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莫扎特》南京保利 025
为妈妈盖上黑布的时候 旁边的莫扎特的悄悄换了红外套
莫扎特说谢谢,小丑唱了首茉莉花太惊喜啦,还说了太牛逼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家好你好吗
为啥拍照的穿着现代的衣服, 其他人穿着那个时代的宫廷衣服
萨列克
dbq一边看字幕一遍看演员真的来不及,寻了一些专业评价 希望对以后写影评有帮助
@豆瓣同城活动介绍:“法兰西是浪漫之都,更是崇尚自由、博爱、民主的高度精神之国。所以法国人爱红酒,爱浪漫, 爱自由,更爱一切美的事物。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与往日推崇‘慢动作推进的法剧相比,无疑是个特例。他流淌着这个民族最为自由奔放的新鲜血液,从遥远的法兰西御风而来。一出场, 年轻张狂的莫扎特就亲吻了全舞台的姑娘, 当然也包括男演员们。一场热情之火,瞬间点燃全场所有人。恢弘的18世纪宫廷布景,辅以绮丽繁复的精致服装,优雅的古典乐配上粗粝不羁的吉他声线,法式美学几乎颠覆了所有人对音乐剧的认知体验。大胆的摇滚乐配以经典巴洛克风格,现代的表现手法融合欧洲宫廷的华美舞台,一代音乐大师的不羁才华在全新的演绎下流光溢彩, 却又返璞归真。本剧于2009年9月在巴黎体育馆首演即弓起巨大轰动,随后在法国各地、日本、韩国、乌克兰及俄罗斯展开的国际巡演都大获成功, 古典美与未来感相结合的视听体验吸弓|着全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为之疯狂。演出故事丰满,人物性格突出, 加之绝美的服饰布景,打造出视听效果的完美体验。
《摇滚莫扎特》更被多家媒体誉为“对整个音乐剧界的一次真正颠覆!
现象级音乐剧风潮再起
不同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作品,法语音乐剧从创作伊始便融入了这个民族写意奔放的性格特征,以自己独立的语言和审美系统自成一派。有趣的是,在欧洲版图中独树一帜的诗性和写意,赋予了法语音乐剧与东方语境的奇特共鸣,从《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小王子》,中国观众对法语音乐剧的热情始终高涨,而将法式美学挥洒到极致的《摇滚莫扎特》,则已经成为了法剧现象级作品在观众群体中引发热议。
“摇滚”的“莫扎特”从来都不走寻常路,他从一-群妙龄女子的裙底钻出,年轻而莽撞,一出场便施着笨拙而稚嫩的礼节,高呼“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为您效劳! 2009年, 在法国的舞台上呈现的这位音乐天才将其纵情享乐、向往自由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近十年之后, 《摇滚莫扎特》在南京保利大剧院的舞台.上重演, 将再次以极致癫狂的审美体验和燃爆全场的现场氛围书写这位旷世奇才的传奇人生。
印象深刻的曲目:
1⃣️
《乐声叮咚 (Bim bamboum)》,剧中莫扎特的追求对象阿洛伊西娅的出场曲目是《乐声叮咚》,歌者于冰蓝色灯光中缓缓步出,营造出未来感十足的迷幻电子氛围,与“我只是个梦境,一个虚无的剪影”的歌词相对应的,是阿洛伊西娅如提线木偶般僵硬定格的舞步,仿佛是这位女高音歌唱家在控诉着自己被支配的命运。
我:现场采用蓝色的灯光渲染舞台,阿洛伊西娅边唱边像海浪般扭动自己的胳膊 但是像木偶一般扭动 一顿一顿的 似乎是个冷漠麻木的傀儡
萨列里的《杀人交响曲》
”
突然发现喜剧笑点可以通过语言还可以通过演员的身体舞台行动如重复动作或沉默然后扭头看观众。这其实有一种脱离戏剧环境的感觉。冲服的动作仿佛演员卡壳,而沉默然后扭头看观众打破了第四堵墙。小丑通过重复见到萨列里惊讶的跳起来 嘴上伴着啊!的舞台行动制造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