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回电影简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第二章
闪回电影简史 读书笔记
第一章/第二章
page:1-29
♥️第一章:起源
🌟电影大事: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公映
1895年爱迪生的《吻》一片由一个单独的中近景镜头组成
1902年梅里爱《月球旅行记》和《魔鬼的恶作剧》成为早期最迷人的魔幻电影
1903年埃德温·波特的《火车大劫案》十分钟场,故事复杂,确立了“五分钱戏院”时代
1906年爱迪生的《醉鬼的幻象》引发美国人模仿梅里爱的风格。麦克斯·林德拍摄《麦克斯吃奎宁中毒》而大火
1912年法国将戏剧女伶萨拉·伯恩哈特的舞台剧《伊丽莎白女皇》拍成电影,引进美国后一时轰动。梅里爱拍摄《征服北极》是其风格益发繁杂的代表作
1913年意大利史诗片《卡比利亚》将壮观史诗的概念带进影史
早期放映机:日记作家塞缪尔·佩皮斯在1666年8月19日记录下一位带来新发明的访客:“一个带有玻璃图画的灯在墙上投射出美丽奇异的景象。”显示这是一部能在墙上投射影像的放映机。
⬇️
1872年,加州州长利兰·斯坦福因与政敌打赌马狂奔时四蹄是同时离地的而雇佣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幕布里奇将一排相机驾于跑马道旁边,用电磁快门捕捉一连串骑马者越过低栏的照片证实了利兰·斯坦福的想法。
⬇️
幕布里奇的做法引起了巴黎画家让·路易斯·梅松尼尔的注意,他改装这些照片做成剪影,放在一个转动的“走马盘”内,转动时因“”视觉暂留“活得了活动影像。(视觉暂留指眼睛能记得刚刚看过的影像,即使这个影像已经消失,平均1/10秒,借此可以制造连续的幻觉)
⬇️
此时爱迪生正在美国实验留声机,因受到梅松尼尔的启发而要求他的助手迪克森研发可在视觉上配合留声机的装置。
⬇️
爱迪生与迪克森进行研究时,乔治·伊士曼发明了涂油感光乳剂的有韧性的胶片,从而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1891年,“活动电影放映机”得到专利,并被爱迪生封锁专利。
⬇️
1893年,诺曼·拉夫成为爱迪生的合伙人,1894年4月成立了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放映厅,并一炮而红。之后,迪克森离开爱迪生加入一父二子的莱瑟姆家族,开始研究投影放映机。
⬇️
在莱瑟姆家族和发明家托马斯·阿尔莫特的努力下,1895年,阿尔莫特和他的搭档演示了一台投影放映机。同时,迪克森为逃避爱迪生的专利权问题,发明了“活动观片机”(又称“妙透镜”)
⬇️
1896年4月23日,阿尔莫特与拉夫以爱迪生之名联合上市了“维太放映机”,这是所有现代电影放映机的雏型。
⬇️
1895年,卢米埃尓兄弟拍摄《火车进站》,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与拉夫和阿尔莫特的“维太放映机”成为流行全国的杂耍表演,但在当时却只能作为节目换场时的垫档之用。
⬇️
梅里爱(师乘罗伯特·霍迪尼),视电影为制造幻想的新工具,开创了谈出、叠化、双重曝光、停机再拍等技巧,代表作《月球旅行记》、《浮士德的诅咒》、《恐怖的土耳其筷子手》、《征服北极》。梅里爱以奇幻风格著称,但从1910年开始慢慢不受欢迎,电影取向戏剧化,奇幻和夸张的舞台风格成为过去式,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他的事业,晚年被人发现和第二任妻子在巴黎的售货亭中卖玩具和糖果。
⬇️
埃德温·S·波特,出身于水手和电工,早期在爱迪生片场担任摄影师,1903年拍摄了《火车大劫案》,将电影技法大大向前推动,本片引起轰动,于1905年引起狂潮,造成了“五分钱戏院”的现象。1912年,成为派拉蒙电影公司的前身“名演员电影公司”的总裁。后世评价:他“以情节,而非人来看待电影”,所以当电影进化到以角色发展为手段时,这样的导演便被淘汰。
🌟五分钱戏院:《火车大劫案》淘汰了洋拉片式的“活动电影放映机”放映厅,它们大部分都改装成新的戏院,付五分钱可看一个小时的短片。这些戏院都靠近工作场所或中产阶级的居处,管理费用少而利润大,华纳的戏剧王国即如此起家。到1920年,五分钱戏院已成为大都会的电影宫,座位多达五千。30年后,电影观众再度从市中心搬至郊区,市中心的大戏院责被商场的影城取代——又回到窄小的千篇一律令人难记得的小厅。75年的电影放映史绕了一个大圈。
⬇️
麦克斯·林德,第一个伟大的喜剧演员,从1905年开始拍片。代表作《麦克斯吃奎宁丸中毒》
⬇️
1908年法国成立“艺术电影公司”,追求艺术,开启电影剧院时代,“艺术电影公司”初期成功,代表作《伊丽莎白女王》,美国制片人阿道夫·朱克和塞缪尔·高德温收到启发开创了美国的“艺术电影公司”,但惨遭失败。
♥️第二章:格里菲斯和同代人/1908—1920
🌟电影大事:
1908年森内特的《窗帘杆》引领美国拍摄粗鄙、滑稽的肢体喜剧。格里菲斯的《隆台尔的话务员》在很短的片长内使用了超过100个镜头和许多交叉剪辑
1914年《宝林》历险记成为一个成功的系列电影。森内特的《破灭的美梦》是第一部喜剧长片
1916年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上映,惨遭失败
🌟早期美国电影电影艺术及产业最重要的三人:
西席·B·地密尔:激动人心的题材,精美的灯光及导演方式,广受大众欢迎,使得片场制度拥有了群众基础
格里菲斯:诗意和大场面围绕魅力无穷的演员,他们的名望巩固了明星制度,同时,他的导演技法成为其他导演模仿的对象
马克·森内特:疯狂、快速、有如机械化的喜剧融合了法国喜剧传统以及美国本土最爱的暴力和剧烈动作
🌟早期电影的状况:在“五分钱戏院”的时代,电影更像是文学作品的10分钟插图纲要。早期电影的受众大多是移民、劳工、和失业者,中产及上流阶级对电影不屑一顾。糟糕的环境以及下层的电影观众使得电影院成为粗鄙又不入流的地方,1913年,法律规定电影院不得设在离教堂200尺吃饭之内。
🌟第一个西部片明星:布朗科·比利·安德森
🌟格里菲斯:
第一部电影《多莉历险记》是第一个成功的系列电影,格里菲斯不理会当时拍电影的成规(摄影机的角度要完全模仿剧场前排观众的视野:演员都显现全身。剪接则全为场景转换而做),在拍摄时期对电影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制造和堆积张力的拍摄方法,舍弃全大亮的单调的舞台式灯光而选用自然光,也懂得了用特写来加强情感,不仅关注技术也关注情感(《慈母心》page17),在约瑟夫·赫纳贝瑞的回忆中,他写道:“他是第一个认知好故事需要饱满有趣角色的人,格里菲斯一定要观众认知他的角色,他会说:’想想持家的女人会做什么?’然后他会要她站在门廊里剥玉米,他会用小细节让你感觉那个角色。”格里菲斯凭借着平行剪辑、聘用特写、绝佳的外景和景观以及用实物来象征和定义角色种种方法,创造出个人风格,他开发了一个未被探索的领域。
在不断的拍摄经历当中,格里菲斯把平板地仅为记录舞台演员表演或火车进站景象的客观媒介,转变为含有个人观察和意见的主管媒介
《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片中展现出了他拍摄个人史诗的能力,以及一种深情的温柔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虽然内容含有种族歧视的部分,但用仅为11万美元的投资收获了1400万美元的票房证明了电影在商业上是从沉睡中醒来的巨人,美学上,电影可以走向任何大家想做的方向。
《党同伐异》:由四个故事组成,《母亲和法律》、十六世纪法国天主教屠杀新教徒,巴比伦的沦亡,以及耶稣基督的故事。他说:“故事宛如从山顶往下看,起初四段水流各自慢慢静静地流。但之后它们渐渐靠拢,越来越近,到结尾最后一场戏,它们汇成情感表达的洪流。”格里菲斯将电影的四段故事的开始、发展和高潮平行交叉剪辑,之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电影形式,使用近乎潜在的意识流,几乎复制了人的思维或想象力。
《党同伐异》失败的原因:第一是超前于时代。第二是时机,美国当时充满反战气息,虽然威尔逊总统因和平主张而当选,但当电影于1916年末公映时,许多美国人开始拥护参展,但格里菲斯却在电影中表达了爱和容忍等观点。
《风雨中的孤儿》:实验了电影可改变的景款概念,许多镜头用遮幅的技巧将景框上下的部分遮去,变成日后的“新艺综合体”一般的宽银幕比例,遇见了阿贝尔·冈斯几年后的“多银幕维馨体”(多画面宽银幕电影)
评价:他让一个不成熟的产业赚到梦想不到的钱,更教导世人电影的境界。《党同伐异》证明电影可以重建消失的世界,《残花》证明电影可以捕捉两个人的灵魂。他把电影放在我们心中,使之个人化,也强迫我们关心角色和他们的处境。
🌟电影公司之争:
1908年,比沃格拉夫公司、爱迪生公司、维太格拉公司、塞里格公司及其他五个公司组成了“电影专利公司”,他们向每个放他们电影的戏院收取费用,也组织戏院放他们公司以外的公司出品的电影,并与乔治·伊士曼签约独家使用其胶片,以此赶走所有不与他们结盟的公司。1910年上万个五分钱戏院有一半被电影专利公司控制,剩下的独立制片公司由卡尔·拉姆勒(后创立环球电影公司),威廉福克斯进行抗争,与法国卢米埃尔公司签约使用其胶片。电影专利公司用暴力摧毁独立公司的设备,独立公司为了逃避,躲到了加州。1915年,电影专利公司的时代结束。
🌟好莱坞片场制度的由来:
好莱坞片场制度由托马斯·英斯促成,他认为电影最重要的是剧本,并请自改动剧本,要求导演完全按照他改动后的剧本拍摄,他随时可以更换导演、编剧并让他们围着某个掌控全局的制片人团团转的做法日后由艾尔文·萨尔伯格继承,之后米高梅片场乃至如今的大片场均以此为准。
🌟西席·B·地密尔:1915年拍摄的《欺骗》被誉为艺术场面调度的突破,以擅长外在的戏剧性著称。
🌟马克·森内特:最早号称喜剧之王的演员,早期跟随格里菲斯,但并不受重视,后演出了《窗帘杆》,并建立了启斯东电影公司而爆红,他的电影是默片中唯一用快动作摄影的人,但动作夸张速度快而难以发挥个人特效(pag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