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卡支付有哪些风险
无卡支付领域存在风险不仅限于盗刷。去年11月8日,河南银联给各机构发了关于开展无卡支付客户端真实交易场景的排查和整治工作通知,通知中指出,近期市场出现一些支持无卡支付和云闪付支付功能的客户端软件,其中部分无卡软件严重违反监管规定及银联业务规则,存在缺乏真实交易场景,无证机构参与收单核心业务等违规问题,甚至发生套利、二清、卷款等重大风险事件。
此前,银联发布的《银联卡支付应用软件未报备品牌黑名单》中也出现了不少无卡支付类APP。除了APP之外,还有众多无卡支付产品借助社交平台开展业务。凭借支付费率优势以及使用的灵活性,无卡支付产品呈野蛮生长之势。据银联统计,自2017年10月起,发卡机构报送套现欺诈金额中通过无卡渠道发起的占比逐月上升,2017年10月前该比例普遍不足1%,2018年1月已上升到8%,上升趋势明显。如何正确识别并有效规避无卡支付业务的风险成为央行、银联总分公司和各支付机构关切的课题。
回到消费者的盗刷问题上,警方建议,要想避免银行卡被盗刷,最好还是致电银行关闭免密支付功能,或是将1000元限额降低至300元,万一被盗刷可以减少损失。此外,很多第三方支付应用都可以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最好也将其关闭。提高便利性很重要,对于支付机构来说,保护消费者支付安全才更重要。在实现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间如何权衡,更值得很多支付机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