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论文review经历
一周前收到review邀请还挺兴奋的,虽然这个期刊TKDD也就是CCF-B类的,但是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被正式邀请审稿啦.
不过读了一遍文章,上网一搜,怎么他们2016年还发了个一模一样的在IEEE Big Data会议上.扫了一眼那上面的文章,发现怎么实验都做的差不多,没多少修改啊.
跑去问F同学,他告诉我会议论文重投期刊,要有30%的新贡献.还给我找了一个例子,一个作者发了VLDB后又发了VLDBJ,在VLDBJ里声明了他的论文是基于之前的VLDB文章,这次他添加了哪些内容.
我发现这人他在这个论文里根本没写啊,又不引用自己之前那篇文章,又不提自己这个是基于那篇文章的工作.
又回去读那篇2016年的文章,发现他确实多做了一类实验.但是那类实验真是鸡肋啊,在之前的代码上多写一个10行就行了吧.(原本是在一个图 G=(V, E) 上添加一条边让图的整体连通性更好,这回加的实验关于图上面某个点,用户输入一个点,然后执行的时候就是把图上这个点先删掉,其他的完全一样,话说我觉得这个新实验根本没用啊.)
不过我竟然发现他们还是上传了2016年的论文作为补充材料的,看来他们是知道规则的吧,那在正文里什么都不提,估计也觉得时隔2年,但是加的这个实验却这么水,不好意思说吧.
F同学告诉我,在数据库会议或期刊上碰到希腊人或中国人的论文,不喜欢就直接拒绝.不过中国希腊人在数据库领域抱团搞小动作早就人尽皆知了,名声都被一些人带坏了.
但是我又仔细想了一下,他们的工作,怎么说呢,有算法,有实验,结果比随机算法(只能比随机算法是有点懵)好,又是在二流期刊上,看通讯作者感觉也是个大佬了,一般来说通过应该也没问题吧.
但是Ph.D学生就是喜欢千方百计找论文错误来拒你的文章,你能拿我怎么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