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幸福科学四部曲之二

身边的悲喜故事
我曾有一个学生叫苏菲,她以极优异的成绩进入宾州大学,她是班长,也是极出风头的拉拉队队长。她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到好成绩,男孩子对她有如众星捧月。她是独生女,父母非常宠爱她,她家境富有,应有尽有,同学们昵称她为“黄金女孩”。
但当我再次见到她时,她已不再是“黄金女孩”。当时她念大三,在接受心理治疗,学业和爱情都一塌糊涂,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像大多数抑郁的人一样,她没有在第一次遭受打击时就寻求帮助,她等到一连串挫折累积了好几个月以后才去求医。她说她觉得“空虚”,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没有才能,没有任何希望。她觉得学校的功课很无聊,整个学术制度对她的原创力来说是个阴谋,使她透不过气来,而女性主义运动是个无意义的骗人活动。她上学期有两科不及格,她完全没有办法开始任何研究计划。当她终于坐在书桌前准备做功课时,她又不能决定究竟先做什么,每一科的功课都堆积如山。她对着这些功课干瞪了15分钟,最后干脆放弃,开始看电视。她与一位退了学的同学同居,当他们发生性行为后,她觉得自己被利用了,很下贱,以前曾带给她喜悦的性关系现在只会令她对自己更厌恶。
她主修哲学,曾对存在主义极有兴趣。她接受了存在主义的教条,认为生命是无稽的,这种想法使她的生活充满了绝望。我提醒她说,她以前是个聪明的学生,是个有吸引力的女人,她听后哭着说,“我把您也骗了”!
悲观、消沉的时候,我们会经历一个轻微的心理失常状态——抑郁。抑郁是悲观的放大,而了解了悲观,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它的放大形态——抑郁症。
有些人曾经历过抑郁,而且清楚地知道它如何蚕食生活。但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极少有这样的经验,只有在许多希望同时破灭时才会发生。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一次打击都会带来情绪的低潮是一个相当熟悉的经验。
全世界几百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经过25年的科学研究,终于对抑郁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抑郁分三种,第一种是一般性的抑郁(normal depression)。这是大家所了解的一般形态,它来自痛苦和失落。对有思想、对未来有期待的万兽之灵来说,这种痛苦和失落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遭遇痛苦和失落时,我们会变得很懒散、被动、无精打采。我们不去上班,不去上课,对以前喜欢的活动也提不起劲;我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想见朋友,对性也没兴趣。
过一阵子后,我们自己会慢慢变好,这真是大自然神奇的恩赐。这种一般性的抑郁非常普遍,就像心理上的小感冒。我发现在任何时候,大约有1/4的人处于这种抑郁状态中。
另外两种抑郁都被称为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包括单极抑郁症和双极抑郁症(unipolar and bipolar depression)。单极抑郁症没有躁狂症(mania)的症状。躁狂症的症状与抑郁症正好相反:患者会无故地极度快乐、狂妄,不停地说,不停地动,自我膨胀得一塌糊涂,天下好像没有他办不到的事。
双极抑郁症有时也被称为躁郁症,一端是躁狂症,另一端是抑郁症。单极抑郁症和双极抑郁症还有一个差别,那就是双极抑郁症的遗传几率比单极抑郁症大很多。如果同卵双生子中有一个人得了双极抑郁症,那么另一个患病的几率是72%,但异卵双生子同时患病的几率则只有14%。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对双极抑郁症的病人非常有效,大约80%的双极抑郁症病人服了碳酸锂后,躁狂症症状减轻了,也减少了一些抑郁症的症状。
各个方面都不对劲了
下一个问题就是:单极抑郁症和一般性的抑郁有关系吗?我认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不同之处在于程度和症状的多寡。一个被诊断为单极抑郁症的人就被贴上了精神病人的标签,而另一个有一般性抑郁的人却不会被视为病人。其实两者间的差别非常小。
我的看法与大多数医生的看法很不相同。大多数医生认为单极抑郁症是心理疾病而一般性的抑郁不是,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单极抑郁症不是严重的一般性抑郁,但这种看法还是笼罩着这个领域。
事实上,我认为一般性的抑郁和单极抑郁症都有四种消极的变化:思想、情绪、行为和身体上的消极变化,他们被认定的方法也基本相同。
你抑郁时的思考方式与非抑郁时是不一样的:抑郁时,对自己、对世界及未来的看法都是灰色的。当你抑郁时,一丁点的小障碍看起来都像不可逾越的高山,你相信你手指碰到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变成灰烬,你对为什么你的成功其实是个失败有着无数的理由。
-END-

颠覆你以往深以为是的观点。节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吗?戒烟、戒酒能成功吗?你从这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变的,而哪些方面却无法改变,是自己必须接受的。塞利格曼博士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帮助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改变的特性上,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限时福利:公众号主页面回复关键词【50109】获取本期电子书
作者介绍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心理协会双奖加身第一人,畅销书作家。曾登上《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众多流行杂志。他的著作超过20本。他的书被译成多种语言,并畅销全球。本文节选并整理自图书《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文章原标题为:“从悲观滑向抑郁”。仅用于试读及购买图书之参考,请支持购买正版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