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书影小结】依靠着某些高光时刻去生活

年底了,除了要总结十二月份,也要总结2018年。年度的总结还是要另开一篇,先来回味下这个十二月。
为什么是“回味”呢?因为虽然明明二三十天,我却总感觉这个月的好些事情像是已经过去好留了一般。无比期待的李健“不止是李健”巡回演唱会的南京场次,我如约而至,顺便又在南京走了走。12月8日的演唱会,而我直到现在还在回味,明明才过去二十几天,可我总感觉好久了,似乎像是“想念”一般的感情,虽然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去健哥的现场,但作为喜欢他17年的听友,把演唱会当成我人生可以珍藏的一些些片段,说是“高光时刻”也不为过。而当然,在平淡的日子里,我似乎都是在依靠着回味和期待这些高光时刻度过呢。


在南京的三天,走了很多很多的路,冬季里的金陵城格外沉静。我在大早上去了鸡鸣寺,站在明城墙上望远方,也在玄武湖边裹着大衣散步。在去往南京博物院的路上飘起了些许雪花,也刚好观看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特展。当然最让我激动的还是健哥演唱会。很久没有这样的时刻了,在返程的路上,便开始了失落,对抗失落的办法,那只有创造惊喜与高光时刻,以及读书观影听音乐旅行。

本月看书5本,《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渴望之书》是放书架上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一直没有读,趁着看完健哥演唱会的兴奋感,捧起了健哥喜欢的莱昂纳德·科恩的传记与诗集;《知中—幸会!苏东坡》也是之前李健推荐过的,中信出的类似于杂志一样的书,对于全面了解苏东坡还是挺好的;《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是近期国内出版的是枝裕和的新随笔集,作为是枝导演忠实影迷,当然要第一时间读起来;《旅行的艺术》是在南京的豆友的书店里看到,临时起意买来读的,阿兰·德波顿写得很舒服。
影片没看些什么,倒是把李健前些年的各类演唱会、演出、访谈等等看了个遍。尤其喜欢2015年他参加完《我是歌手》后去美国旅行并拍摄的一档节目《带着电影去旅行》;另外宫崎骏《龙猫》三十周年在国内上映,也去影院看了;也追了国产剧《大江大河》,拍的挺好;静静看了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很喜欢。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此刻我正在听着科恩老爷子的音乐在写这些文字。这本书是在2015年就买了的,一直没怎么完整看过,两年前科恩已经去世了,记得李健在当年的巡演中将《璀璨》加入了科恩的《哈利路亚》这首歌的旋律作为纪念,《璀璨》本来就是在抒发生命无常,但是是积极乐观的,与“哈利路亚”的几句旋律很适合。老爷子在去世前一个月还放发行了新专辑,唱歌唱到老,也是美好。
蓝色的封面上,是科恩年轻时候的照片,没错,就如同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一样,长得的确很像达斯汀·霍夫曼,可年老的他便就没有那份相像了,而很多人印象中的科恩,也是那个年老时候的他,一身西装,带着呢帽,被很多人说成像大学教授一般,儒雅绅士,不了解的人根本不会想象到这位老人有着极不平凡的一生,流浪、多情、写诗、唱歌、被骗,甚至于出家追随一位僧人……
或许是天才,才会有这么多的经历,看罢全书,我真的好羡慕他的这些经历。在伊兹拉岛上的小屋里安静写作和游泳;如同《Suzanne》歌中一样和那波西米亚气质的Suzanne一起漫步在河岸,我羡慕Suzanne的长裙与长发;在切尔西旅馆里,那些都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艺术家们一起聚会,大声欢笑;甚至想看看科恩在秃山的修行,或者跟着巡演团队去很多地方巡演。
也想静静听他唱《In my secret life》,《I am your man》,那低沉的嗓音在耳边回荡。
【《渴望之书》——莱昂纳德·科恩】

科恩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歌手的,最开始是诗人,年纪轻轻就成了知名的诗人,似乎他的设定中,自己将永远是个诗人、作家,而唱歌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本《渴望之书》是他在2006年出的一本诗集,在此之前他已经有22年没有出版诗集了。而这本书的诗基本上是他在秃山上跟随着他师父杏山修行的日子里写的。
2015年我是歌手节目中有一起李健上台随身带着的书就是这本诗集,说是想让科恩老爷子保佑一下自己演唱的低音。
说是诗集,也像是一本剪贴簿,穿插着诗歌、散文和科恩随手画的小画,像是一本自己的生活与思考记录,而文字和图画都是记录的方式。诗中画中有他的师父杏山,有他的老友欧文·莱顿,有裸女,也有他自己。诗文也是看来比较随意,有长有短,有的怪诞,有的直白,当然很多对我来说并不能理解,但对于了解科恩,或者了解各类不同的人生与艺术表达,还是很好的一本小书。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是枝裕和】

我是是枝裕和的忠粉,已经不用多说了,过去两年里我看了太多的是枝导演的电影与文字作品(包含电影文字小说和随笔集),这本书前段时间一在国内出版,就想拿来看。
这本书中,是枝导演记叙了自己年轻时候拍摄电视纪录片、慢慢走上电影之路的一些所感所想,并没有多大的宏大和深刻的思想,只是他自己的一些记录和电视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能了解一些背后的故事和想法,也是能学习到很多。比如是枝导演在书中探讨了关于纪录片的定义,“再现”还是“生成”?拍摄电影到底是前期做好所有分镜、严格按照分镜画面来拍摄,还是更多的交给拍摄现场来发挥?选择演员、激发演员可以做些什么?……
种种问题在这本书中是枝导演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从《幻之光》到《下一站天国》、《奇迹》、《如父如子》、《海街日记》……这些典型是枝导演的风格作品,是是枝导演的思考与努力的结果,包含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很多想法都是我极其赞同的,看罢整本书,我在想:“不愧是我喜欢的是枝导演”,不止是他的作品,整个人都是值得我敬佩的。
由于本书在日本出版时《小偷家族》还没有上映,否则,也很想看看是枝导演将这部电影的一些想法收入其中。
【《知中—幸会!苏东坡》】

这本书是如同杂志一般的书籍,中信出版社之前的一组策划,出版了多本“知中”系列。读这本书,一是前阶段看了一些关于苏东坡的纪录片,越发想要了解,第二也是由于李健的推荐,虽然他这推荐是一两年前的事了,前几月他还唱了两首苏东坡的词创作的歌曲,《临江仙·夜归临皋》与《苏幕遮·碧云天》。
这本书的的封面设计策划上就看的出来会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譬如对于苏东坡的现代化标签“天才艺术家”、“高品位生活家”、“骨灰级文艺青年”、“豆腐心毒舌”、“元气淋漓乐天派”……要换作现代,一定是受大家追捧的大家。
本书记叙了苏东坡所在的社会背景、他的生平概览,家庭生活、亲情爱情友情,职场生涯与流放日子,当然更有诗文、书法作品的介绍,也收录了中西方学者与苏东坡的某些思想关系。对于通俗易懂的去认识和了解这样一位大家,是很好的一本书。
【《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

之前一直想看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这似乎是他最火的一本书了。然而,还没开始读这本,却在这个月在南京的溜达中,特地去了豆友开的一家叫做“换酒”的书店,想要带走一本书,从书店里一楼二楼的浏览中,选择了这本《旅行的艺术》。
阿兰·德波顿把自己定位为随笔作家,我很认同,但是他的文字虽“随意”,但却细腻,有质感,也有深深的理性思考,绝不是随性使然。没有直白的表达,而是将思考与想法隐藏在那些奇迹细腻之处。整体又优雅从容,读起来好舒服。
本书中,作者将自己的旅行与福楼拜、华兹华斯、梵高等等名人的旅程结合到一起,更多的代入了自己在旅行中的思绪。无数次我看到某些文字,总是深有同感,譬如他说道,“旅行能催人思考,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在各种交通方式中,火车也许最易与思考,……坐在火车上,我们绝不会担心窗外的风景可能会单调乏味,其速度适中,既不会太慢而让我们失去耐性,也不会太快而让我们无法辨认窗外的景观。”旅行中“这全然陌生的环境能促使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省察我们的生活,这高度是我们在家中,为日常琐事所烦忧时所不能达到的。”
好希望自己也能去很多的地方,能感受很多,并感受到的记录下来。
【《电影带你去旅行》——记录视频节目】

这是2015年优酷的一档视频纪录节目,主要在美国洛杉矶,李健作为带领人,主要去往洛杉矶的很多个电影拍摄地。六集均以李健的歌名作为题目,《绽放》、《异乡人》、《风吹麦浪》、《转眼瞬间》、《为你而来》、《似水流年》,听着就很诗意。整个节目风格很轻松愉悦,剪辑和配乐都不错,旁白文案写得也很好,也均是李健做的旁白配音。当然我还是更喜欢片子中李健说的一些自己的旅行随想,更真实也更有他自己的想法。
能够看出来健哥整个拍摄期间是很轻松愉悦的,他本人确实也是很喜欢旅行,很多歌都是在旅行中写出来的,比如在泰国写的《心升明月》,在俄罗斯伊斯库斯克写的《贝加尔湖畔》,在意大利写的《美若黎明》。看他在这档节目中也总是带着吉他随时弹唱,时不时拿起纸笔记录些什么,也是羡慕。
【《坂本龙一:终曲》】

2017年的一个纪录片,记录了坂本龙一的一些日常,穿插了几十年里他为那些电影做配乐的片段。作为世界级音乐大师,看罢片子,真是觉得天才艺术家都是靠着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和努力。头发已经花白,带着圆框眼镜,笑起来那么可爱如孩子。得了癌症,但依然放不下音乐创作,总是一个人在工作室“玩”音乐,下雨了,他会拿起一个水桶罩在头上站在雨中听雨水敲打水桶的声音;他还会拿起提琴的弓与锣鼓等进行摩擦然后把耳朵贴近听声音;总是坐在一个瑜伽球上做音乐
片子穿插了《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等电影的配乐制作时的故事,看到年轻的坂本龙一就有着天才般的音乐制作能力,还那么专注努力,还关心社会、自然等等,我便想到了傅雷先生所说过的“赤子之心”,坂本龙一教授一定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龙猫》】

《龙猫》三十周年,自己又去影院看了。画面那么美,音乐响起,我便自己会心一笑,一下子回忆起来小时候在姥姥乡下老家的日子。山坡田野,树林河流,干活的农民,光脚奔跑的小伙伴,袅袅炊烟,我的姥姥也如同片子中的那个邻居婆婆一样。
可爱的龙猫,憨憨的,软软的,只有纯真的小姐妹俩才能看得见,真好的比喻!看到最后的时候我已经眼含泪光,美好的回忆景象在脑子里盘旋。
宫崎骏也是诗人哦,也是同样有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今夜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也应该好好做一下这过去一年的总结,以及2019年的愿望,更希望自己能更多多的努力,能一个又一个地去实现,能更多的拥有一些高光时刻。
明年希望能看100本书,多出去走走看看,还有去见李健。
201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