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时间——纪念即将被女儿收走的魔杖、活点地图等
前不久收到一个邮件,打开一看是《哈利.波特——电影魔法书》。按书的大小厚度,重得有点异常。翻开才发现附件太多——不是一般的多。随便打开几个信封,有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书、魁地奇世界杯海报、乌姆里奇贴出的法令、魔法部的工作证等等,所有“附件”都是英文的。因为不懂英语,只是猜着看……

当晚,进入噩梦模式,被逼参加英语考试——梦里我完全不会,也不想考试!中学的学习委员出现了……其实不能读原著一直是我的痛。梦中我回到了十几岁。

我发现年龄不是个定数,不一定是你身份证上那样。工作一天疲惫回家,觉得老腿有80岁了;休息一下做做瑜伽,恢复到了50岁;做顿香甜的饭菜,饭量和激情回到了30岁;打开刚刚收到的书,唰的一下被吸进魔法世界,仿佛就没了年龄。


然后就是等待一本一本的出版……多少有点羡慕嫉妒,我小时候怎么没有这样的好书呢?和女儿讨论,哪种旅行更好,是飞天扫帚、飞路粉、还是门钥匙?如果能得到一件宝物,是要隐身衣?魔法石?还是魔杖?还计划养一只猫头鹰做宠物,在房子里修个壁炉……
《哈利.波特》的好还在于,他让我知道即使巫师也是学成的,不是天生魔法高强。我在考虑自学成才……偷偷挥着魔杖,小声念着咒语……到现在还没成功过,估计是魔杖有问题。
那一年女儿和小闺蜜们开始写一本小说,不知是不是与哈利波特有关?


后来女儿开始读英文版原著,书拍成了电影。我们评论,演员是不是符合我们的想象?我们测试自己会分到哪个学院?记得分院帽把我分到了格兰芬多,把女儿分到了拉文克劳。我们成了同学,我们没有错过一本书,一场电影……
再后来,恋恋不舍的和《哈利.波特》告别,盼着又害怕JK.罗琳继续写……我们家开始出现各种《哈利.波特》周边书籍资料,《哈利.波特百科全书》、《哈利.波特——电影制作全程专访》、《诗翁彼豆故事集》、《哈利.波特的妈妈JK.罗琳》还有霍格沃茨的教科书等等。

2013年美国之行,女儿安排的行程中就有奥兰多环球影城。见到了开往霍格沃茨的火车,街上贴着小天狼星的通缉令,走进魔杖店……在三把扫帚酒吧吃英式午餐,喝黄油啤酒……不觉有些恍然。



于是我们又有了活点地图、赫敏的魔杖、邓布利多的老魔杖、各个学院的钥匙挂……光《哈利.波特》中文版就有两套,一套看,一套收藏,另外还下载了电子版。更过分的是,我曾经一次买了五套《哈利.波特》,分赠给朋友们的孩子。我们家关于哈利波特的书至少有30公斤,最重的那本《哈利.波特——电影制作全程专访》3.4公斤。
最近还增加了《哈利.波特》、《神奇动物》系列的乐高玩具。哈利波特、邓布利多、纽特……都能认得出吗?最萌最可爱的还是海德薇。



和女儿玩《哈利.波特》的游戏,被女儿狠狠鄙视了一把!特别是打魁地奇,骑着光轮2000上下翻飞,我一会儿低下头缩着,一会儿身体歪到左边又斜到右边,一会儿把身体后仰……女儿说“你干嘛呢?”我说“躲球呀!”女儿说“是我在打,你紧张什么?”我当然知道球打不到我,我在替哈利躲。



也许我应该觉得不好意思,年过半百还迷恋魔法世界,一说《哈利.波特》顿时觉得和同龄人有代沟,还不知脸红的承认自己是哈迷——还是一个看不懂原著的低级哈迷。
女儿比我强的多,不仅游戏打的好,咒语会得多,判断力也比我强。看了前几本,她就断定斯内普一定是好人,只是伪装成那个样子。所以上次看完《神奇动物:格林沃德之罪》立即向她请教:那个人真是邓布利多的弟弟吗?我怎么不记得他有这么个弟弟?也没记得他父母去美国呀?她提醒我关注那个默默然……我怀疑我内存不够了,需要一只记忆盆。
我可不愿意别人说我弱智,相信魔法是因为我还年少。至少有另一个世界为我敞开门,我喜欢那个世界。你只是缺一把进入的钥匙,那把钥匙需要一颗少年心。所以我的反击方式是:你不喜欢,是因为你老了!

不知不觉20年过去了,第一代小哈迷已近而立。女儿说她的书房要装修成哈利.波特主题的,是哈利.波特陪她长大。我送书的孩子已上了大学、中学,相信我女儿的孩子还会成为哈迷。

哈迷没有年龄……
•end•
本期编辑 | 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