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1第一篇豆瓣日志
最最一开始接触豆瓣说来搞笑,是16年去深圳链家实习的时候,做房产中介,师兄告诉我几个获客渠道,他说,你去豆瓣发点帖子吧,说不定有人看到回来咨询你租房的事情。那个豆瓣账号也像我当时离开深圳一样,一样地自顾自地消散在记忆中。
现在是凌晨一点的样子,实在是睡不着,打开了手机,又点进了豆瓣。豆瓣一直以来作为我评判影视作品水准的唯一方式,因为,影评确实毒辣,可爱。接着发现豆瓣可以写日志,哎?!这是继QQ空间,微博,又一个能写点东西的相对私密的地方了,于是就借着睡不着写点吧。睡不着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一张床,很冷,很不舒服,二是心情又极度尴尬,后者占多。
我在想,人的情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水波不惊的状态的,像不在跳动的心电图,有时会有起伏,所谓,微笑,厌恶,着急,郁闷,紧张,这些情绪短暂而又灵动,很容易控制了,但是,当这些小而有力的情绪升华到顶点的时候,情绪的外溢,一下子就像炸开的锅炉,轰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持续性地爆发情绪,应该大多是急转而下,兜状式的坠落,坠落的过程中,在情绪的顶点所构架的价值观,一下子如同秋天的叶子黄了一样,变得非常有层次,先是带着点原有情绪色彩去渲染事情,紧接着,开始冷静自我,很快,理性思考后开始后悔,后悔完变成了尴尬,因为否定之后再否定,然后再再否定,自己就陷入困境了。
其实说的是我自己。晚上约莫六点钟的样子,和女朋友大吵一架,故事梗概无非鸡毛蒜皮,拔的高点就是三观不合如何如何。结果是她狠狠地朝我后脑勺打了一巴掌,我第一次动手打女人了。接着我父母来之后,又大吵一架。说真的,我算不上恨,我讨厌极了我的父亲,那声音简直刺耳。于是我的情绪极度愤怒,现在又带有冷静之后的理性思维去给自己疏导,我便陷入了和吵架时各种慷慨赴死的对立面的尴尬。
我给我设定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我动手打人,如果我打她了,就分手,是真分手了。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是多么可耻的行为,这是多么人渣的想法。我实在是忍不住,可我为什么忍不住了呢?我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求助暴力。
之后看了电影《生活万岁》的宣传片,一位重庆女生失恋后的状态,让我再一次迸发了一些情绪,我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因为在刚没多久前,我父亲在通篇大道理的时候又讲到我小舅如何如何,我立刻联想到是我们这一代人,我自己,那是这次事件的第二次流泪。第一次是二老刚来到我这,说了一些有的没的,我深感自己经历坎坷,悲从心起。三次的流眼泪,让我积压得得到了很多释放。
现在反思自己,自己是错的,对不起我的女朋友,我一辈子深感愧疚。我应该尽力去弥补我亏欠她的,那是她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