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母草:会跟陌上菜有某种关联吗?
Day 3 Lindernia dubia 北美母草
只看外观,北美母草跟陌上菜似乎不太好区别。最显著的区别特征是,北美母草的叶片具齿,而陌上菜则拥有光滑的叶缘。
台湾的《都會野花野草圖鑒》一书(都會野花野草圖鑒 - 读书 - 豆瓣)介绍了拟樱草(Lindernia anagallidea)、美洲母草(Lindernia dubia,即北美母草)和陌上草(Lindernia procumbens,即陌上菜),而拟樱草有人归为北美母草的一个变种(Lindernia dubia var. anagallidea)。书中提到,拟樱草花梗比叶子更长,而美洲母草则反之,另外美洲母草有着齿缘,花冠稍大。而拟樱草与陌上草的区别则是陌上草的3-5条掌状叶脉更加明显。可以说这是非常不显著的特征了。
我在CVH上查询母草属的标本发现,国内有很多北方产的陌上草标本在一开始鉴定时,定为 Lindernia pyxidaria 这个物种。而这个学名现在已经成为异名,但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命名人为林奈的 Lindernia pyxidaria L. 被认为是北美母草的异名,而命名人为 Carlo Allioni(意大利植物学家,1728–1804)的 Lindernia pyxidaria All. 则被认为是陌上菜的异名。
这一状况造成了一些困扰;虽然检视过,国内的 Lindernia pyxidaria 叶缘都算全缘,或者可能因为缩水而稍有皱缩而并不像是本身有锯齿。并且包含命名人的学名也确实写的是 Lindernia pyxidaria All.

而目前查到的北京植物研究所(PE)馆藏的北美母草标本,多来自日本(应该是近代归化的)和北美,叶缘确实有齿。


而PE馆藏的 Lindernia anagallidea,图片不太清晰,但确实接近比较细弱的陌上菜,而没有看到清晰的叶缘锯齿。

而参照 Fischer E, Schäferhoff B, Müller K. 的 The phylogeny of Linderniaceae—The new genus Linderniella, and new combinations within Bonnaya, Craterostigma, Lindernia, Micranthemum, Torenia and Vandellia[J]. Willdenowia, 2013, 43(2): 209-238. 一文(doi: 10.3372/wi.43.43201), Lindernia anagallidea 和 Lindernia pyxidaria 都归为 Lindernia dubia 的异名。
所以美洲母草到底包不包括长得跟陌上菜类似的类群呢?这两个物种的边界到底如何确定呢?还是说,北美其实也有陌上菜分布?
而北美母草现在确实已有归化到东亚的记录(包括中国植物志也有记载),如果不能很好地确定那些纤细一点的陌上菜是不是 Lindernia anagallidea,这些 Lindernia anagallidea 是不是北美母草,那就确实不好确认它们的边界了。
北美母草我确实还没见过,只能放 Flickr 上的照片了。

北美母草在北美当地被称为 False Pimpernel,即“假琉璃繁缕”,而琉璃繁缕属名为 Anagallis,无怪其中一个变种的种加词会是 anagallidea 了。
而只看花的状况,某些北美母草的颜色跟陌上菜很像,某些又跟另一种近年归化到国内的圆叶母草 Lindernia rotundifolia 很像,会不会是中间类群呢?这些问题都挺有意思的。

上图与我拍到的陌上菜(见前一篇日记——陌上花开蝴蝶飞)很像;


上两图,包括前文 Flickr 上那一张,则与圆叶母草的配色更加接近,有蓝色的斑纹。
不太好在标本中保存的花色,其实应该也值得在母草属的物种区分当中作为证据。
又, Fischer E, Schäferhoff B, Müller K. 在2013年的文章(就是上文提到的那篇)中对母草科许多物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陌上菜跟圆叶母草的亲缘关系很近,而北美母草则跟 Micranthemum umbrosom 非常接近。非常奇异的状况。
有意要提北美,有意要提出,北美母草跟陌上菜是不是同类。
很拙劣的隐喻,很牵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