伫立林中。
苍山北端的花甸坝如梦初醒,而山脚下,草长莺飞,热热闹闹。
【四月】
四月花开,如火如荼。第二批杜鹃花海袭来,西坡也是百花齐放。海拔2500-3500米的滇藏木兰,集中分布在云龙县漕涧林场志奔山林区,在分水岭一带成片生长,数量3000多株,有白色、粉红色和深红色3种,最大的一株冠幅3.5米,花开时花开绚烂,如梦似幻。
【五月】
东坡已经是花海一片。灯笼树近几年在华东一带早已成为植物界网红,四月下旬,在苍山东坡次第开放,花序比起华东一带稍微长一点,仙气十足。
西坡的野花也丝毫不逊色,空谷之中,幽兰绽放。指叶毛兰,栗鳞贝母兰和平卧曲唇兰高挂在悬崖之上,云南叶轮木满树白花,连成花海,大纽子花缠绕林缘,散发一股糯米的清香,五蕊寄生在大树之上,悄然绽放开低调的花朵,石风车子和榼藤子崖豆藤生在溪流旁边,迎风招展。
雨水逐渐增多,气温逐渐升高,预示着雨季的来临,苍山上第一种绿绒蒿——威氏绿绒蒿南方亚种也进入了花期。
【六月】
六月初,山顶进入百花齐放的春天,洗马潭附近的物候堪称瞬息万变,3800米处,半个月前还开得如火如荼的乳黄杜鹃已经转移阵地,往更高海拔的地方逐渐开去,再过一个星期便能开满山脊线。随着多日阴雨天气的结束,大理杜鹃也开始从花苞状态猛然进入盛花期,从苍山自然中心开始一路向山顶盛放。
洗马潭五月末含苞待放的高河菜,也猛然转变成了花海,紫色的花冠两裂。和黄色的花葶驴蹄草,白色的粗壮单花荠,紫色的美花报春一起点缀着杜鹃林下的高山草甸,灿若云霞。
【七月】
雨季,万物生长。东坡和西坡一些广布的植物正在花期,最常见到的植物身影是偏翅唐松草、鹤庆唐松草、小喙唐松草、帚枝唐松草、微毛唐松草、高原唐松草等。还有各种野丁香,薄叶野丁香,粉绿野丁香,毛花野丁香等等,都在此时开放。
【八、九月】
夏秋之交,进入了一年中植物最繁茂的季节,从东坡到西坡,从高山顶到干热河谷,处处繁花开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兰科植物,也进入了一年中比较集中的开放期:屏边叉柱兰生于海拔2100米的山坡密林下阴湿处,在苍山算是新分布。另外两个新分布是斑叶兰属的南湖斑叶兰和高山斑叶兰。筒瓣兰和丝瓣玉凤花是花型极其独特的两个种,后者在苍山也是新分布。
另外一类格外醒目的植物便是姜科植物。姜花属,舞花姜属,姜属,苞叶姜属四个属五种姜齐齐开放,点缀成初秋西坡一道美丽风景。
【十月】
十月下旬,滇西北的雨季结束,洱海周围的植物也进入了新一轮的生长期。洱海东岸的山坡上,三出宾川铁线莲绽放开粉红色的花朵,蓝色的小蓝雪花点缀着湖岸,车桑子和圆锥山蚂蝗的灌丛之间,生长着浅紫色的野丁香,黄色的钟萼草和白色的灰毛莸。
洱海湖区以北有弥苴河、罗时江两条河流和大小八条沟入海,形成了江尾湿地。在湿地的草丛间,喜马拉雅鹿藿的一个变种——紫脉花鹿藿开始了花期,旗瓣背面有紫色的条纹,十分漂亮。十月小阳春,本来应该早春开花的云南柳可能是受到了降温的影响,开始反季节开花。林边的小路上生长着毛萼香茶菜,弥苴河的河畔,桉树也开始进入了花期。
【十一、十二月】
十一月末,高盆樱桃从滇南低海拔的地方开始开花,一路攻城掠地,以燎原之势席卷云南大地,开遍每一片向阳的山坡。到了十二月中旬,大理已经是处处高盆樱,粗看满树玫红,花团锦簇,奔放热烈,细看花萼通红,花梗修长,欲拒还迎,云南冬樱花开放了。










▲以上植物分别是:大理石蝴蝶、中甸千里光、蓝花大叶报春、鹤庆唐松草、三出宾川铁线莲、漾濞鹿角藤、苍山香青、大理马先蒿、漾濞荚蒾、大理无心菜。刷牙在苍山拍到了1900种植物,这只是冰山一角。
4.
行李:《草木大理》这本书准备怎么写?
刷牙:大概会分七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刚才讲到的采集史,西方的传教士、植物猎人、中国早期的植物学家,他们在大理采集了什么植物,有什么故事,最近正在写这部分。
行李:我原以为西方传教士和植物猎人的采集,只发生在澜沧江流域和白马雪山一带呢。
刷牙:怎么会!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植物采集地点之一,上千种植物的模式产地,直到现在,很多做植物分类的专家,碰到分类学问题的时候,还必须回到大理寻找模式居群。120多年前,从法国植物学者德拉维开始,一直都有人在大理地区做植物调查,德拉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那时鹤庆的大坪子有一个教堂,洱源有一个教堂,大理有一个教堂,他就在三个教堂之间来回活动,周边的山基本都踏遍了,他在大理地区采集了4000多号植物,其中有1500多个新种。所有植物志里,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地名,就是鹤庆的大坪子,因为德维拉常住大坪子。
行李:还有什么人?
刷牙:很多,比如苏格兰植物学家Isaac Bayley Balfour和英国著名植物学家George Forrest,Forrest在苍山的采集史上很重要,多种特有植物都是以Forrest命名。比如刚才讲到的洛克。但我现在最想的就是重走德拉维之路,洛克虽然也采集植物,但他对什么都感兴趣,德拉维就是专注于植物,他是真正的植物学家,也不像洛克那样腐败,抬着轿子采集各种东西,德拉维都是自己骑马或者徒步进很深的山里采集,他对大理的贡献比其他所有传教士都要高。
行李:这么多人做过采集,苍山算是被他们挖掘透了吗?
刷牙:苍山实在是非常大,很多沟谷很难深入进去,所以还是不充分,苍山现在记载的有三千多种植物,但过去几年,我拍到了1900多种植物,从我的调查来看,大概有三四百种植物是以前没有记录过的。
行李:有过去一百多年的采集,你还能在大理的短短几年内,发现三四百种植物,感觉一座山就像一个无底洞。你拍到的这三四百种之前没有记录的植物里,有哪些珍稀品种?
刷牙:最值一提的是苍山马先蒿,分布在4000多米的山脊线上,之前从来没人拍到过图象。比如新风布朗,之前只有缅甸有记载,后来我在苍山西坡一条沟里见到了,最初只见过叶子,没有开花,七个月之后再去,终于拍到它的花儿。

▲大理婆婆纳。

▲苍山香茶菜。

▲漾濞枫。

▲缅甸球兰。

▲大理糙苏。

▲大理铠兰。
行李:除了采集史,书里其他部分呢?
刷牙:还有一部分会写以大理和苍山命名的植物,苍山地区以大理命名的四十几种,以苍山命名的二十几种,比如苍山冷杉、大理杜鹃,还有很多狭域特有种,也会写到我自己在苍山寻访植物的故事。
行李:那么大一座山,一朵小花儿可能藏在最深的沟谷里,最不起眼的草丛下,但都能被你们找到。
刷牙:所以我们常用“刷花”一词嘛,就是不断“刷”。记得拍到“大理糙苏”那次,模式标本说采自苍山东坡,但写的地点很不详细,就是东坡2900-3000米处。那天我和五六个朋友去一条沟里刷花,刚开始上沟的时候就下雨,里面有一条溪,全是大石头,我们越过这条溪去刷花,后来雨越下越大,返回这条溪的时候,山洪爆发,我们被困三四个小时,等到水量变小,雨也停了,才慢慢把石头扔到溪里垫高,一点点淌出来,差点就叫救援队了。大理糙苏就是这次拍到的,那之前基本只有标本图和墨线图,网上没有任何关于它的影像资料。
还有漾濞枫,又叫漾濞槭,是云南植物里的极小种群植物,之前在苍山西坡发现的只有四五棵。中科院的陈又生博士当年在整理云南槭属标本的时候,发现有一份标本被标作贡山槭,五叶,跟一般的贡山槭完全不同,他按照记载的地点摸过去,在苍山西坡漾濞县的村里找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这种独特的槭属,证明是一个新属,就命名为漾濞槭。但他那次在漾濞只找到四五棵,极其濒危。有年三月,我在苍山西坡一条沟里刷花,看到地上有落花,捡起来拍了一下,当时一直鉴定不出到底是什么槭,后来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过来调查大理铠兰的时候,其中一个姑娘一看我的照片就说这个就是漾濞槭……这些植物是苍山特有种和狭域种,离开苍山就很难见到。
行李:我前几天看到你写一丛粗筒苣苔的故事,真像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呀。现在苍山于你,也有这样的意义了吧?
刷牙:在大理的几年里,我起码上了400多次苍山,也在15个月里,写了23篇“苍山花讯”,最后一篇花讯里写了一段话,可以表达我对苍山的情感:“这篇花讯是最后一篇,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在一年中苍山野花最繁茂的时候选择结束,也不失为一种圆满。不管你来或不来,苍山总在这里,花开花落。”


▲山上的世界。如果你没有上过苍山,是不算来过大理的。
采访:Daisy
照片:刷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