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白宫情商 ver.4
1、人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失败,但人生却有真正意义上的危险,那就是没有能够及时地意识到危险——失去青春的危险,失去爱人的危险,失去机会的危险。
2、胡佛不是一个称职的总统,因为他太高高在上了。但他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者,因为他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抓住投资机会。如果他一直做下去的话,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家。事实证明,只有错误的选择,没有错误的人。
教训八 走不好抗争与妥协的平衡木
3、马歇尔的三段论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马歇尔想到了一个以进为退、以退为进的策略,既要避免与白宫和国会的直接冲突,又要树立最高法院的威信,就是要把大事化小,再将小事做大。
马歇尔提出了3个堪称经典的问题:
第一,申请人是否有权利得到他所要求的委任状?
第二,如果他有这个权利并且这一权利受到了侵犯,这个国家的法律是否为他提供了救济?
第三,如果法律确实为申请人提供了救济,是否应由本法院发出法院强制执行令?
进而引出了最高法院拥有“最高立法权”
宪法构成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最高的法律
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
解释法律显然是司法部门的权限范围和责任
4、人生何处不妥协?每一个妥协都有他必然的利益驱动和现实需求。妥协是一个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只有很好地整合资源,才能更有效地作出妥协,赢得有建设性地合作。人际关系如此,国际关系也是一样。
教训九 不专业地危机管理
5、正如约翰·福克斯所言,“真正处于危险之中的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在美国发生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后,一度被美国列上”黑名单“的委内瑞拉、古巴、伊朗等国却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表现出对美国人民的同起与关切。这种对国家恩怨的超脱,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令人肃然起敬。而这一系列行动所传递的缓和双边关系的信号,也非常值得美国政府注意。事实证明,正是布什总统情商商的缺陷——过于执拗和偏激——硬生生地将许多国家推向美国的对立面,也把美国带入一系列战争的泥潭中。对于他人、他国释放的善意缺乏无偏见的体认,是布什个人情商方面的缺陷,更是美国人的一大遗憾。
6、此时此刻,人们似乎更应该重温富兰克林·罗斯福63年前在临终的前一天留给世人的遗言,"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如果文明要生存下去,我们就必须让人类学会能够以更为文明的方式处理相互的关系——就是要培养一种所以民族、种族能够在同一个世界里和平相处与协力工作的习惯。"
7、在林肯看来,在危机时刻保持总统的绝对地位,是对国家利益的最大保证。而他也必须像守财奴一样,用心呵护着属于联邦的一切财富。
为了保证白宫的战争主导权,林肯甚至还借机从国会夺走了一些主动权,比如不经国会批准就决定财政开支。总之,在涉及战争和重建的一切问题上,林肯行使的权力要比其他任何总统都多。
作为”交换“,在与战争不相关的财政和国内立法问题上,林肯则倾向于听从国会领导人的意见。这也反应出林肯的政治平衡艺术——只要保障大节,他不会过多纠缠旁支末节。
8、林肯的理念很简单:人才难得,所以一旦得到,就一定要用人不疑。有句话说得好:识人不走眼,用人不猜疑,方可成就大事。更何况,林肯每天都要作出上百个决定—同意或不同意,要或不要,对还是错——他实在没闲心在怀疑还是信任之间来回游荡。
9、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人与人情商的分野,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PS:做一件事时,首先考虑的是它可能带来的隐患,而忽略存在的价值。说好听点是危机意识,说难听点就是患得患失。
10、赢得尊重是领袖气质的实质。调查显示,世界上62%的领袖人物拥有赢得尊重的特质,这是可以做出正确事情和委任重要责任的标志。
11、有句话说得精辟:雄心是翅膀,并且使人更能忍耐痛苦。
真正有力量的人,不是声音大的人,而是目光坚定的人。
任何时代,都是积极者的时代,上进者的时代,创造者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