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内涵、跳舞的人
白天看了一段来自 broadway dance center 的跳舞视频,我只能从胡子与皱纹看出,领舞的人估摸着五十多岁,但不管音乐响起还是停下,那份光芒让我心生向往。
领舞的人在这里工作,就像健身俱乐部的教练,每天与人共舞,让我对工作的内涵有了新思考。
为何有些需要每天工作?每天工作的人的产出,其实际效用在哪里?不需要每天工作的人的产出呢?
物质过剩、物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的今天,人力劳动不断削弱。融资集中在智能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有意思的是,当衣食住行得到较好的满足,下一步人会去往哪里?
有人投身于顶尖科技,比如马斯克、《柳叶刀》杂志上的论文作者;有人基于家族荣耀与继承,以财富为导向选择工作、住处、婚姻……
引一段学霸猫的微博:
「驱动力来自什么?
第一阶段:胡萝卜加大棒,恐惧和欲望驱动,不做你就很差劲,做完这个你就是很棒的。
第二阶段:创造力驱动,完成作品的心,艺术家之心,自我表达,风格,创造自我的心。将自己完全融入作品,让笔带着自己走。
第三阶段:完全无为,不再需要驱动自己做完这个做完那个才会短暂开心或爱自己。应物而不藏。做和不做都OK,都没关系了。」
跳舞的人在第三阶段,他就是音乐,他是身体本身,他存在过,他超越了工作。
而我看见的“骄傲的自我”只是我内心的投射,是无意识地流动到第二阶段。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