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2018年读书总结
2018年共读了365本书,冥冥之中居然暗合周天之数。相比于前两年担心选不出Top 10,今年则是在担忧候选者众。尤其是虚构类五个席位,要从二十本佳作中选,也算是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烦恼。
2018年度阅读Top 10(以时间为序) 01 《永远是孩子》 天童荒太 02 《社会契约论》 让-雅克·卢梭 03 《謊言的年代》 若泽·萨拉马戈 04 《长安十二时辰》 马伯庸 05 《玄鸟》 藤沢周平 06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史蒂芬·柯维 07 《俗世奇人》 冯骥才 08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埃特加·凯雷特 09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A·C·格雷林 10 《信息简史》 詹姆斯·格雷克
简评:
《永远是孩子》 在今年读过的众多优秀推理小说中,思来想去选择了这一本。无他,单纯因为其题材的深刻与沉重。
《社会契约论》 未读之前,觉得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需要无比宏大繁复的内容。没想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鞭辟入里,无愧于经典的名号。
《謊言的年代》 一个共产党员的杂文集。对时事诸多评论,暗合我心。
《长安十二时辰》 作为马亲王粉丝,私心加了点分,选入今年Top 10。这本书的谜题解答虽然也说得通,但并不算出色。最抓人心弦的是紧张气氛的烘托。主角等人只能向前奔跑,被时间追赶并追赶着已知的和未知的敌人。
《玄鸟》 2018最佳虚构类。短篇小说集。第一篇同名作最好。通常我更偏好故事完整,情节取胜的小说。藤沢周平是例外,他的短篇小说重在余味,第一篇的戛然而止恰到好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看名字以为是无聊的鸡汤。读完后发现,即便都是鸡汤,也有经典的鸡汤(比如本书)和无聊的鸡汤之分。
《俗世奇人》 三言两语,栩栩如生。冯骥才笔力不凡。此外还有个小彩蛋,冯老写完这一本后,曾说“倘若再写,算我无能”。然而2015年还是出版了《俗世奇人·贰》。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一本奇特的短篇小说集。无论是语言还是情节,都很出人意料,二者的风格倒是相互映衬,保持了一致。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本书所属的牛津通识读本丛书有很多都质量上乘。以这本为例,简明扼要的同时也尽可能做到了通俗易懂。不过对于我这种完全没有哲学基础的人来说,第二章早期哲学还能尽量跟上,第三章后期哲学为什么要否定第二章的思想就云里雾里了。
《信息简史》 2018最佳非虚构类。有些内容让我颇受启发。小到10101010为什么比11011001更随机,大到信息论,量子理论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奇妙结合。
除了TOP 10里的《永远是孩子》,今年读过的推理小说中还有不少佳作。下面就列出其余15本虚构类的候选名单(包括部分非推理小说),作为收尾。
年度虚构类作品候选(以时间为序)
01 有川浩 《飛翔公關室》 02 森村誠一 《腐蚀》 03 天藤真 《大誘拐》 04 長岡弘樹 《偶然聽到的話》 05 百田尚樹 《影法師》 06 京極夏彦 《后巷说百物语》 07 黒川博行 《文福茶釜》 08 中山七里 《贖罪奏鳴曲》 09 坂本光一 《白色的殘像》 10 高野和明 《幽灵救命急先锋》 11 尤·奈斯博 《魔鬼的法則》 12 横山秀夫 《64: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 13 真保裕一 《夺取》 14 朱川湊人 《樱花秘密基地》 15 丽莎·拉兹 《斯家侦探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