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他的人生三起三落,只靠这点逆袭,许多人都做不到
从1981年踏入娱乐圈,刘德华在娱乐圈已经摸爬滚打38年了,如今仍然活跃在娱乐圈,成为大众偶像。
很多人以为刘德华是以歌星出道,但其实刘德华是参加TVB艺员培训班出道的,这大概刘德华唱歌的作品已经让很多人耳熟能详了吧。例如《忘情水》,1995年刘德华登上春晚舞台,就是唱这首歌。

刘德华在娱乐圈真的是一个“神存在”,大家总觉得,刘德华在娱乐圈就是一棵常青树,38年来长盛不衰。说起他“长青”的秘诀,娱乐圈一致认为,因为他是出了名的“劳模”。
例如,2017年刘德华在泰国拍广告不幸堕马,经历了一年半的修养才恢复。恢复后,刘德华就投入精力去筹备2018年年底连续20场的演唱会。其实他的身体刚刚恢复,医生已经建议让他不要再唱,但是他却说:真的不舍得。


我想,这份不舍得中,有刘德华对他歌唱事业的热爱,也有他对粉丝的爱。
在刘德华整个娱乐生涯中,这份热爱陪着他走过三起三落。
01 港剧时期:冰火两重天
1981年刘德华参加TVB艺员培训班出道后,开始活跃在TVB电视屏幕。很快,凭借83年版《神雕侠侣》创下TVB收视神话,TVB立刻打铁趁热的派梁朝伟和他搭档《鹿鼎记》,再创经典。


刘德华在TVB里算是天才小生,在TVB“苦熬”的小生不下少数。回顾TVB的所有小生,像刘德华这样出道3年就一炮而红,难以撼动的经典小生真的是凤毛麟角。
这是刘德华入行以来第一个辉煌时期,当时他和梁朝伟、黄日华、苗侨伟、汤镇业,被号称为“无线五虎将”。

TVB向来的传统就是,艺员一红就签5年长约锁定艺人。刘德华也不例外,但他有自己的想法。
其实,在TVB的电视剧时期,刘德华就一直在默默的探索转型电影演员之路了。在这个时期,他一方面有许多部电视剧加身,工作量巨大。另一方面,他也在默默的寻找拍电影的机会。
所以他拒绝了与TVB签长约的要求。大家知道,对不听话的艺人,TVB的杀手锏只有一招,那就是:雪藏。而对当时刚刚出道才刚爆红的刘德华,才刚刚为观众所熟悉,长达400天的雪藏对他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当时的刘德华人缘极好,他联合了五虎将一起抗议,这场艺人与电视台的对决闹的轰轰烈烈,僵持不下,一度影响到TVB很多拍摄计划的运作,直到邵逸夫亲自出来调停才算告一段落。
可惜中间出现的小插曲,甚至一度影响了刘德华和梁朝伟的关系,那就是梁朝伟在这场对抗中,率先与TVB签约,算是瓦解了“五虎将”联合对决TVB的阵容。可想而知,他与这张对抗的发起人刘德华会是什么关系,就算同在娱乐圈,但他们的关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很少交集。
值得称赞的是,一个刚刚出道的艺员,能够在名利面前坚持自己的电影梦,勇于SAY NO。80年代的TVB跟如今的TVB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当时的TVB是香港第一大台,全香港的居民都在追剧的电视台。面对前途茫茫的电影圈,刘德华轻轻转身,离开了TVB曾经留给他的一片繁花似锦。
02 电影圈摸爬时期 :黑帮当道,摸黑闯荡
如果说当时的以TVB为首的电视圈是一片繁花似锦,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电影圈在黑帮势力笼罩和掌控之中,成了一片污浊之地。外人看来,刘德华的决定,就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要闯!
据说在那段黑暗岁月里,刘德华甚至被人拿着枪指着拍戏,而且明明只有2分钟的戏份,却拿来当成电影封面做宣传噱头。
但他认定的路,他就走到底。这个时期的刘德华拍了各种各样题材的电影,有和叶德娴一起拍摄的剧情片《法外情》,后来反应不错又接着拍了《法内情》,呵呵,这就是港片的传统。除了剧情片,还有喜剧片《最佳福星》、科幻冒险片《魔翡翠》、警匪片《肝胆相照》、《猎鹰计划》、《旺角卡门》等等
因为这段摸爬滚打时期对各种类型电影的尝试,让刘德华在日后的电影事业中,敢于挑战不同的电影题材,也乐于塑造各种角色。正是这段“烂片”时期,让刘德华对角色的塑造累积了更多的经验,具有更强的塑造性。
刘德华塑造的一些经典系列,就是起源于这个时期,
例如:《赌神》系列

《天若有情》系列

黑帮警匪系列等。

而且,刘德华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影片类型——警匪片。并在1988年凭借警匪片《旺角卡门》提名第八届香港金像奖。
03 电影屏幕转型时期:血本无归,险些破产
1992年,香港曾经发起一场反黑帮大游行,打击了当时的黑帮势力,电影圈上空的一片乌云终于褪去,重见光明。这个时期,也是刘德华电影屏幕的转型期,这也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系。没有黑帮的把持,电影圈有了更大自由的空间。
一方面,刘德华继续尝试之前没接触过的题材,例如传记题材《五亿探长雷洛》系列、励志片《烈火战车》等。


另一方面,刘德华继续自己拿手的题材类型,巩固在电影市场的地位——警匪动作片(大概也因为是香港市场比较热门的电影题材吧)。这个时期比较热门的就是他和影帝梁家辉主演的《黑金》。

这个时期,刘德华作出了各种尝试,但演技还处于攻坚阶段,尽管《五亿探长雷洛》和《烈火战车》都分别在1991年和1995年提名第十一届香港金像奖和第十五节届香港金像奖,但都与影帝无名,成为香港金像奖的“陪跑专业户”。
不过,善于规划,未雨绸缪的刘德华总是善于为自己的人生另谋出路。这个时期也不例外,他转型成为投资人、制片人。
1990年成立了天幕公司,当时亏损4500万,险些破产。有段时间,圈内流传一句话,说刘德华“替别人拍片是赚钱机器,自己做老板是散财童子”。
当时为了还债,刘德华不得不一年拍摄16部戏来还清债务。这次的滑铁卢并没有阻止刘德华继续拍电影的梦想。刘德华就是那种要做的事情,无论如何也会坚持到底。
1994年,刘德华投资拍摄电影《天与地》,从豆瓣评分来看,7.6的评分,口碑不错。
这个时期的刘德华,一边拍电影散财,一边拍戏还债。整个时期,基本为了自己的电影梦在破产边缘挣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从他后面投资的电影来看,成绩不俗。刘德华更以投资人的身份曾捧红宁浩、乌尔善,投资拍摄的电影达30部之多,堪称“投资专家”,例如:让乌尔善一战成名的《刀剑笑》,让宁浩一炮而红的《疯狂的石头》,让人惊艳一把的《桃姐》,风靡一时的《我的少女时代)等等。

04 电影屏幕演技期:拓宽戏路,角色多变
这个时期的刘德华,开始拓宽戏路。
2000年在电影《阿虎》中塑造了性格爽朗、直接的自由搏击拳手阿虎

2002年联手梁朝伟出演警匪片《无间道》出演个性复杂的反派人物刘建明

2003年中剧情片《大块头有大智慧》,诠释了以为表面泛荡不羁,内心善良无比的武僧大块头,让人看到耳目一新的刘德华。
2004年再接再厉,在《天下无贼》中,突破固有的银幕形象,饰演痞子气十足的盗贼王薄,让人看到盗亦有道的人性光辉。

2005年奇幻剧情片《童梦奇缘》,影片讲述了一个在生活中得不到温暖的小男孩渴望长大的故事 。广告语同样很让人飙泪:120小时梦幻旅程,活出70年真我生命。很多人看完的最大感受就是: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接下来的5年里,刘德华转向古装动作片,继续迈进。
2006年主演了《墨攻》里用各种计策出奇制胜的革离

2007年《投名状》里耍性而为的赵二虎、

2008年《三国志之见龙卸甲》里智勇双全的赵子龙、

2010年《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文武双全的大唐神探。

这个时期,也是刘德华在电影圈正式封为影帝的时期:
2001年,凭借《阿虎》获得2001 第6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3年,凭借《无间道III终极无间》获得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4年,凭借《大块头有大智慧》获得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05 电影圈减产期:回归家庭,差点瘫痪
2010年之后,刘德华的电影开始减产,这大概和他不如人家最重要的婚姻阶段有关。
2008年刘德华和朱丽倩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2009年朱丽倩父亲去世,刘德华和朱丽倩才正式走入大家的视野。这次隐婚差点给刘德华的正面形象带来负面危机,但他诚恳的出来面对和道歉,也让很多观众、粉丝选择原谅这位十年如一日的劳模。

婚后,朱丽倩分别在2012年诞下女儿Hanna,对他们来说,刘向蕙是刘家的掌上明珠,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所以刘德华对她们母女两的保护已经上传到“安保”级别。刘德华严选了一队保安团,24小时保护朱丽倩和女儿,据悉单单每月的保安费已高达20万(约人民币16万),加上新居四面都是树林和围墙,还有不少闭路电视,入大屋要经过2个闸口,守卫森严得夸张。
也许就是好事多磨吧,回归家庭虽然是个美丽的愿望,最近两年的刘德华却遭遇不少坎坷。
2017年刘德华在泰国拍摄广告堕马的噩梦,连上厕所也无力自理,半瘫之下只能用尿壶,差点毁了刘德华的下半辈子。可以说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事情发生后,爱妻朱丽倩第一时间带着医疗团队把刘德华接到香港治疗。这段沉重的打击更让刘德华明白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日子虽然痛苦,但也快乐着,因为有妻子和女儿的陪伴,他说也是他人生中美好的时光!
没有显赫的背景,爸爸只是一个消防员;没有耀眼的学历,升学考试还有2个E,刘德华的成长之路并没有外人看来那么光鲜。
在娱乐圈摸爬滚打37年,刘德华之所以能够成为常青树,人气不减,归根结底就是他用了37年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认定的事情,再困难也要坚持到底。
说真的,说出来很容易,但能做到的人,真的寥寥无几啊。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玩野实验室(微信号:wanye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