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熊VS美年达
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有些人喜欢熊本熊的手机壳。有些人喜欢美年达的易拉罐包装。把熊本熊的手机壳打印出来,变成一副A4纸大小的卡通画,然后给他找一副像样的画框,挂在墙上。再把美年达易拉罐展平了,同样也将它绚丽的图像打印出来,变成一副A4纸大小的水彩画,同样找一副像样的画框,挂在墙上。熊本熊的画挂在白色的墙上偏左一点的位置上,美年达在熊本熊的右侧,距离不超过半张A4纸,并排挂好。现在,走到这两幅画中间,向后退个一两米。仔细端详一下这两幅“画”。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要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送一副画,你会选择哪张?熊本熊还是美年达?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两幅“画”都有待出售,价格在30元左右,你会选择哪副买下来?熊本熊还是美年达?或者也可以这样问自己:如果要你将这两张画其中一张临摹下来,你会选择临摹哪张?熊本熊还是美年达?为什么要将这两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变成画,并且再让你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呢?其实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看东西能“去功能化”。设计熊本熊手机壳和设计美年达易拉罐的设计师都非常了不起。熊本熊的设计师打造了一只二次元萌化的宠物形象,其Q版的造型让人忍俊不禁。而美年达的设计师将丰富的形状以及鲜亮的色彩点缀在易拉罐上让人感觉到年轻新鲜的跳动感。在我看来,这两件作品都是艺术品。每个都能让我对其驻足凝视许久。只可惜在这个生活节奏过快的世界里,太多观念被功能化:“瞧这不就是一罐饮料嘛”、“哦,这不就是手机壳嘛,上面还有只熊本熊”。熊本熊设计师的努力被人们忘却。人们不再详细揣摩熊本熊的眼睛、嘴巴、耳朵、眉毛、鼻子、等等的细节。也不再想象没有出现在画面中的和熊本熊有关的故事,比如它为什么老是这么惊讶的看着我们、为什么身材比例那么特别、等等等。一旦功能化占据了主导地位,端详揣摩和想象的能力就逐渐消失了。同样美年达设计师的用心也被人们忘却。一旦拿到一罐美年达,我们立马拉开瓶盖,毫不犹豫的开始饮用,而易拉罐外部的包装则完全被我们忽略。人们不会在乎包装上有几篇橙子,每个橙子的果肉有几瓣,也不会顺着包装上柔滑的曲线去感受色彩的流淌和动感。当一切被功能化,世界就会慢慢变得无趣了。所以,最后认真的问你一个问题:熊本熊OR美年达?^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