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 ADD疑似人群
周六跟咨询师聊,她说我可能有ADD(注意力缺失障碍),虽然不是很相信,但的确也不是没有征兆,比如我做着一件事的时候,很容易突然有个念头要去做别的事。所以昨天就花了大半天去研究什么是ADD,如何处理一类。 ADD,还有ADHD(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动症),儿童时候就可能会得到;而只有1/3的人会自动痊愈,剩下2/3的人即使到了成人,也依然有这样的问题。 我一开始不怎么确信自己有ADD(至少肯定没有ADHD),但是仔细回想一下,小时候老师就有说过我会开小差(就是很安静的走神),而考试时候总是粗心大意的错误。后来到初中高中这些问题就自然变好了。真正的转变其实是小学5,6年级,参加数学竞赛,得到了广西赛区的奖励。现在想来,我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转变了。我以前总是觉得,自己开小差的原因,是自己的确还算是比较聪明的,而上课的知识太浅了;没必要专注的听。现在再仔细想想,从ADD的角度来解释,也并非没有道理。而正好是从数学竞赛开始改变,大概是数学竞赛的难度终于能让我全神贯注了,而之后得到的赞誉,包括从初中开始,作为一个好学生所得到的赞誉,包括解出难题的成就感和觉得考试题目很简单的畅快感,提高了我学习时候的多巴胺分泌,才让我学习那么专注,也才让我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绩。 而现在,一则现在工作中的激励机制太少了;二则不像学生时代的心无旁骛,现在各种需要操心的事也很多;网络和智能手机一类的高科技又能轻易满足我对各种知识的好奇。。。所以,ADD开始显现出来了。 ADD也还有体现在其它方面:比如我对所有的事情都是浅尝辄止,感兴趣一会儿,一旦要深入了,就觉得烦了。 另外一个很明显的体现是:我更喜欢做手工;好像有看到说ADD的人动手的时候专注度最高。 药物治疗嘛,就真的有所谓的‘聪明药’,并不是提高智商,而是通过提高前脑多巴胺的分泌,帮助提高注意力的,这种药叫做利他林。另外还有帮助保持清醒的莫达非尼和阿莫达非尼。对我这样晚上睡眠不好影响半天的,可能也有用。 但是,我想,我也不是ADD的所有症状都有,比如冲动,比如脾气不好,比如情绪不稳定。我也有我的冲动、脾气和不稳定,但是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那样,也没有比别人差多少。可能抑郁多少有一点点,但也只是一点点。 所以,我即使是真的有ADD,应该也是比较幸运的症状比较轻微的那种,如果调节得好,如同像初中和高中时候那样,专注度足够的高;ADD的另一面,一个还算比较聪明的我,就可以显露出来,为自己的工作助力的。 因此,我暂时还不想用药物的方法来提高自己多巴胺的分泌,ADD也有很多生活习惯上的调节方法;尽量通过自身的调节,如同以前那样,获得一种自发而稳定的多巴胺分泌来源。我看到有说到“结构”,ADD的人都没有足够的结构,都需要外部结构。我大概一直在说我想要一种稳定,一种安全感,可能潜意识里,也是想依赖某种外部结构吧。经常给自己做实现不了的计划,也是对“结构”的一种无力的挣扎吧。 如果真的了解到“结构”那么重要,那就更加认真对待吧。看到豆瓣上有文章说ADD,说最重要的是五件事:-清单;-时间表;-睡眠;-饮食;-运动。首先是睡眠:我既然多梦,既然睡眠质量不好,那就不要强求自己几点钟一定要起来了。反正12点睡,睡到什么时候清醒来再起来;多睡一两个小时,如果能带来一整天的好状态的话,为什么不呢?第二;清单和时间表。这个其实我一直都有在做,但是执行力很低,我觉得了解ADD对我最大的帮助,应该是让我更加清楚的明白了这个的重要性吧。清单,作用不光是每天列今天要做什么事,做完了打个勾的成就感;还有,当我做着一件事的时候,脑袋里突然蹦出另一个念头,换作以前,说不定就转过去了;而现在,可以立马提笔把它加入清单中,等回头再做;每天在时间表里给零碎的事留足时间,保证自己有时间去实现这些零碎的念头。时间表,太严密了无法实现,太宽松了又没有意义。还是那样,给重要的事情单独列时间段,零碎的事情放在零碎的时间段里。列了这段时间做什么,就做什么,详细一点,就不用惦记着忘记了什么事;给零碎的事留足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可以放松一点。 另外,每周有半天留给自己完全放松吧,摆脱清单和时间表的那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ADD的人社交都多少有些问题;会不耐烦;会觉得要做的事情很多,没时间社交。应该给自己建一个社交时间表。每周有半天留给家人;每个月有另外一天留给朋友。 还有,观察自己:什么时间段效率最高;什么情况下睡眠最好。记录下来。不要焦急。自己去适应自己。 还有,尽管不喜欢,多花点时间在收拾整理上,凡事井井有条的,比较不容易让ADD的人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