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的父母不会家务,也不会做饭(下)
生活是很具体的,就是由这么一件件事、一点一滴组成的。这件事让你难受一点,那一件事再让你不方便一点,一件件叠加在一起,无穷无尽,无时无刻不蚕食着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和憧憬。

前情提要:是的,我的父母不会做家务,也不会做饭(上)
01
2018年3月初,我怀孕了,黎先生执意要找人来照顾我。
考虑到我父母不太会做饭做家务,决定让婆婆来(那会儿还没出250万的事儿)。因为婆婆尚未到退休年龄,去和领导申请,领导考虑两天,还是不同意。
黎先生便把我父母请过来了(那时我父母已退休)。
我对父母的到来并不乐观,但黎先生总觉得,身边有人总比没人好。
02
前三个月,我吃不下饭。
加之我爸妈不会做饭,胃口更差。
我妈天天说:“你说啊,你说想吃什么,你说了我给你做。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我不是一个挑食的人,但我妈就是能把绝大部分菜都做得难以下咽。
例如,她一直以自己一辈子做菜不放任何调料为荣。但实际上很多菜稍微放一点生抽或者耗油就变得很美味,可她不愿意放,所以她做的菜都很难吃。
例如,她炒青菜喜欢加水,于是炒出来的青菜都是一股青气,再加盘底一堆水,很难吃。
我给她下了一个豆果美食,让她学着做。做了两天她嫌麻烦,就再也没打开过。
我叹口气,说:”不按这个做也行,你做菜的时候能不能在中间过程尝一尝,看看味道缺什么,然后往里放点调料,最后慢慢把味道调出来?“
她不愿意“做一个菜还尝来尝去的,还不够烦人的”
后来我说那你给我做点馅饼吧。
她就用电饼铛烙饼,就是什么都不加,什么味道都没有的那种饼子。
我就每天啃饼子。
意识到父母根本无法做出来能吃的饭以后,我就在不那么恶心的时候自己做。往往做一顿饭要耗费很多时间。
为什么呢?
因为我妈做个饭,能把厨房搞得一片狼藉。

正常切完菜要稍微控控水再放到菜板上切。我妈从来不控水,菜板上到处都是水。然后流得到处都是——菜板上、台面上、地上、灶台上……
我每次要拿抹布,把菜板、台面、地面整个擦一遍,再去炒菜。
正常我们做完饭要把东西归位,我妈从来不归,都是随手一扔,哪有地方哪里扔。我要先找一遍东西——
- 炒锅不在灶上,在洗菜池下面的柜子里;
- 油不在调料柜里,在厨房另外一端。为啥在另外一端呢?她用电饼铛做饼的时候拿去用了,用完忘记放回来了;
- 料酒也不在调料柜里,她腌完肉以后随手放在某处。这个某处全凭随机。
我得上下左右环顾一圈,把它们找到。
正常我们做完饭就把锅和锅铲洗了。我妈觉得反正接下来我还要炒菜,干嘛一遍遍洗。我一进厨房,发现锅和锅铲都没洗,得先把锅和锅铲洗一遍。
正常我们炒菜时,等菜熟时,是有一些间隙的。我会用这些间隙把用过的盆盆罐罐洗一洗,然后归置起来。
我妈觉得这样洗来洗去好麻烦,干脆全部完事一起洗。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厨房所有台面都被各种大大小小的碗占完了,根本没有空间让我下手。
我只能先把被占住的碗盘清洗一遍,一方面把空间腾出来,另外一方面我切出来的菜也需要碗盘来装。
油壶里的油用完了,正常的做饭是把油从大桶里倒出来,把它灌满,以便于下次使用。
我妈不,用完了就用完了,从来不灌满。我得先把空的油壶灌满。
……
这一系列工作做完以后,我也没劲儿做饭了,草草了事。
后来我和我妈商量:你能否把菜准备好,我自己去炒?
她说好啊。
我计划做一个萝卜丝炒虾皮,一个清炒西兰花。让她把萝卜丝和西兰花切好、虾皮洗好。
她说好。
很快就搞完了,我去厨房一看:
- 萝卜丝确实是切好的,但堆在炒锅里;
- 虾皮呆在漏勺里;
- 西兰花切好了,摊在菜板上;
- 葱姜蒜倒是切好了,与一大滩水一起,也呆在菜板上。
我得先把萝卜丝盛到盘子里,炒锅才能腾出来;
再把虾皮放到一只碗里。因为西兰花需要灼水,灼完水用漏勺捞出来。而漏勺被虾皮占着。
再拿干净抹布把葱姜蒜上的水吸干,否则炝锅的时候会爆。
我不知道这个例子你能否看懂,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哪怕让我妈帮我做一件很小的事,她都无法彻底完成,因为她完全不从我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这件事这么做是让我更方便,还是更麻烦。

有几次我状态好,把菜做完了。把菜端到餐桌我才惊讶:餐桌一片狼藉,到处是空的碗盘和吐的鱼刺。
- 我只好返回厨房,把我的菜放下;
- 再去餐桌把空的碗盘放到水池;
- 再拿抹布把餐桌擦干净;
- 再把我的饭菜端来,终于得以在干净的餐桌上吃饭。
做饭是这样子的,吃饭也难受。
- 例如,父母做完菜喜欢把炒锅直接端上桌,这样省得洗盘子了;
- 例如,盛米饭和盛汤的大勺不分开,就用一个。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汤里有米粒,米饭里粘着汤里的东西;
- 例如,洗干净的碗里肯定有几滴水。每次吃饭前,我会在厨房把它们擦干净再拿到餐桌。父母拿碗时从来不倒,很自然地把水直接倒餐桌上,然后若无其事地在满是水渍的餐桌吃饭;
……
03
父母永远在找东西。
找东西的原因一是无法物归原位。
例如,在他们来前,我家有三把剪刀。厨房一把,专门用来剪菜和虾;客厅一把,剪零食包装和快递;洗手间一把,剪洗涤用品。
各司其职。
父母来了以后,先是客厅的剪刀不翼而飞。
后来做虾,厨房明明有一把,我妈忘了,随手把洗手间的剪刀拿去用,用完不归位。
我找了很久没找到,她也记不清放到哪里了。几周后,我在洗菜池下面的柜子角落里找到了,上面还有几片虾壳。
另外一个原因是不及时补充。
例如,上完厕所发现卫生纸快用完了,正确的做法是从储藏柜里取一卷新的来,以方便下一个人使用。
父母秉承油壶空了不倒的精神,每次只顾自己。导致我现在有强迫症,上厕所前先看看纸够不够。
客厅、餐厅、卧室的纸巾用完了,正确的做法是从储藏柜取一卷新的来补上。父母每次都是把其他地方的纸巾拿过来救急,然后其他地方要用纸巾时,发现没有,再满头包地找。
我讲了很多次——
储藏柜在哪里你们是知道的,直接补上多好!一个动作就把问题解决了。你们把东西拿来拿去,既耽误时间、又累、又着急,何苦呢?
没用。
04
我后来想,就当他们不是来给我帮忙的,而是和我一起住的室友。
这样也不行。
举个例子。
我和黎先生只有手洗衣服的时候才用盆,平时洗手洗脸直接用流水。
我爸不喜欢用流水,每次洗手、洗脸、洗头,都是把他的盆放洗面池里,然后接水洗。
这样也没问题,个人有个人的生活习惯嘛。
关键是他洗完不归置啊!就一直摆在那里。
我洗手洗脸时,必须先把他的盆端下去,再洗手洗脸,洗完再把他的盆放回来。
平时也就算了,怀孕时我实在不愿意一天弯800遍腰。
后来我跟他提意见,他改了。
怎么改的呢?
他不用盆了,改成往洗面池里接水,接满了洗。这样也没问题。可关键问题是他洗完就走了,留下一面池的水啊!
我洗手洗脸时,必须先把他的水放掉。
一次两次能忍,时间久了真的很恼火啊!

再举个例子。
我和黎先生每次洗完澡就很自然地把卫生间拖一遍,卫生间很小,也就一分钟的事。平时这么做是为了干净卫生,孕期这么做更是为了我的安全考虑。
父母一来,每次洗完澡卫生间都是一地水。我说了好几次,改不了。安全起见,我只好在他们洗完澡后,过一段时间再去卫生间。
再举个例子。
我去日本带回来一把陶瓷削皮刀,可以削番茄皮,削苹果皮也不会变色,很喜欢,用了好几年都很新。
父母来了没多久,变得黑黄黑黄的。
原来他们每次削完食材都不洗,到下次用的时候才拿水冲一冲,脏东西附着的时间久了,自然变黑了。
05
这些事都不大,但是生活是很具体的,就是由这么一件件事、一点一滴组成的。
这件事让你难受一点,那一件事再让你不方便一点,一件件叠加在一起,无穷无尽,无时无刻不蚕食着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和憧憬。
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月能忍,日子久了,所有的烦躁、麻烦、恼火堆积起来,总有爆发的一天。
2018年5月初,也就是他们来京两个月,我怀孕满三个月,请他们回老家了。
他们走了以后,我每天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用洗衣机,度过了愉快的孕期。
转眼到了10月中旬,黎先生给他们打电话,把他们请过来了。
来了以后没多久我就生了。
我是下午6点剖完的。我妈陪到凌晨1点,回酒店睡觉;黎先生从凌晨1点盯到早上6点,换我妈。
早上8点护士长来巡检,一掀开被子就吼:
这垫子上全都是血,全都是血!不难受吗!怎么不换换?(止痛泵起作用,我自己感觉不到) 我妈一愣,说:哦……我没看到……
护士长无语。
又大声问:誒?她肩膀这儿塞的衣服呢?(我身边有个机子测血压,胳膊必须露在外面) 我妈:哦,我看没啥用,就扯走了。 护士长火了:这是给她肩膀头挡风的啊!胳膊受凉没事儿,肩膀受凉是要留病根儿的啊!你生过孩子坐过月子的吧?! 我妈嘴唇翕动:我没想那么多…… 护士长不再理她,转头问我:这是你妈还是你婆婆? 我答:我妈。
她把我的肩膀迅速用衣服塞好,扭头就走。
我当机立断,以450一天的价格请了医院的月嫂(我在月嫂公司定的月嫂临时出了状况),加上租床和被褥一天500。
坐月子也用月嫂,用了26天。
走之前的晚上,月嫂小声问我:沛沛,我走了你怎么办呢?我有点担心你……你爸妈好像都帮不上忙……
嗯,这就是整个故事了。
END
上篇在这里是的,我的父母不会做家务,也不会做饭(上)写完以后阅读量不高,我就没打算写下篇。 谁知不断有小伙伴在后台留言催下篇。
2018年有人催,2019年竟然还有人催。
都催跨年了,我是实在不好意思,赶紧写了。
我也想问问催稿的小伙伴:为啥对这篇没啥用的文章有这么大的兴趣呢?
你们倒是跟我说说啊!我实在很好奇啊!
微信公号:可可沛沛
你可能还想看可可沛沛点赞和评论过100的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