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吻两年将燃爆跨年夜,毕赣又会有怎样的顿悟?
最近一段时间,好几次看到一部叫《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电影片名被推送至眼前。乍一看这名字,还以为是一部国外的科幻片或是灾难片。
今日,当再一次看到这个片名时,我就点开关注了一下。

原来,这不是一部科幻片,更不是一部灾难片,而是一部由汤唯、黄觉、张艾嘉主演的文艺片,而且这部电影还没有上映。
这样一部片子为何会推送至像我这样并不怎么看电影的人的面前?我猜大概是因为我前段时间刚写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影评。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它的宣发做得很好。

我在网上看了《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一些相关信息。原来这部影片已经于今年5月份在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而且就在《大象席地而坐》获得金马奖的同时,这部电影也获了三项金马奖。

虽然电影是在12.31日上映,但目前它的预售票房已破亿。

除了电影,跃入眼前的还有这个叫毕赣的陌生导演。其实不是他不出名,而是我孤陋寡闻。
2015年,毕赣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作品《路边野餐》,凭该片获得第68届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银豹奖以及最佳新导演奖;同年,获得第7届年度青年导演奖 。2016年,获得GQ年度人物盛典年度新锐导演奖;同年,其执导的作品《路边野餐》入选第14届"聚焦中国"展映单元。

这样的介绍,加上《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阵容,让我对《路边野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于是,继上次看了《大象席地而坐》后,我再次将《路边野餐》搜出来看了一遍。

电影观看过程中,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王家卫和他的《2046》,有时还会想到侯孝贤。
电影看完,对毕赣的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又接着看了很多《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相关信息。

比如人物的名字来历,其中汤唯演的角色叫万绮雯,这让我想起了好多年前看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的马小玲。
因为电影还未上映,所以大多评论都是在讲它的宣传,讲它刷爆抖音的神奇。

我也很好奇,一部彻头彻尾的小众文艺片,何以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原来,是《地球最后的夜晚》这个片名取得很好。为了这个片名,不仅将影片定档在2018年最后的夜晚上映,还有一个噱头就是:宣发团队提议影院在12月31日21:50开场,影片结束时恰好就是0点0分跨年的那一刻。观众们就可以和自己最重要的人在电影院度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夜晚,一吻跨年。
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的平衡原理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封信,把他这一重要发现报告给叙拉古国王希伦。他在信中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而《地球最后的夜晚》就是找到了"一吻两年"这个支点,再通过抖音这根杠杆,最后燃爆了首映日的预售票房。
不得不说这是一起很成功的营销案例。虽然,很多人在担心第二日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但是,就这部投资5000万的电影本身来说,预售破亿已经赢得市场。

前面的戛纳和金马已经为其赢得名,后面刷爆抖音的支点营销则将为它赢得利。《地球最后的夜晚》将会是一定程度的名利双收。
为什么说是一定程度?因为这部电影可能又将面临很多人看不懂,就像当年的《2046》一样。这一点从毕赣的《路边野餐》就可以看出来。

毕赣在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说了,看不懂多看几遍。多看几遍说起来容易,但那也得观众有这个耐心才行。
其实,说到底《地球最后的夜晚》毕竟是一部文艺片,它的受众决定着它的最终票房。将它做成首映单日的爆款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不能将本不属于它的东西压到它头上不是?

这里要说到"数"这个字。也就是说这部电影从它完成那一刻起,它的整体价值已经定型。它有它的一个容量在里面。无论再怎么挖,都不可能挖出超出它容量的东西。
有人可能会说可以,我通过精美的外包装,但是我们常说的有个词叫'反噬'。当肚子里没有东西时,再怎么立人设包装,又能装成什么样?最后,还不是因为过度的装而遭到反噬?

故而《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票房会不会断崖,就让市场去检验。它所寻找的支点和杠杆只负责引爆它。
商业片泛滥的现下,有毕赣这样一位有深度的文艺片导演,让电影市场百花齐放渐至平衡,是观众的福气。

在《路边野餐》里,导演毕赣不仅让观众们听到了一句句深奥的诗,还向观众推广了《金刚经》部分。《地球最后的夜晚》中又将有他对人生怎样的顿悟?我们拭目以待。

2018将随着《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上映成为过去,我们也将随着《地球最后的夜晚》迎来2019,或者这就是宇宙的安排,让我们在2019年里多一份深度的思考。毕竟,我们来此终不只是为了碌碌一生。
最后,送出2018年最后的祝福:愿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人生多一份解读,愿所有的人元旦快乐,幸福安康!